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第37章 刘姥姥(六)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综穿红楼之成神之路》 第37章 刘姥姥(六)(第1/2页)

    金秋八月,瓜果飘香,刘姥姥精心侍弄了半年的稀罕种子,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次刘姥姥把明面上得来的种子,都种了下去。统共也只有有十六颗种子,发芽了十一棵,挂了果的有九株,总共结了二十五个玉米穗子。这一株玉米能结两三个穗子,算下来有一斤多了,王狗儿看着那近乎自己小臂粗细的玉米穗子,惊得合不拢嘴,连连念佛。

    刘姥姥把晒干后的玉米种子,小心的剥下来,放到自己房间的炕柜里,再一次告诫王家人要嘴严:“行了,都不许声张!这些咱们都留着,明年多种些,这里的种子够咱们明年种上一亩地的了。”

    饶是刘氏不知道这东西的珍贵性,也懂得这必定是好东西了。青儿和板儿如今还只是毛孩子,不过家里的大人也是百般叮嘱,不可以告诉外面的人家里有这个东西,不然日后他们家就吃不起肉,也穿不到新衣服了。

    刘氏眼巴巴的望了几眼,却不敢开口说磨一点尝尝。这稀罕东西他们辛苦了这许久,也只在最开始时候,刘姥姥做主掰了一穗子下来,一家五口煮了分吃了。剩余的都好生留在地里,让它继续长着做种子。这种新作物,不单是产量高,味道也不错,清水煮了都甜丝丝的,比起那些辣嗓子的粗粮可强多了。

    因着玉米试种大获成功,王狗儿喜得在中秋节时都还特意祭告了祖先。他小时候也读书认字的,比起一般老农民来说,见识还是有些的,自然知道这种子就是他们王家以后复起的宝贝。

    中秋前,凤姐又打发了来旺家的去王狗儿家送了节礼。这次平儿没有来,这种大节日,她忙的脚不沾地的,只拜托来旺家的给刘姥姥一家问好。

    王熙凤这么高高在上的身份,都一再与王狗儿一家亲近,他们王家也不是那实心的棒槌,只懂得进不懂得出的。故此王狗儿夫妻商量着,怎么也得去拜访拜访这位姑奶奶,会点礼,亲戚亲戚,不走动的叫什么亲戚呢。

    刘姥姥对这夫妻俩的自觉,非常满意,她也有些想知道凤姐肚子里的孩子如今好不好。再一个,刘姥姥还想看看林黛玉如今怎样了,毕竟是自己前一世陪了那么多年的姑娘,心底总是牵挂着的。

    只是中秋节时,高门府邸事情都多,刘姥姥若是过去,就不是感谢,而是捣乱了。所以捡了节后的一个大晴天,刘姥姥收拾了东西,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去荣国府转转。

    “娘,您自己带了两个孩子去成么,不行就让当家的和您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呢。”

    刘氏看着刘姥姥身后板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又瞅了瞅自家这两个皮猴子,有些担忧。不过刘姥姥倒是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她这回是去送礼,又不是打秋风。且带着孩子,一来好说话;二来呢,也让板儿和青儿长长见识,他们王家还是太贫寒了些,底蕴缺的太多。

    刘氏从小就听她的话,见此也只得作罢,只叮嘱板儿照顾好姥姥,又请了村长家的小儿子赶车,拜托他多多照应这祖孙三人。

    这次刘姥姥没有省钱,特意拿了一串铜钱,租了村长家的牛车送他们去贾家。等到了贾府后门,刘姥姥就没有再去找周瑞家的了,而是塞了一把铜钱,让小厮回了平儿。

    守门的小厮原还不愿意搭理她这个老婆子,可看在铜板的份儿上,也就勉为其难的进去通传了。

    倒是平儿听下人说刘姥姥来了,忙不迭的回了凤姐,又亲自迎了出来。见着那满满一车的瓜果、干菜之类的,不住道谢:“姥姥怎么带了这许多东西过来,路上可累着了?哎呦,不过几个月不见,板儿和青儿都长这么大了。”

    平儿亲热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揪揪,又掏了荷包里的松子糖,给他们甜甜嘴,这才吩咐婆子们,把刘姥姥带来的东西好生收起来。

    “姥姥这边来,我们奶奶时时念着您呢,刚听说您来了,还要亲自出来迎。您也知道,她如今那身子不方便,您老人家就原谅她一回吧。”

    刘姥姥惶恐道:“我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值得姑奶奶来迎呢。原是去年得了姑奶奶的照拂,一家子才能过个安稳年,又赶上今年风调雨顺的,地里的瓜果蔬菜长得也好,所以想着来看看姑奶奶和平姑娘。”

    “我想着你们成日家吃的都是好的,我这个干果干菜,虽不好,但都是我和我闺女两个人亲手弄得,胜在干净。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子穷心,总是想谢谢姑奶奶和平姑娘对我们的照顾呢。”

    平儿口中连连夸赞,只说自己就想着那干菜呢,等闲她们在府里也吃不到。几人一边走一边说,很快就到了凤姐的屋子。凤姐早就在门口等着了,刘姥姥抬眼望过去险些没有认出来那个通身柔软的女子,居然是原著里恍如神妃仙子的王熙凤!

    盖因上一次见面时候,凤姐满头的珠簪钗环,通身的威仪,满满的都是国公府邸当家太太的气势,而这次她的打扮却十分简单。外穿着宽松的荔枝红色绣折枝墨色菊花的对襟褂子,头上只斜斜的插了两根金簪子并一支小凤钗,手上戴着一只羊脂白玉的镯子,脸上一些粉黛也不见,素净的很。

    凤姐这身打扮,全身上下透着一股柔和雅致,但那小凤钗的凤嘴上又衔了一串小小的红宝石,走动间微微晃荡,平添了两分妩媚之感。

    刘姥姥见着凤姐就忙不迭的拜了下去,手里还扯着王家兄妹,示意他们行礼:“给姑奶奶请安,板儿、青儿,给奶奶问好。”

    凤姐一把抓住刘姥姥,不敢受她的礼,嘴里笑道:“姥姥这是臊我呢,我一个小辈,倒要您见礼,说出去人家岂不是要骂我不知礼数?“

    转而又看向板儿兄妹俩,颇为和气的问话:“这是我那个小侄女?是叫青儿么,听平儿说是极能干乖巧的,今儿一见果真不凡。板儿比起去年也高了许多呢,可见是个壮实好动的,您家的孩子都养得好。”

    凤姐说完亲亲热热的拉了刘姥姥的手,亲自搀扶着她进屋了。

    刘姥姥嘴里说着乡下的皮猴子,让姑奶奶见笑了云云,手却趁机搭到了王熙凤的手腕上。摸了摸王熙凤的脉象,倒是颇为沉稳有力,看样子这次孕期,凤姐和平儿都费了大心思的。

    等到进了屋,王熙凤让丰儿拿了备好的表礼:青儿的是一对笔锭如意的金锞子,还有一对赤金梅花的耳坠子;板儿的也是一对金锞子却是马上封猴样式的,外加一枚通透莹润的玉佩,另还有几匹上好的绸缎布料。

    刘姥姥心里暗暗乍舌,这王熙凤可真是大方啊,这东西看着小巧精致,可没有个一两百两银子可买不来。青儿和板儿两个见着那金锞子好看,只管看稀奇,刘姥姥再三推辞不过,只得接了下来。

    正巧这时候东屋里的大姐儿醒了,哭闹着找妈妈。奶娘哄不好,只能抱了来找王熙凤,大姐儿见着妈妈就不哭了,窝在王熙凤身边,一双大眼睛咕噜噜打转,盯着刘姥姥等人看个不停,看着就灵气十足的样子。

    刘姥姥爱怜的看了看这将将两岁多的小姑娘,伸手把自己耳朵上带着的一对银质丁香耳坠子取了下来,拿一块干净的手帕包了递给王熙凤。

    “姑奶奶别嫌弃,这东西虽不好,却是一直陪了我六十来年了,只盼着姐儿以后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的。”

    “这次可是我们大姐儿偏了姥姥的好东西了。”王熙凤丝毫不嫌弃那对普通到廉价的耳坠子,高兴的收下了。

    七十多岁高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