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纯皇贵妃: 120-128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之纯皇贵妃》 120-128(第13/33页)

虽然心里嘀咕几下,倒也不至于跟和珅交恶。

    乾隆点点头,明白傅恒素来是实在人,把和珅的优点缺点都说了出来:“他确实太年轻了一些,该历练一番再说才是。”

    他沉吟片刻道:“正好国子监缺个祭酒,和珅的才学不错,让他过去补缺就是了。”

    当然,从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到从四品的国子监,和珅算是提拔了半级。

    在国子监和珅也能磨练一番,不至于如今这般急功近利了。

    沐瑶没想到历史来了个大拐弯,没让和珅蹦到户部侍郎,然后再晋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而是直接被乾隆扔去国子监当祭酒了。

    国子监祭酒原本是国子监里的老大,等于是校长了,管着教学和考试之事。

    不过在雍正三年的时候,他改了国子监原本的官职,没让祭酒掌握太大的权力。

    而是另设了管理监事大臣的职位,总理监内一切事务,由皇帝亲自指派。

    看得出皇帝对国子监的重视,又有些不满祭酒以前一人独大的体制。

    管理监事大臣是正一品,凌驾在祭酒之上,是直接跟皇帝接触,并禀报国子监的一切事务。

    可以说和珅成为祭酒,却依旧不是国子监的老大,还得被管理监事大臣约束着。

    乾隆显然也不放心年纪轻轻的和珅总管国子监,于是才让他去当这个祭酒了。

    听说被调派,和珅沉默了一会,很快就谢恩,收拾东西就离开户部了。

    他心里其实也盼着能留在户部,然后发挥自己的长处,若是能更进一步就更好了。

    如今去国子监,等于是离开了六部的权力中心,让和珅不是不失望,却也只能继续努力。

    他相信自己把国子监打理得好,迟早有一天乾隆会把自己重新调回身边去再次重用的!

    第124章

    沐瑶没想到历史拐了个大弯,让和珅竟然去国子监当夫子去了。

    说真的,他去当先生,真的不会误人子弟吗?

    她还真有点担心,跟永瑢还提起此事来:“虽说和珅是个有才的,但是有才之人未必会是个好先生。”

    这个倒不是说和珅有才学不合适当先生,而是身为学霸就未必会教学生啊!

    尤其和珅都没当个普通先生,直接就当院长,统领其他人,估计要让人不服了。

    确实沐瑶这么想,国子监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的祭酒年迈,所以跟乾隆递了折子要告老还乡。

    乾隆已经允了,然后国子监还以为祭酒会在底下人当中提拔,哪知道和珅忽然从天而降,顿时傻眼了。

    当然他们也不至于觉得和珅是没才能的人,因为巴结乾隆才被送过来的,而是和珅实在太年轻了,又没在国子监呆过,直接当祭酒是不是不太合适?

    好歹让他当两年监丞或者博士,熟悉一下也好啊!

    国子监就联名递了折子上来,乾隆看完后就叫了大臣来商议。

    傅恒也赞同道:“确实和珅刚过去国子监,也要从下至上熟悉一番才是,不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另外的大臣刘统勋也附和道:“臣附议,只是皇上金口玉言,和珅已经为国子监祭酒,不好把他降级到监丞和博士,不过也可以兼任。至于祭酒之职,可以让国子监另外一位祭酒代为管理。”

    傅恒一听就明白,刘统勋显然猜出乾隆的心思来了。

    乾隆估计下了调任,如今收回就有点打脸,不太痛快,却又明白和珅确实太年轻没有经验,直接当祭酒有些不妥当。

    刘统勋的办法是极稳妥的,既保全了乾隆的面子,又安抚住国子监,更是没让和珅毫无准备就当这个祭酒。

    要他以后犯错的话,那就更让乾隆丢脸了。

    但是如果和珅在熟悉之后才犯错,那就不是乾隆识人不清,而是和珅本人的能耐不够了。

    傅恒心想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而且刘统勋经历了两朝帝王,还能一直平步青云,自然不但有能耐,还很知道如何察言观色了。

    果然乾隆微微一笑,点头应道:“不错,刘爱卿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

    国子监得到消息,让和珅兼任博士,熟悉后再兼任监丞,也算是满意。

    和珅知道后,心里有点不得劲,却又觉得当博士的都是进士和举人出身,倒不算是埋汰了他。

    只要他教得好,学生课业进步神速,很快这种兼任就能摆脱掉,却也不错。

    和珅认真了起来,他确实有才学,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如今给国子监的学生讲经也是深入浅出,叫不少跟着去听的博士、助教和学政心里都不住点头。

    他确实是个有才的,难怪会被乾隆调派到国子监。

    国子监那边不闹腾了,学生们也很快接纳了和珅。

    沐瑶还以为和珅会一直在国子监发光发热,可能几年后又被乾隆记起来,只两个月后,她都快忘记和珅这个人了,永瑢却忽然提起他来。

    因为之前沐瑶对和珅关注了一下,永瑢也就派人留意了一番。没想到两个月后,和珅那边就出了意外。

    永瑢跟沐瑶说道:“和珅去国子监两个月,说经说得好,事务也很快上手,原本再过几个月,可能就不必再兼任了。只是听闻有个学政想要晋为助教,就打算走和珅这边的路子。”

    他解释一番,沐瑶就明白了。

    国子监的博士是从七品,大多是皇帝从进士和举人当中直接挑选。

    博士之下的助教却也是从七品,就是从底下正八品的学政和学录提拔上来。

    这个学政在底下呆了好几年,一直没能晋升,家里有薄产,手里头不缺钱,就想打通关系。

    上边原本的博士和监丞相都是老古板,学政也想尝试过,但是光旁敲侧击就被训斥一通,就不敢动了。

    如今多了个新来的和珅,又燃起了他的希望来。

    尤其和珅年轻,估计更容易受不住诱惑。

    学政先是因为讲经的关系,每一场几乎都去给和珅捧场,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两人的年纪相当,私下就成了好友,经常互相串门子。

    永瑢说道:“起初这学政提出来的时候,和珅是断然拒绝了。只是这人层层加码,钱是越加越多,而且后来还送了一块翡翠玉牌,和珅就心动了。”

    他很难不心动,毕竟和珅一门心思想要往上走,就准备往上打点了。

    但是和珅的出身就让他手头没什么银钱,想打点都拿不出什么正经的东西来。

    乾隆喜欢翡翠,所以送礼排名第一的,自然是翡翠的东西了。

    这个学政手里头的翡翠玉牌是上一辈留下来的,水头极好,是难得的极品。

    如今最好的翡翠都在宫里头,宫外能找到这样成色的翡翠玉牌实在难得,和珅一看见就有点走不动路了。

    学政一看有戏,于是循循诱导,又再三保证除了他之外,绝不会有第三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