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汉武娇主: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之汉武娇主》 210-220(第22/31页)

 “那就是说……今年冬天……”

    “很有可能。”

    李令月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刘据道:“若果真如此,我就让南国百姓今年多多耕种,为大军出征储备粮草。”

    “谢皇兄。”

    “不?必谢我,开疆拓土本就是对?当?世和?千秋万代都有好处的事情。”

    刘据毕竟从小接受帝王教育,即便?不?再?是太子,内心深处依旧憧憬着开疆拓土、千秋万代之类的君王大业。

    说完大事,刘据准备上车,临行前惯例请刘姣帮忙照看留在长安陪伴卫子夫的刘进等人。

    李令月欣然答应,送刘据等一行人离开。

    刘据的车队走远后,陪同李令月前来的上官桀小声抱怨道:“南王殿下真是奇怪,打着孝顺的名义把?不?喜欢的儿?女妾室留在长安还要求——”

    “殿下面前不?许瞎说!”

    李显君狠狠踩上官桀的脚。

    上官桀吃痛,连忙求饶:“微臣错了!微臣知错!殿下饶命!”

    “皇兄是经过深思熟虑过才做出将皇长子和?两个女儿?留在长安这等容易让人误会?的决定。你不?知内情,生出不?解也无可厚非。”

    李令月没?有责罚上官桀,相反,上官桀的话让她生出一些想法。

    以上官桀的身份尚且觉得刘据将不?喜欢的儿?女、妾室留在长安的行为非常不?妥,常人必定更?加不?能理解刘据这一行为。

    所以,刘据究竟为什么必须这么做?

    因为不?愿和?刘进朝夕相处生出父子之情?

    还是——

    自污以求自保?

    或者,两者兼有。

    ……

    李令月没?有花心思进一步揣摩刘据。

    刘彻迷恋修仙,身为皇太女的她因此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国事。

    何况此次科举不?仅有来自各郡县的数百名汉人试子,还有西?域、西?南夷等数十个大汉属国的异族试子们。

    要知道,这些异族试子大多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学汉人的语言读汉人的典籍,对?圣贤经典的理解远不?及饱读经典的汉人试子。

    大汉需要根据这些人的汉化水平针对?性出卷,从中选出忠于大汉的异族人才,将他?们任命为属国官员,通过以夷制夷缓和?广泛存在于各个属国的土著和?汉人的矛盾,引导属国百姓逐步接受汉人习俗、使用汉语,最终完全融入大汉。

    “征服只?需要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融合却需要至少百年的时光。”

    李令月自言自语。

    她越来越理解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奋六世之余烈,十年就可以指挥雄师灭掉六国完成一统,要让六国贵族和?百姓舍弃旧身份接受新身份则需要无数个十年。

    正如她现在做的事情:将周边众多小国收入大汉版图,让被征服者成为汉人,前者只?需要强大的国力,后者需要长期的、刚柔并济的融合。

    “殿下有心事?”

    上官婉儿?见她走神,小心问到。

    李令月低头,摸了摸隆起?的小腹,道:“我在想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长大以后会?背负怎样的命运……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有绝世才华,轻松担起?大汉江山,又害怕太高的期望和?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

    “殿下,未来的事情自有天意,而你已?经尽力。”

    第218章 行动前夕

    由于参加此次科举的既有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的正统汉人?也有最近几年才成为大汉属国的胡人、夷人?, 经?过多位朝臣反复商议修改,此次科举的考卷被分成两?种, 分别发给汉人?考生和胡人?、夷人考生——两种卷子的前三道大题目的内容完全一致,区别在第四道大题。

    汉人?考生的第四道题目考问他们对汉人?、胡人?、夷人?的关系的看法以及如何帮助胡人?、夷人?主?动汉化?。

    胡人?、夷人?考生的第四道题目则是考问他们如何看待汉人?在胡人?/夷人?地域内生活,如果外派为官,辖区内发生汉胡/夷冲突,会怎样调解矛盾,维护大汉利益等。

    有机会通过郡县/都护府选拔得到来长安参加科举资格的胡人?、夷人?考生大多在他们的国家有贵族身份,知道大汉为何让他们参加大汉的科举考试,但?看到科举考卷内容时,还是不由地吸了?一口冷气。

    汉皇帝陛下和他选定的继承人?果然?是……

    震惊的同时, 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毕竟,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为了?打破母国大贵族对权力的绝对垄断才报名参加汉帝国的科举考试,而?汉皇帝用考卷的第四道大题明明白白告诉他们:

    只要你们向大汉证明你们的忠诚和价值, 就能得到大汉授予的官职,拥有和母国大贵族甚至王室成员平起平坐的地位。

    现在,我们已经?赌赢第一步,要进行至关重要的第二步!

    用精妙的回答向大汉皇帝陛下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忠诚!

    ……

    ……

    考试时间结束, 考生们恋恋不舍地走出考场,考官进入,将考卷分类收走。

    汉人?试子的考卷统一做糊名处理,交评阅官员;胡人?、夷人?试子的考卷直接送进未央宫。

    “……这些都是胡人?、夷人?的考卷?”

    看着宫人?们双手奉上的总数接近百份的考卷,李令月颇感意外,没想到第一次允许胡人?、夷人?参加大汉的科举就能收到这么多考卷。

    假以时日,必定……

    “禀告殿下, 这些全部都是。”

    说话?间,按考生籍贯来历分为西?域、西?南、东北三大堆的卷子依次摆放在李令月面前。

    “请殿下阅览。”

    “你们都退下吧。”

    “喏。”

    送考卷的宫人?们退出, 李令月将按考生籍贯分好的三堆卷子分给身边精通胡夷语言、习俗的男女官员,让他们从中评选出十份优秀考卷。

    “此次评选关系到大汉对四方?属国的后续管理,要尽一切可能得择优,宁缺毋滥。”

    “喏。”

    男女官员领命,分别查看考卷。

    李令月则前往刘彻处,详细禀告科举考试的进展情况。

    ……

    “……光是胡人?、夷人?的考卷就收到了?接近一百份,各郡县的试子也有数百份考卷,大汉果然?人?才济济。”

    听完女儿的禀告,刘彻心情很是畅快,兴致勃勃道:“以胡汉共同治理胡人?,以夷汉共同治理夷人?,如此循序渐进,直到胡夷完全融入大汉,以汉人?自居。征服身毒以后也可以用这个手法——选拔身毒本?地愿意接受汉文化?的贵族和大汉官员共同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