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火葬场实录: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探花郎火葬场实录》 40-50(第4/17页)

胡珊兰浑身发抖,心里的愤怒和糟乱搅的她无法安生。

    沈润只停留了半日就又走了,但却不是去长宁镇。

    在胡珊兰离开后,长宁镇又爆发了一次动乱。

    城隍庙那儿死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住在中间那道街,应招给城隍庙这边做饭送饭的镇民感染的也越来越多了,哪怕捂的严实,撒了石灰,只是把饭送到城隍庙门口就走,但还是感染了。

    这些人满怀怨恨,煽动城隍庙染疫的镇民,在这日夜里,防护疏漏的时候,往中间那道街冲去。他们咋开门,见人就往身上扑,还有些人直冲最南边的那道街。

    郑蔚发热咳嗽,身上已经起了些许红疹,听见响动立刻捂好自己出来,但情形已经失控了。

    把总领军持刀入镇,无论怎样驱赶,这些镇民悍不畏死,只往人身上扑,要扯下面巾!把总无奈之下,在混乱中依照郑蔚的手势杀了两个人,这些人才总算在惊恐之下停住了。

    郑蔚咳嗽几声,声嘶力竭道:

    “也有人染疫数日不曾丧命,有郎中在,还有活命的可能!但若如此,只有死路一条!”

    “凭什么别人都好好儿的!我们就要死!”

    “难道这些人不是你们的亲眷邻里?就不盼着能安生活命?”

    “郑大人何必说这些话?你们这些做官当兵的,不是守在镇外,就是住在客栈,一个个把自己护的好好儿的……”

    郑蔚一把掀开面巾,露出生了红疹的颈子,从兵卒手中夺过一支火把,让人清晰的瞧见。镇民顿时愕然惊住,郑蔚的眼神无比坚定:

    “要生,一起生。要死,我与你们一同死。”

    第四十三章 长宁镇

    场面静默, 许久之后,人群中生出了几许呜咽,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最终变成了一股声浪极大的嚎啕。

    染病和没染病的镇民们都长久的浸染在恐惧中, 他们害怕镇守的兵卒, 却更害怕这些兵卒的离开, 让他们成为被放弃的人。谁不想活?谁都怕死路一条。

    “好了,大家都先回去吧。”

    郑蔚咳嗽起来,方才还躁动□□的镇民, 这时候擦了眼泪期期艾艾道:

    “郑大人,您,您要保重。”

    郑蔚若死了,就再不会有一个当官的进来了。那么没人知道镇里的情形, 没人与外头要药要粮,安置内里,他们只怕更别想活命了。

    “我们都不会死的。”

    郑蔚眼瞳晶亮, 让人看着越发心里安生。

    当兵卒将人疏散,郑蔚重新将自己包裹起来, 远远的与把总道:

    “安排几个人守在镇东的水井,将三位先生请过去,查看水井。”

    把总不解, 郑蔚只摆手:

    “你去吧,或许很快就有结果了。”

    把总连夜安排。

    几位郎中因是镇里最大的希望, 所以虽然一直住在中间这到街, 但饮食一概小心。两位游医得了消息立刻去水井, 镇上的年轻郎中到客栈来见郑蔚。

    诊脉过后, 年轻郎中犯难的咂舌。

    “怎么?”

    “症状像极了时疫, 可这脉看起来,就是古怪。依照时疫下的药物,对于病症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郑蔚试探道:

    “若是药物呢?”

    郎中不解,郑蔚又道:

    “若是有人投毒……”

    郎中怔怔的,忽的站起来:

    “若真是如此,若真是如此……”

    他激动的满脸涨的通红,也不知是气愤,还是因为寻找到了突破的契机。

    “先生不妨从这个角度重新思考。”

    郎中连连点头,话也顾不得再说,脚步凌乱而快速的离开了。

    *

    沈润走后,胡珊兰没了消息的来源,对于长宁镇的事情一概无知,人瞧着越来越平静,但自己却知道,心是越来越糟乱的。

    她脑海中无数次回想郑蔚将她拽开的场景,以及沈润告诉他,郑蔚染疫无法离开长宁镇的话。

    以命换命。

    然后不可避免的,郑蔚为她抵挡陶知州的刀,在深夜守护倒下呕血的情形都一一浮现,然而最终也想到了寿宴那日,郑蔚倒在郑昶的刀下的场面。

    固然是为着救她,但那日发生的事情,却是在他的推波助澜下。

    胡珊兰直到现在,哪怕心头糟乱,却奇异的忽然可以冷静去回想那日的事情了。

    郑蔚受伤后晏深带着那么多同窗来了,撞破郑昶对她不轨,撞破郑昶服食五石散。郑蔚最先的计划,应当是与晏深一同来的,但他提前了。他身受重伤,所以晏深来看他的时候,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气急败坏。

    想到这里,胡珊兰的心越发的静了。

    即便如此,但那又如何呢?毕竟整件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下,只除了郑昶的那把刀。一切都归咎于郑昶的恶念,可郑蔚对于人心的拿捏实在太过稳准,郑昶会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他的计算里。

    他如果后悔的更早些,即便没有阻止她进后花园,但只要再早一些将她带走。或者郑瑾如同郑昶一样,没有那么细密的心机,郑蔚的那些心思谋划,她只怕就要永远的蒙在鼓里了。

    那么如今她会在做什么?

    他娶高门嫡妻,步步高升,而她心怀感念的给他做妾,一腔情真的对待他。

    想到这儿,胡珊兰竟笑了一下,然而笑过之后一阵恶心,心越来越凉。

    只有不时的提醒自己,才能让自己不再犯蠢。

    恩要记,但教训也永远不能忘。

    *

    胡珊兰离开的第九日,郑蔚将镇东的水井管控起来之后,城隍庙的镇民果然没有再恶化,中间那道街的人,也没有再染疫症。

    由此郑蔚已经可以推断,这不是时疫,而是投毒。

    把总拿着郑蔚的牙牌迅速前往昴城,那位芗城县令自始至终的逃避,让郑蔚也已经放弃了他。

    霍知州看着郑蔚的信,忽就站起来了,心底不知是激动还是愤怒。他即刻安排人去召集郎中,依照郑蔚信中所说采买药物,以及粮食布匹。并立刻写了上书的折子。

    从长宁镇出现疑似时疫遭遇封镇到如今,已过去将近两个月,时节也已从盛夏入秋。

    霍知州见到郑蔚的时候,他病症尚算稳定,但却并不轻。

    长宁镇百姓得知是有人投毒而非时疫时,亦是喜极而泣。被分隔的镇民四下奔走寻找亲眷,哪怕瞧着狼狈至极,也再不畏惧,抱头痛哭。

    郑蔚也去了面巾,站在城隍庙外看着他们,清浅的笑。

    这种时候,哭与笑竟能如此相洽的融合。

    短暂的激越过后,便有人叫了声郑大人,朝郑蔚跪下了。于是接二连三,城隍庙外跪倒了一片百姓。郑蔚怔了怔,忙叫人都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