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240-250(第5/15页)

慈听了直摇头,失望地摆摆手不再多说:“嗯, 妇人既已嫁人, 就该以夫家为重, 你回房后告诉她,莫要对娘家的事指手画脚,免得损了我们家的名声,你管好你媳妇儿吧。”

    曹仲亭唯唯诺诺地应了声“是”, 请安后退下。

    而后, 管家曹四进来给曹慈续了杯清茶, 说道:“老奴看不懂了,要是咱们放任二房少夫人闹着,裴大人不是更头疼?”

    曹慈轻瞟他一眼:“你懂什么?”

    要是她接着闹, 与赵驸马父女二人僵持不下,裴牧只会从中活稀泥,根本不会判,他上哪儿让姓裴的吃瘪。倘若赵央不插手,按照大昭朝的律例,以裴牧一板一眼的性子,大抵是将康平公主的嫁妆判给赵诚的,不会让其陪葬。

    但一旦他这样判了,可就惹怒有外嫁女的京城世家了,谁甘心女儿嫁人后被夫家吃干抹净,不群起而攻之才怪。不光如此,还会极大地伤了皇家各公主的颜面,等她们哭哭啼啼进宫闹起来,皇帝虽不好登时发作,但因他上次对裴牧擅杀太监的事就有所不满,这次也定会寻个其他的由头跟他过不去,哼到时候就等着罢官下大狱吧。

    想到这里,曹慈已经在心中畅想沈持焦头烂额多方奔走捞裴牧的场景了,那叫一个畅快。

    曹四很快看穿他主子的心思,说道:“相爷,咱们办事虽说支开了二房少夫人,还有一个坏事的要不要让他忙起来?”

    最好是忙到东倒西歪无暇他顾。

    沈持。

    此人太有城府,又似有天助,桩桩件件事情都从未失过手。

    曹慈:“嗯,你说的对,该给姓沈的手上塞点儿事。”可是有什么事情能让沈持腾不开手呢。

    让他好好想想。

    他在朝中多年,深知各衙门的积弊,想要寻个事情不难,只要他琢磨一二,很容易让沈持忙个天昏地暗,留给他让裴牧出事的机会。

    曹慈起身蹀躞了半天,说道:“研墨吧。”

    经过几番深思熟虑,他写了封奏折,向皇帝提议清查各省田亩、户籍等事宜,这项公务最繁琐耗时,自前左丞相萧汝平致仕后再没人过过手,是时候让沈相爷主持大清查一遍了。

    ……

    曹仲亭了他们二房的院子,他往屋里看了眼,赵央正倚在贵妃榻上,一左一右两名侍女跪在地上轻柔地给她捶腿……

    曹仲亭轻咳一声走进来:“阿央。”

    赵央生得微胖,歪着的时候脖颈粗,他瞧了下便嫌弃地撇开眼去。

    她也不待见他,只瞥了丈夫一眼,淡声问:“什么事?”

    “我听说你今儿去看岳父了,”曹仲亭说道:“家中还好吗?”

    赵央侧过身去背对着他:“老样子,有什么好不好的。”

    曹仲亭本想拿他爹曹慈的话来劝她几句,一听赵央这口气,知道劝不了,遂道:“那就好。”说完,他大踏步走出去,到了门口,吩咐身边的小厮:“明儿我出门后你们直接把这院子的门锁起来,就说是我爹下叫的。”

    小厮愣怔了下:“二公子,这……万一少夫人闹着要出门怎么办?”

    曹仲亭不屑地冷嗤一声:“锁了门,随她闹去,你们在门外就当没听见,不用汇报给我爹。”

    小厮:“……是,二公子。”

    ……

    官场深千尺的水暗潮涌动之时,沈持正在看鸿胪寺送来的文书——安排庄王萧承钧的下葬之事,他看了看问鸿胪寺卿曾爱筇的操办规格后说道:“曾大人诸事都写得分明,本相自愧不如,如此该无虞了。”

    “多谢沈相夸赞,”曾爱筇皱着眉头:“只是,圣上昨日遣人来捎了一句话,说他正在读《唐史》,下官……不懂这是何意?”

    琢磨许久还是一头雾水。

    沈持:“……”他一听也有点懵。在庄王治丧的事情上,皇帝说《唐史》……不仅让他想起李二凤跟他儿子承乾的事,承乾被贬为庶人后死在流放地,二凤以国公礼厚葬,葬礼拔高规格……他脑中灵光一闪,说道:“曾大人,本相以为,庄王殿下多年不辞辛劳在西北监军为国效力,是否应该上奏皇帝以太子的规格入葬?”

    对于庄王的死,皇帝在乎的根本不是这个儿子,而是他的名声,还有朝堂储君之争,要美化庄王,也就是美化他们皇家的父子关系,皇帝是有这个意思的。

    太子。

    满朝文武现在听见这两个字都头疼,曾爱筇吓得面色煞白:“沈相,这……下官不敢……”

    他说完竟掏出手帕抹起额头上沁出的冷汗来。

    “曾大人,”沈持缓缓说道:“多年未读唐史了吧?”

    “《唐史》……”曾爱筇想了一想,半天才恍然道:“哎呀,下官真是老糊涂了,多谢沈相提点,下官这就回去重拟奏折。”

    “曾大人慢走。”

    送走他,沈持又将手头的奏折一本本细细看了几遍,从公文堆里抬头看窗外时,天色已经暗了,是近黄昏时分。

    他整理好桌面,之后从户部衙门出来,没有乘车,而是步行施施然往家中走去。

    途中路过街边小店,顺手买了一兜糕饼。到了家中,史玉皎到她旧日的副将兰翠家做客去了——兰副将回京探亲,今日抵京,而沈煌夫妇则回来了,微讶:“爹娘,你们回来了?”

    朱氏说道:“嗯,田庄上的庄稼都收了,我和你爹回来看看你们。”

    说完她接过沈持手里提的油脂包:“买的什么?”

    “糕饼,”沈持说道:“随手买的。”看着很酥。

    “这是哪家的饼啊?”朱氏擦了擦手拿出一块尝了下说道:“喂鸡都得拌点儿水,不然鸡都咽不下去。”太干了。

    她看着儿子摇摇头:“你自个儿吃吧,别给你媳妇儿吃。”咯牙。

    沈持憨笑:“娘,我想事情来着,没细看,哟,果然太干了。”

    说着让赵蟾桂他媳妇儿拿下去了。

    朱氏又说道:“你媳妇儿快到临盆之日了吧?身体好不好?”

    沈持:“大夫说还有四十天左右。”

    一天天临近,他也慌着呢。私下里已经寻了几本妇人生产的书在啃,古代庸医太多,他得略懂医术,不然总是不放心。

    心理上怕被忽悠。

    “宴室什么时候布置?”朱氏再一次问他。

    沈持:“前几日送了信回禄县,问问邱道长在不在,若在,请他来。”

    朱氏:“就算邱道长在禄县,接到信卖你面子赶来,也来不及了吧。”

    沈持:“若再有十来天寻不到邱道长,我再找别人。”他也在四处打听靠谱的堪舆之士。

    朱氏继续提醒他:“京城人家添丁、月子和咱们禄县不同,你要多打听,要周全,免得失了三娘的面子。”

    沈持:“知道了娘,我心里有数。”

    朱氏又叮嘱他几句旁的,回屋去了。

    沈持一面洗手更衣一面等史玉皎回来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