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100-110(第4/13页)

的都有对应,就是礼部搁在现代是干啥的?】

    【教育部就归礼部啊!他们负责组织考试的】

    “说起行政法规,唐朝也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制度。”伍爱华继续说道:“对于官员,唐朝就已经规定了录取、考核、退休的标准。”

    【古代也有退休吗?不是活到老干到老吗?】

    【肯定也有吧!不过好像没有限定年龄,不是有很多乞骸骨的老臣?】

    【想想古代也不怎么好,能干也要干到七老八十老眼昏花才能退休】

    【别的不知道,我就知道唐朝只需要干半天工作!】

    【人家那时候,说的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也就是说可以从五十岁才开始干活,直到七老八十】

    【呜呜呜在延迟退休的当下我真的很需要】

    【这不就是我理想的生活吗?领退休金到一把年纪,然后才开始工作到死】

    伍爱华看到弹幕,想想自己未来还不知道65能不能退休,就是眼前一黑。

    黑归黑,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伍爱华继续说道:“在录取官员的时候,唐朝采用的是科举制度,当时唐朝的科举制度分为很多科目,包括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等。”

    “这种考试,基本是地方保荐推举考生参加,称为常举,如果地方不推荐,考生是没办法自己参加的。”

    “所以古代科举也需要拼家世和人缘,没有靠山,可能连考试都没办法参加。”

    “这种模式其实不只是唐朝有,明朝也有,”伍爱华说道:“虽然明朝贫苦人家也有机会读书科举,但是能不能参加科举,也要看书院老师和当地县令、教谕的评价,唐伯虎等人似乎就曾经因为经常聚众喝酒,有一年就没获得考试资格。”

    忽然被cue的唐寅:怎么说起我了?还说的是考试?难道后面还要说我被卷入作弊案吗?

    “在常举之外,还有一种制度,叫做制举。”伍爱华继续说道:“这是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在唐朝开设过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词清丽科等等科目。”

    【咱们李白大大就是没赶上好时候,不然文词清丽科能没有他】

    【这其实就是皇帝想要啥就考啥是吧?】

    【这种是不是萝卜岗很多啊?】

    【怎么可能呢?如果有合适的萝卜,皇帝就不用让人考了啊!这不是没找到合适的萝卜吗?】

    【说起来,那时候皇帝考的都很正经吗?】

    【你想考什么?】

    【比如干饭最厉害科?闺怨诗写得最好科?】

    【干吃不胖科?最会花钱纨绔科?最抠门科?】

    【拍马屁第一名科?举重科?】

    看到弹幕上的内容,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已经不认识“科”这个字了。

    【你们都在嘻嘻哈哈开玩笑,只有我真的觉得应该开设种地科、养殖科】

    【还有母猪产后护理科!】

    啊这……古人微微沉默地看向天幕。

    这些识字的人怎么可能懂?懂的人又不识字,谁会去考啊?

    “在明清,只要当了进士,一般至少有个小官当,但是唐朝不是这样,在唐朝,考中了也就是有一个当官的资格罢了,你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拿到官职。”

    “从这一点而言,有科学也有不科学的地方,”伍爱华说道:“科学是因为考中了进士明经那些,也不代表会做官,所以有一个吏部试考核专长和业务水平也很好。”

    “不科学则是在于,没钱给吏部官吏打通关系,连考试都报不上名。”

    【还有人敢不让人报名?那可是天子脚下!】李世民打了条弹幕。

    “我还真不知道他们敢不敢不让人报,”伍爱华好笑地说:“但是报不上名又不代表就是不给报这种方式,就比如我们现在个别单位招聘,虽然要求要公开招聘,但是公告都放在官网首页某个小角落点开进去的通知里,报名时间又很紧张,往往两三天就截止,没人传递消息的考生,就只有运气好的,正好看到,才会报名。”

    听到伍爱华的话,太宗李世民不由深思起来: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有才之人无法参加考试,又能够发挥吏部试的有点呢?

    【唐朝那时候,是只有第一次当官才需要考试吗?后面就是看业绩绩效?还会再考吗?】

    【应该不会了吧?我们那些大厂笔面和公务员笔面也就入职那一次,后面也就是业务比拼考试罢了】

    看到弹幕的谈论,太宗眼前一亮:“哎嘿,难道是每年都考试一次?”

    第104章

    唐太宗这么一说,边上的大臣头顶都出了汗:天呐,每年都考试,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伍爱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说起了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唐朝时期,官员既然要进行考录,自然也有日常的考核。”

    对了,伍爱华突然说道:“唐朝官员在取录的时候,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考察才华之外。,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会对考核结果有很大影响。”

    【有什么注意的地方?那个时候,没有匿名,所以除了名声之外,就是还要注意书法了?】

    【倒也不只是书法,如果只是书法,我感觉主播不会是这种表情。】

    伍爱华看到这条弹幕,忍不住一笑,然后对着大家说道:“那个时候录取官员,除了学识之外,还要看长相。”

    “唐律明文说了,体貌丰伟者为佳。”

    伍爱华这么一说,不少人都破了防。

    【我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已经绝望了】

    【所以长的好看,果然是有优势的】

    【虽然长得好看有优势,但是美貌单出也是死牌,还是要配合学识才可以获得好的前途】

    【事实上,看长相录取人这种事情,不只是唐朝才有,即使宋明清已经开始匿名考试,也会在电视的时候考察各个人的长相如何?】

    【因为长得好看,被皇帝安排在探花这个位置上】

    【有史实记载,纪晓岚因为长得难看,考试的名额被往下挪了很多】

    被盖棺定论长得难看的纪晓岚:不是,你们这群人……

    【说起来之前的电视剧真的很误导,让我以为纪晓岚长的都是男明星那副样子】

    【何止啊,听说和珅还是个美男子,结果在电视剧里面都是胖子,纪晓岚明明很丑,但是在电视剧里面都是丰神俊朗】

    【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在后世的风评不同吧,和珅是一个固定的贪官形象】

    【和珅当然是贪官,但是纪晓岚也不是什么好人!总之,清朝这些当大官的一个个都,呵呵】

    偏题了一下,说完考核对于长相的要求之后,伍爱华看完了天幕的讨论,才继续开始说起唐朝的考核制度。

    “唐朝考核制度规定,他们要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称为岁课,主要是主官对自己手下的职员进行考核。除了岁课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