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130-140(第11/13页)
监督京都和大城市,监督不了所有的城村。
在明朝废除殉葬之前,选秀和招募宫女是老百姓们闻之色变的事情,一旦有听闻一丝半点的消息,街面上的适婚单身男性能够全部被抓去成婚。
主要还是殉葬之风太烈。
明朝的殉葬不仅仅是妃嫔的殉葬,朱元璋的子孙们到了地下,单有妃嫔伺候怎么够?不也要下人伺候吗?是以殉葬的宫女、宦官、小厮(藩王)的数量数十倍于妃嫔。
不仅平民家庭闻之色变,富户人家也避之不及。
主要是宫女可以选择平民女子,但是妃嫔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的前提是什么?肤白貌美要求不下地干活,脸色红润身体健康要求从小吃饱穿暖。
按照这个标准,也是小富之家才能养的出的女儿了,所以除了那些想拿女儿博富贵的,怎么让人不忧心?
明朝也有没有生育的妃嫔和藩王妃妾没有殉葬的,那都是家里有近亲干上了大官,可以说在明朝,家里没个近亲当大官,都免不了选秀和殉葬的危险。
他升官早,不用选秀,他升官虽然晚但是在丈夫死之前升得足够高,不用殉葬。
就是这么现实。
伍爱华自然也简单地给大家科普了一下殉葬制度。
感性如李世民已经不赞同了:“妃嫔宫女宦官也是爹生娘养,怎么能直接让人殉葬呢?”
理性如秦始皇则是说道:“如果戴戴殉葬,大秦要减少多少人口?还是用俑人更合适。”
喜欢用外戚如刘彻也是摇头:“朕妃嫔家的人不少都是肱骨之臣,这法子可不行。”
知道明朝喜欢选小户人家女儿当皇后妃嫔,刘彻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毕竟他的妃子娘家也不强大,还不是出现了帝国双秀?加上霍光的话,就是一门三杰。
但是对于皇帝选了小户人家女儿,还让人家家属全部闲置不在重用,刘彻非常不理解:人家女儿能养这么好,多少有点本事吧?不用他们不是浪费了吗?
伍爱华这时候正在从殉葬制度衍生出来新的知识点。
“明朝初期的宫女和妃嫔虽然很惨,但是女官的权力却比中后期大很多。”
“女官制度是朱元璋时期就设立的一种制度,有品德有才学的女性在内宫担任官职,有管理职务、有女医,还有女教师教导小宫女和小宦官。”
“同时,因为明朝妃嫔很多出身于小户人家,女官还会负责教导这些妃嫔。”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两个途径产生,一个是混出了名声的贤亮才女通过考录或者征召担任官职,另一个是考试选拔小宫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优秀的人。”
“女官的机构分为六局一司,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宫局和宫正司。”
“众人只知道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却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实是尚宫局女官。”
【哇塞,她们这么牛逼吗?】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说了后宫不得干政?】
【女官是女官,后宫是后宫,不是一回事,就和汉朝的男宠与朝堂的大臣一样好吗?】
汉朝皇帝:不是,单举例我们,你们搞针对啊?
【那时候明太祖设置女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宦官专权、加强皇权,并且也看到了部分优秀女性的能力,只可惜后代没有延续下去,最后宦官还是专权了】
朱元璋看到这些弹幕就生气,但是想到那什么堡宗都认太监当爹了,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继续说道:“明朝的女官一开始规定为20岁以上可以应选,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选拔女官,将年龄修改成了妇人30岁以上40岁以下,女子13岁以上19岁以下。”
“根据当时的史料汇集,应该是为了不耽误妇人生育,在这次的选拔中,朱元璋也选拔了好几个天才少女进入宫闱担任女官。”
后世的女人羡慕地看着天幕:“是不是去当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挣钱粮,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
“你怎么这么害怕嫁人?”边上有闺蜜劝道:“大家不都是嫁人吗?洪武时期选拔的也是妇人居多啊。”
“我和你不一样,你家里的女孩子都宜子孙,生孩子容易,我们家的女孩子容易难产,我娘就是难产过世的,我家里的姑姑和姐姐嫁出去了八个,已经难产死去了一半了,我是真的不敢生……你说我嫁人的条件就是自己不生让小妾生,能行吗?”
闺蜜犹豫着说道:“你爹对你挺不错的,也许能帮你选个同意的夫君?”
“洪武之后,女官制度开始衰退,建文和永乐时期还有女官,等堡宗时期,已经基本看不见女官的记载了。”
“咱就知道是堡宗那个爱给太监当孝子的不肖子孙开的坏头!”朱元璋骂道。
“明太祖时期,女官的人选主要来自于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是这些地方的识字率和就学率较高,家中女孩的地位也比较高,家里愿意教导女儿读书识字。”
“当然,这也导致了江南地区的科举非常卷,据说在江南地区能够考上举人的,学识程度已经相当于少数地区进士,也因为教育不公平这个原因,明朝的进士还分为了南北榜,分地区录取进士。”
【别说明朝,现代江南地区都格外卷】
【就是不知道明朝有没有高考移民了】
【人家看的是祖籍,移民也没用啊!倒是如果爹和爷爷当的官足够大,可以占用京城的考试名额】
“说起科举制度,就不得不说古代的官职制度了。”
“不知道是不是六这个数字格外吉利,古代的女官是六局,朝堂则是六部,明朝也是如此。”
“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是看不惯别人不干活白拿工资的情况的,所以他设立的官职制度并没有宋代那种级别和任职分开的情况。”
“在明朝,你当什么级别的官,就拿什么级别的工资,所有的工作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待遇。”
“只有封了爵位的勋贵和被赏赐了虚爵的皇后妃嫔的娘家,也就是老朱的兄弟们和女人们家里才能不干活拿钱。”
“明朝的六部也参考了唐朝,设置了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开八股取士,另外也有翰林院、御史台等机构的存在。”
“一开始的时候,明朝也设立了中书丞相,但是朱元璋对于皇权的分权是非常警惕的,作为勤政程度能够和始皇相媲美,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干活,干到半夜才去休息的肝王,朱元璋觉得丞相这个职位完全没有必要,借着清洗朝堂的机会,直接废掉了丞相这一职位。”
“但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子孙比较废物,他们身体不行,干不了他们长时间的活,能力不行,当不了所有工作的决断人,心态更不行,受不了不能享受的生活,但是太祖规定了不能有丞相怎么办?于是他们设立了内阁。”
“至此,明朝是没有以前朝代的左右丞相了,他们采用了多相制度,内阁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