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20-130(第3/18页)

话,本要缓和,却见着胤祺的脸上并无轻松之色,她悄声问道:“还有谁见过?”

    黑压压地乌鸦成群地飞过紫禁城上空,发出呕哑地嘶鸣。

    胤祺抬眼望着划过的飞鸟,慢悠悠说着:“我和你说几个故事。”

    “昔年姑苏城里有一乡绅,家中有一女,长得玉雪可爱,却有僧道上门,言及这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蠢物,需舍了给他们,然而那乡绅却舍不得,那女儿最终于元宵夜被拐走,那乡绅潦倒之下,被道士度化出家,”

    这故事黛玉越听越熟悉,她抬眼,盯着胤祺琥珀色地瞳仁,轻声问道:“你是说”

    胤祺却不接话,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昔年金陵有个巨富之家,那巨富家里也有个女儿,生得聪明伶俐,却从娘胎里带了股热毒,如何都压不下去,有一和尚给了她一药方,采集春夏秋冬花蕊、再加之四季节气之雨露霜雪,和成一味冷香丸。”

    如果说之前黛玉还有疑虑,这话一出,她便确认了,她的猜测是正确的,黛玉也不着急询问了,她静静站着,等着胤祺继续。

    然而胤祺却止住了,他看着黛玉了然的眼神,摊开手:“我的故事已经说完了。”

    当然,实际上不止这几次,还有贾府的贾瑞,但那事胤祺连说都嫌脏了嘴,反正对结论无关紧要,胤祺索性隐过不提。

    “那乡绅的女儿,是英莲;那巨富的女儿,是宝钗,是也不是?”黛玉的声音轻轻地,如同呓语。

    胤祺赞赏地看着黛玉,轻轻点头,不愧是林翰林的独女,这份聪慧、机敏,若是男儿,在朝堂上得做出一番大成绩。

    “我和宝钗的联系只有贾家,所以,这僧道,是冲着贾家而来?”黛玉喃喃自语着:“不,不对,英莲与贾家却没有关系。”

    想到这,黛玉不由地看向胤祺,胤祺这次没有卖关子,他直截了当说道:“我们是在拐子家见到了甄家姑娘。”

    黛玉一震,是啊,英莲自幼便长相出众,拐子们将她养在家里,必是想要卖个好价钱,南边的大户人家也就那么些,与贾家牵牵绕绕的,总能扯上关系。

    “贾家,”黛玉念着这里两个字,思索着贾家有何特殊之处,很快,一个想法如同闪电一般划过她的思绪:“通灵宝玉?”

    胤祺抚掌:“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也不知那宝玉有什么奇异之处,却也只能等着那僧道行事。”

    黛玉默然,确实,他们猜到了那僧道是冲着通灵宝玉而来,却也做不得什么,更何况通灵宝玉刚救了贾宝玉和王熙凤的性命,正是被贾家上下最宝贝的时候。

    黛玉不是自苦的性子,知晓了情况后,便也将此事撩开,准备与胤祺换个道离开。

    正在这时,远处又有了动静,贾宝玉与那小旦已经说完了悄悄话,正酒酣耳热地准备回到楼里去,这一动,却将两人的面貌清晰地展现在了胤祺和黛玉的眼中。

    “你这表哥,真是做大事的。”等见了那小旦的样子,胤祺愣住一瞬,与黛玉叹道。

    风愈发大了,在外头说了那半天的话,黛玉的手炉都要失了热意,她对贾宝玉并不如何好奇,只随口问道:“五阿哥何出此言?”

    胤祺似笑非笑地看着前头亲亲热热走着的两人的背影,笑着叹道:“你可知那小旦是谁,招惹谁不好,招惹那位。”

    第123章 暗涌

    黛玉眉头扬起,心知此事并不简单,胤祺不是大惊小怪之人,他说出此话,其中必有缘故。

    此时贾宝玉与那小旦已经走远,黛玉不再顾忌其他,直接问道:“五阿哥何出此言。”

    胤祺手撑着下巴,笑得意味深长:“你道那人是谁,却是京中这些日子最受追捧的旦角,名唤琪官,这人生得风流灵巧,更兼之有一副好嗓子,那曲子唱的,堪称绕梁三日而不绝,在各个王爷郡王的府邸中,颇受欢迎。”

    “其中最被迷得神魂颠倒的,一个是北静王,另一个则是忠顺王爷,这两个府上日日堂会不断,正争得火热,贾家那宝玉,卷到这里头去,又如何能讨得到好。”

    黛玉并非不知世事的深闺女子,这俩王爷的大名,也是听过的,北静王水溶与忠顺王爷均非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两人祖上是依靠着军功而封王的,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康熙初登基之时,对这些异姓王便已经很是警惕,奈何没有亲政,便暂时将他们放过,等到终于收拾了鳌拜,腾出手的康熙动了削藩的心思,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平南王尚可喜举起了反旗,被康熙怒而镇压,失了性命,留在京中的异姓王难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北静王的父亲,甚至在忧虑之下一病不起,临去世前,撑着病体给康熙上了道折子,请康熙允许将他家爵位从北靖改为北静,以示恭顺,康熙也投桃报李,在上任北静王去世后,将水家掌着的士卒全部编入了八旗之中,只给世子水溶留了个空架子后,下旨施恩,特特允许水溶无需降等袭爵,水溶便在年未弱冠之时,成为了北静王爷。

    北静王家的爵位到底顺利地承袭了下来,这让仅剩的一个异姓王更是坐不住。让他反了大清,他没有这胆量,不然之前吴三桂振臂高呼的时候,他就随着举起反旗了。

    然而,一直这样在京中扎康熙的眼,他用命拼下的爵位就要被收回,这又让他如何甘心,正好,北静王家的事情给了他先例,这王爷连忙将门客招来,绞尽脑汁地上了封奏折,求康熙将他的封号改为:忠顺王。

    康熙收到这奏折,心头喜不自胜,三藩之乱杀伐过重,对大清影响颇大,康熙实在不愿意见着藩王造反的事情再次发生。

    忠顺王的奏折态度实在过于谦卑,“忠顺”二字更是将他的臣服之心表现地淋漓尽致,康熙将忠顺王手中的将士同样打散了,并入八旗后,毫不犹豫地允了忠顺王爷的请求。

    无论朝中的文人如何鄙薄北静王和忠顺王没有风骨,过于媚上,但两人总算是逃过了性命之忧,只要不想着改朝换代,到底能坐享富贵荣华一辈子。

    在当年的乾清宫正旦宴饮里,康熙亲自与水溶和忠顺王喝了杯酒,对待两人态度也亲亲热热的,再无之前的戒备与警惕,水溶和忠顺王这才稍稍放松下来。

    等出了宫后,不知是否是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曾经最是博闻广识的水溶,性情大变,再也不与正经读书人来往,反而与没落人家的纨绔子弟走得颇近,府中小妾也是一个一个的抬回,整个人彻底沉醉在温柔乡之中。

    而忠顺王则更是荒唐,他不像水溶,上头没有长辈撑着,他自己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尽管年岁大了,心眼却是一点也不少,他也知晓,帝王的疑心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他顶着异性王的封号一日,康熙的猜疑就永远不会消失。

    水溶的所作所为忠顺王也看在眼中,但,在他看来,水溶不过就是稚童过家家一般,做得这些事情不疼不痒,忠顺王索性放浪形骸起来,与优怜娼妓为伍,身旁美妾小厮不断,更是隔三差五地找个大臣闹上一场,只有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混不吝之人。

    黛玉对于宝玉这惹事的本事也是叹为观止,但到底是母家的表哥,既撞见了,当做完全不知却也不能,黛玉歪着头,慢悠悠地说道:“前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