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20-130(第6/18页)

读书。

    当然,等到他正经入了朝,也得一大早起身,去乾清宫上早朝,只不过,他现在到底去哪儿,康熙还没有想好,还在观察、博弈阶段,他便也过了段轻松的日子,既不用早朝,也不用办事,更不要读书。

    总之就是没有人管着的状态,每日里不过就是向皇太后与宜妃请安,然后便回南三所的屋子躺着,有兴致了拿着腰牌便能出宫,宫外的新鲜玩意儿也有人送进来。

    这样的日子,简直比神仙还要舒服。

    四阿哥胤禛已经去了工部当差,听闻他做事最为认真,已经得了康熙好几次夸奖,这让大阿哥和三阿哥内心更加焦灼,与这两人不同,胤祺对于胤禛的表现毫不关心,这样悠闲的日子,他恨不得能再多多的过上几日。

    奈何,总有人看不得他这么清闲。

    这不,当胤祺有一日躺在窗旁的榻上,将手中的杂谈随意盖在脸上,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之时,小太监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胤祺含糊着发声询问。

    正垫着脚观察胤祺是否睡着的小太监,被吓得一跳,立时便将手中拿着的信递了上去:“五阿哥,林家姑娘的信。”

    胤祺一早就吩咐过,黛玉送来的东西,必须第一时间递给他,这也是为何瞧着他在休息,小太监还敢打扰的原因。

    紫檀嵌螺玳的炕桌上随意地放着些杂谈游记,胤祺将信放到那一摞书上面,唤着小太监要来热水,洁手净面,将瞌睡赶走后,再用绸缎将手擦干,胤祺这才将信撕开。

    柔软的宣纸上字不多,内容却让胤祺冷笑连连。

    贾政总以为他是聪明人,然而真正的聪明人又如何会在员外郎的位置上蹉跎这么多年。凭着他国公府少爷的出身,但凡真有本事,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贾政的心思,浅得简直胤祺一眼就能看出。黛玉一时没有想到,也不过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那场闹剧。

    这么大张旗鼓地行事,也不怕犯了康熙的忌讳。

    胤祺看着黛玉信中的贾府,只觉着他们在自取灭亡。

    也不知太子如何就收了这么愚蠢的人家投靠。不过仔细想想,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向他投诚的人又何止一家两户。

    太子只要冷眼看着,有人给了他想要的,便提拔一二,若有人不慎犯了忌讳,那也与太子无关,更不会让他有半点损失。

    想到这,胤祺直接将笔拿来,就着黛玉的信,匆匆写下回信,将纸平摊着晾干之时,只见被和煦春光照着,上头的墨迹慢慢干了,只剩:“你随性行事即可”几个自上,犹有湿润的墨痕。

    等到信上的墨痕干透后,胤祺将纸叠好,令人立时给黛玉送去,太阳未下山之时,黛玉刚收了古琴,便收到了胤祺送来的信。

    等展开信看完,黛玉这才恍然,为何贾府突然闹出这么大的阵仗,真是富贵险中求,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其他人都恨不得缩着,贾府却跳了出来,也不怕康熙一怒之下,将荣国府给夺爵了。

    只能说,是贾家的子孙实在过于不争气,没法子,只能想出这般剑走偏锋的法子,豁出去谋一场荣华。

    很快,日子便到了三月三这一日。

    三月三自古有之,所谓上巳节,正是各家女眷踏水游春之时,到了大清,没有以前那些讲究,但在春日里前往百花盛开的园子,奔赴一场春天的盛宴,也是没有几个人会拒绝的。

    贾家这次是立下了主意要办场大宴,将够得上的亲朋都请了一圈,黛玉坐着马车到的时候,见着荣国府正门大开,门槛早就卸了下了,几十个小厮守在门旁,殷勤地引着各大府邸的马车走入。

    打眼一瞧,便能看见镇国公、锦乡侯、理国公等等人家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有名有姓的人家得来了二三十户,只不过这些人家的境况也与荣国公府想相似,都是祖上凭着军功封了爵,几代人传下来,降等袭爵之后,家里也只有个空架子撑着了。

    挂着林府牌子的马车一路走来,前头的马车纷纷为黛玉让开道路。

    黛玉是康熙御笔亲自赐婚的阿哥福晋,虽然还没有成婚,出门代表的就是皇家的体面,这些勋贵们谁敢和皇族争先。

    林府的马车顺着分开的路,缓缓驶入贾府。

    女眷与男客被引着往两边走去,黛玉坐着的马车顺着大观园的方向而去。

    等绕过了影壁,顺着青石板到了二门旁,粗壮婆子抬着的软轿已经在等着了,黛玉被雪雁搀扶着,微微侧身坐上去,只觉贾府之景与她过年时过来又大不相同。

    路两旁的树木葱绿可喜,粗壮的树干展示了树木的年岁,然而黛玉之前过来的时候,分明记着这儿并未种树,想必是花了大价钱,找人买来种着的。

    顺着成荫的绿树往前走,只听见鸟声清脆,春风吹过树叶,传出窸窣之声,约莫一刻钟后,终于见着了大观园的园门。

    此时大观园的牌匾前,王熙凤正笑盈盈地迎客,

    见着了黛玉的身影,王熙凤忙迎了上来:“姑娘来了,老太太在里头念叨许久了。”

    黛玉见王熙凤在这不冷不热的日子里都满头大汗,连忙说道:“琏二嫂子,那边千头万绪的,你赶紧过去拿主意,我进去找外祖母便可。”

    王熙凤思忖片刻,歉意地道:“那我也就不和姑娘客气,姑娘自便,我让平儿陪着你,有什么事情让平儿赶紧过来和我说。”

    黛玉心知平儿是王熙凤的左右手,这等时候能将她派出来也不算怠慢了,连忙笑着说道:“你且别管我,我是把这当自己家的,有平儿在就极好了。”

    “平儿,还不快领着林姑娘过去。”王熙凤笑着吩咐,随后又对黛玉说道:“若是平儿笨手笨脚惹了姑娘生气,姑娘要打要罚都行。”

    黛玉笑着打趣:“平儿这么好的丫头,怎么会惹我生气,我看是二嫂子你舍不得把平儿给我,罢了,我自己进去便是。”

    不等王熙凤使眼色,平儿连忙笑着说道:“林姑娘看得起我,是天大的脸面,今儿个就让我侍候姑娘一遭。”

    黛玉掌不住笑了:“真是丫鬟随主子,一个个的都伶牙俐齿的,快停住,我瞧着那儿又有客来,二嫂子快将你满肚子话和新来的客说去吧。”

    顺着黛玉指着的方向,果然见着又一群人走了过来,从轿子上人穿着的绣金鸾鸟纹饰,便知来了为王妃。

    王熙凤急忙吩咐平儿伺候好黛玉后,便脚步匆匆地迎了上去。

    平儿顿了顿,笑着与黛玉说道:“林姑娘,老祖宗在正殿等着了。”

    黛玉随着平儿入了大观园的正殿。这正殿是元妃省亲接见之所,面阔五间,很是开阔,然而此时的殿中,却被各家的女眷坐满。

    金玉首饰、金丝绣线流光溢彩,环佩敲击着发出清脆地声音。

    黛玉随便望去,就见着不少国公夫人,世子媳妇以及未出阁的小姑娘们。

    等见着了黛玉,屋子年轻些的人都站了起来,笑着与黛玉行礼。黛玉在宁寿宫中只见过各家的老夫人,对于年轻的少奶奶们都不太认得,遂只微微侧过身,受了半礼,便拎着群摆,走到前头,给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