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100-110(第18/28页)
弟们掀翻。
为此他甚至还跑去找高其倬求情,想让他帮着劝劝廉亲王,甚至帮他上书大清大皇帝,请他收下安南,派兵入驻,他愿奉上军费。
当时高其倬都呆了:怎么还有这上赶着卖身加赔钱的好事?
这就像有人捧着一堆珠宝,来到自家门口,然后道:“求求你们把我这堆破烂收了吧,只要留我吃口饭就行。”
高其倬‘勉为其难’答应帮黎似说和。
又经过大半年的拉扯,今年廉亲王才吐口答应黎似,愿意上书皇上,请求皇上能够额外加以天恩,在安南设布政使。
黎似再次将廉亲王视作恩人:果然是我黑暗里的一道光,先是帮一辈子被人轻视的我做了国王,后又肯替我筹谋,庇护于我——若是大清肯在此驻军,在此设立布政使,那周围的国家再打过来可就不怕了!
要让姜恒说,这黎氏小国王就是那句标准的“他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一国,要是期盼别人的武力来保护自己,那必然会以失去自己的声音和主权为代价。
黎似看不到那么远,他从小被忽视,都没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更别提系统的做君主的训练了。他的三观其实被廉亲王塑造的比较多,早就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他坐在这王位上,那真是战战兢兢,凡有难事(在他眼里基本都是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廉亲王帮忙出主意。每次听人报有战事时,他只能愁的不得了却脑袋空空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他就崽卖爷田不心疼,迅速把安南卖了,从此后他就可以做个安心享乐的‘国王’,只管乐就行了,可以说是溥仪直呼内行了。
总之,比起西北的真刀真枪,廉亲王这边是怀柔几年,兵不血刃拿下了安南。
而皇上也兑现承诺,将安南布政使之位给了廉亲王,令他回京接旨。
于是这一个万寿节,虽不是三年前皇上的整生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倒是比三年前更要紧些。
姜恒去看过了枫叶,顺便完成了今日的运动量,这才准备回坦坦荡荡馆。正好经行圆明园的四宜书库,她就想着进去挑几本书给两个孩子。
跟着姜恒的太监早去叩门通传令书库开门,姜恒走到的时候,只见四宜书库的管事胡四飞奔出来:“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
听起来十分激动。
这是位老熟人。
在姜恒还是贵人,第一回 到景阳宫拿书时,这位就是景阳宫书库的管事。在她封嫔后,皇上让她一并管着景阳宫,跟胡四打了不少交道。
圆明园占地面积大,各处屋舍建造的也都比宫里大。因经过明清两代,紫禁城存放各色档案的房屋越来越多,以至于空间渐不足起来,皇上就做主将许多藏书和每年印的新书都放到圆明园来。
胡四就到这里来做了总管。
皇上很看重自家圆明园,在调胡四过来前,还在永和宫召见了他一回,突击问了些关于书画保养之道,见胡四都答得清楚,又问姜恒他素日做事可勤谨小心,姜恒据实点头,皇上这才指了胡四过来。
自此景阳宫几乎成了不进不出的一处库房,就只留了胡四的弟子看守着。圆明园这边常进新书拓书库——对宫内的太监来说,有流动才有进项,才有油水可拿,自然这边差事更好。
因而胡四心里是深谢永和宫贵妃娘娘的,只是他自打到了圆明园,这两年圆明园扩建,皇上与娘娘都未过来,胡四想请安都没机会。好容易今年盼来了,又听闻娘娘自打两年多前正式册了贵妃后,要协理宫务忙的很,皇后直接将太妃份例等事都交付贵妃了。
胡四就不敢上门,都过了几年了,谁知道贵妃娘娘还记得自己这个寻常内监不曾。要是赶上娘娘忙碌,让他搅扰了,讨好不成反而讨嫌。
于是只殷勤往坦坦荡荡馆送各部新书。
这日忽听人报说贵妃娘娘到了,胡四简直大喜,立刻飞奔出来迎接。
姜恒见了他不禁一笑:“胡总管,别来无恙啊。”这种从贵人起就打交道的旧人,看着总比旁人亲切。
胡四简直要哭了,贵妃娘娘居然还记得他的名字!
圆明园的四宜书库,珍本孤本未必比宫里多,但胜在新书多,姜恒只在今年的新书区转了一会儿,就挑了十来部书。
秋雪上前与胡四写了条子,做了取书的交接。
胡四殷殷切切送到正门口,还喜提一个荷包。
待贵妃娘娘带人离开后,胡四抽开荷包的系带一看,只见里面放着一个迷你月饼型的金锞子。想来是贵妃娘娘中秋令人打了许多应景儿的金锞子,仍有剩余。
胡四走进屋里去,开了一个擦拭的干干净净的匣子,将这金锞子放进去,里面是永和宫赏过的各色金锞子,样式不同,到时候他也可以拿着去向圆明园各主事比去——就像常青公公,就是宫里收集永和宫各色金锞子最全的主事,令人羡慕。
实在是膳房的优势在那里,人每日都要吃饭,别处比不得。
不过羡慕胡四的人也很多,觉得他运气好:之前他管着的景阳宫归永和宫,跟贵妃娘娘有旧的主仆之情不说,连手下曾管过的宫女引桥,如今都已经是慎刑司的副主事之一了。
跟慎刑司有点门头熟多重要啊,要是犯了什么挨板子的错误,慎刑司负责掌刑,能打的轻一点。
胡四想想也觉得对自己的运道挺满意。
姜恒回到圆明园坦坦荡荡馆。
时隔几年回圆明园,她还是住在这里。只是正殿匾额上素心堂三个字已经换成了皇上亲手所写。
才进了院子,就见到儿子在青石板铺就的一块空地上拍球。
他如今还不到三岁,数数只数到十,所以他边拍球边嘴里一五一十数着,到了十下就换一只手玩。
姜恒看的好笑起来。
说来这种弹性十足的橡胶球,是她二哥姜圆前年才从安南带回来的。虽说橡胶用途极多,在现代是不可或缺的生产材料。但这会子,整个世界连工业二字都还谈不上,何况化工业了,橡胶要想制成各种诸如轮胎、胶板、医用面罩等物,在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下,妥妥天方夜谭和空中楼阁。
于是橡胶只发挥了最原始的作用,用来做弹力十足的球,以及把橡胶反复压平披在身上当成最初始的雨衣和防水布用。
倒是姜恒最开始设想的拿橡胶当成橡皮用,并没有那么好用。没加工过的橡胶块擦拭石墨粉效果一般,按照性价比来算,其实不如杂粮馒头合适……
不过橡胶的前两个作用,时人看来就很重要,尤其是后一项,可以做成防水布就太实用了!
紫禁城中需要防水的东西极多,原本的油纸伞也好,防水的油布也好,都是纸或者布料涂过了桐油用来防水,但若是雨大也容易损毁,不比把橡胶压成薄片,往上头一盖,瓢泼大雨也不用管了。
因而虽说在八爷的忽悠下,安南国王觉得自己国家没啥用,但对皇上来说,只看橡胶这一种树植,安南就很有用。
而姜恒则带着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