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100-110(第14/28页)

—姜恒觉得不是个好时机。

    还是等一两个月,看看两人相处的如何。

    要是敏敏到时候对弟弟还不太感冒,让六阿哥住后面的东配殿也行。

    于嬷嬷笑着应下来:“那娘娘和公主阿哥先歇着,老奴出去将内务府新送来的人理一理。”

    姜恒闻言抬头叹气,不由道:“这人也太多了。人一多这宫里就乱得慌。且也实在没有那么多活计,要能退回去一半就好了。”宫中皇嗣落地,当即标配几十人,其中诸如负责掌灯的灯火嬷嬷,姜恒就觉得实不需要四个。

    于嬷嬷笑道:“娘娘难得说孩子话。”

    姜恒也摇头而笑:是啊,每个皇嗣落地都是这样的,当日皇上登基,三个阿哥入宫,也都是补足了人数的。虽说他们当时已经年纪大了,不需要乳母,但身边人数还是照旧,只是将乳母的份改成了陪着上学拎书的小太监们,教养嬷嬷变成了谙达。

    总不能到了六阿哥这里,忽然就把人数给减了。

    于嬷嬷便跟姜恒保证道:“娘娘只管放心养着,内务府多精乖,有之前公主的教养嬷嬷妄自尊大被娘娘撵了的先例,再有娘娘刚有孕时流言之事,慎刑司也去内务府提审过人——她们自觉已是犯了两个过子,必是怕这送来的乳母和嬷嬷们再有疏漏,想来已经是抓在手里细细挑过。”

    “何况这宫里还有老奴和秋雪等人看着呢,娘娘只放心歇上一个月,看着一对儿女就是了。”

    此时敏敏的小脑袋已经一点一点的,又要睡着了。

    今儿她起得早,一早就跟太后说要来看弟弟,此时回到额娘身边就又困了。

    宫道上,皇上亲自扶着太后。

    京城的十月初,哪怕没有雪,地上也总有一点霜。以娘娘们的花盆底高度,走路多有宫女在旁搭着手,有时实用性是大于排场的。

    太后就道:“方才在永和宫哀家没问,这会子倒要问问皇帝,明儿六阿哥洗三,及至满月都是按什么例办?”

    皇上回道:“儿子想着,便按贵妃生子的例来办。”

    第106章 前路

    皇上扶着太后的手于前头走,后头跟着数十宫人。

    绝大多数宫人都遥遥坠着不敢近前,最后头还跟着抬辇的内监,也随着太后皇上似散步似的速度放慢了脚步。

    唯有苏培盛和乌雅嬷嬷跟的近些,手里捧着小南瓜样式的紫铜手炉。

    风向正向着后头,吹来一句半句,两人也就都听见了前头两位主子说的话。

    听皇上提起‘按贵妃例’,苏培盛着实竖起了一对大耳朵:他耳朵很大耳垂很厚,这在时人眼里是有福的象征,不过他本是太监,大耳垂就有点讽刺了。刚入宫的时候不过七八岁,那会子他头小,耳朵就更显大,哪个老太监见了他都要说一声要不是做了太监说不定是个有福富贵的命。

    可现在看,这耳垂大有福气倒也不是瞎话,虽然是太监,但他是很富贵的太监。

    对许多人来说,要是上天给他保证只要做个‘手术’就能坐苏公公的位置,那就像是得了葵花宝典的岳不群一样,好多人是愿意切掉烦恼根换这场富贵的。

    对苏培盛来说,跟了皇上就是他这辈子最有福气的事情,于是皇上的喜怒哀乐,苏公公是立志要方方面面体贴到的。

    因而现在他就竖起了大耳朵——皇上想立信妃娘娘为贵妃,他这贴身服侍的人早就猜到了。

    早在信妃娘娘生皇子前,皇上就有这个主意。甚至已经叫了现任礼部尚书阿尔松阿过来,淡淡表明过,若是礼部再出现连册封文都审不好的纰漏,那阿尔松阿也得去贵州陪前任上司石而哈。

    且石而哈还能做个贵州布政使,再犯的人,只好与他做个副手。

    等阿尔松阿告退的时候,苏培盛就见这新任礼部尚书的领口都湿了。

    苏培盛从那就知道,皇上既有此一嘱,必然是有晋封的心思。只是信妃娘娘进宫时间短,简直是一年一晋三级跳似的,皇上不顾及别人,总要顾忌太后的心意。

    果然,直到这会子才借着六阿哥洗三礼说出来。

    苏培盛在后头竖耳朵,倒不为了去传话讨好:他永远记着一点,皇上再宠爱哪个娘娘,他唯一的主子也只有皇上。张玉柱常青等人可以卖点消息卖个好,可他最好老老实实的。

    他此时想听太后的意思,也是忖度着若是太后娘娘口风里不愿意,驳了回来,他最近得皮紧着过日子。

    据苏培盛素日琢磨主子们,觉得太后娘娘倒不至于直接驳回皇上的意思,宫里儿女双全的也只有信妃娘娘,且太后又那样喜欢四公主。贵妃不过是早晚的事儿,正好借着今年的喜事儿办了也不出格。

    但太后可能会借此跟皇上谈一谈别的事情,譬如皇上又良久未翻牌子,譬如三年前进宫的好些新人还都是名副其实的新人,譬如要雨露均沾,譬如既然要晋封贵妃,是晋一个还是两个?要不要一并借着四十岁万寿节大封六宫。

    那皇上又要怎么应答?瞧皇上应当是不愿意被安排私生活的……

    早在皇上跟太后提起这件事来前,苏培盛就在脑子里把各种可能性排列组合了。

    然而苏公公吊起小心脏来,却听太后只是笑呵呵随口道:“也好。既如此,倒是赶着腊月前将旨意下去,这样敏敏的两周岁,就也按贵妃之女的来办。”

    皇上也自然应了一声:“儿子知道了。其实皇子倒也罢了,将来前程总要靠自己挣。倒是女儿家,将来咱们再不舍得也要嫁人,在娘家这十来年,须得给她撑足了体面。”

    两句话间,晋封一位贵妃的事儿就这么敲定了下来,比宣晚膳还自然。

    脑子里戏很多,但全都没用上的苏培盛:……我真是做着卖白菜的活,操着走私阿芙蓉的心!

    某种程度上,苏公公的操心也不算竹篮打水,还是被人看到了的。

    待皇上将太后送回慈宁宫走后,乌雅嬷嬷就笑着上前:“这可是一个贵妃位,娘娘方才答应的好痛快——我瞧着苏培盛那小子一直竖着他的大耳朵,之后眼珠子都震了三下。”

    虽说苏培盛久在御前,对自己的表情能控制自如,但不经意的微表情落在乌雅嬷嬷这种人精子眼里,照样被看了个干净。

    太后都被她风趣的话逗笑了,笑过后又抱着手炉子道:“哀家拦什么?皇上要做什么又有谁拦得住?当年皇上刚登基,就要立才进王府五年膝下一儿半女都没有的年氏为贵妃,还要给年家抬旗,哀家不都没拦住?”

    “如今日子正好,哀家何必跟皇上为难。”太后觉得这几年跟皇上母子关系越见融洽,才是好时候呢,何苦自己找别扭。

    “何况几年看下来,信妃也是个好孩子。她常在宫里做些吃食和小玩意,都是给皇帝分忧,可见她心里皇帝最重。”

    太后端过奶茶来,用小银勺舀着。

    这也是皇上在养心殿命人上给九爷等人吃的奶茶:“譬如这牛乳茶里加些芋头、绿豆、紫薯粉做的各色芋圆,又好看又顶饱,也是她捣鼓出来的玩意儿,不单那些老福晋进宫见了,觉得新鲜各自学回去,最要紧的是,这茶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