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废太子互穿了(清穿):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和废太子互穿了(清穿)》 90-100(第10/14页)

倾轧,本朝呢,先帝爷要?阿哥王爷们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对百姓百官当然是大?好事一桩,只是苦了?皇太子,要?被一群满是欲望的兄弟裹挟。”

    胤礽抬了?抬眉头?,他当然知道她聪明,那会儿当皇太子也没露出过破绽,只不过没想到,她竟然还?能将事情看?得?如此透彻。

    石小诗没敢把后来的九子夺嫡说得?那么露骨,“如今成人且出阁讲经的只有大?阿哥、您和?三阿哥,下头?的皇子们长得?快,过不了?几年,个个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当上旗主子,每个人手里再养上几个幕僚,甚而纠集党羽,到那时,东宫又该怎么半?”

    胤礽倒是对自己很自信,“这?朝堂风云变幻,成者顺应天意,败者解甲而归,泱泱几千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石小诗叹了?口气?,是啊,泱泱几千年,又有几个结局完满顺利登基的皇太子呢?

    胤礽按了?按她的肩头?,柔声道:“不必担心,我心中有个主意。”他放眼朝外头?望去?,雪场被宫灯一照,是万点晶莹微光,“既然有人冒了?头?,我岂能坐以待毙,不如给他增添些对手,螳螂捕蝉,届时,我只须做那个等在最后面的黄雀。”

    第98章 郡王

    第二天?一早, 胤礽就?赶在早朝前进了乾清宫。

    风已经渐定,天?地间一片混沌,黎明前的天?色深沉, 他命张三远远相随, 亲自提了一只气?死风,踏雪而行。

    入睡后有?下起了雪, 平日看惯的一阁一殿、一石一瓦, 一应变得面目模糊, 天?地间全?然?翻作陌生模样,足底如踩金泥玉屑一般,铮铮有?声?, 倒不觉得这一路走得孤独,想着今日要去说的大事, 心头升起一丝从未有?过的平静, 大概是石小诗的理解,和汗阿玛毫不吝啬的舐犊之情,让他心中?格外有?底气?吧。

    因为离上朝还?有?时?辰,康熙向?来起得早, 坐在东暖阁屏风后面的直棂围子云纹椅上用早膳。看见他进来,招招手道:“保成?来得刚好, 魏珠今儿做了道糖酥火烧,据说是山东那边时?兴的吃法, 你?也来尝一块?”

    魏珠如今已经是可以进乾清宫侍膳的身份了, 他有?些害羞地低头笑了笑,从餐盘里挑了块面食来, 搁在茶碟上,再小心递到胤礽手边。

    胤礽心中?有?事, 吃不下几口,便朗声?朝康熙道:“儿臣有?几句话,想同汗阿玛说一说。”

    康熙心里是有?预备的,到底昨晚说过要把太子之子立为皇太孙,那瞬间胤礽脸上的犹疑他都看在眼中?,只是没想到才过一夜,这孩子就?有?主意?了。

    “说罢。”他放下筷子,在明黄的汗巾膳揩了揩手,正襟危坐地盯着对面的皇太子。

    胤礽凝眉道:“大阿哥历来心系万民,从前在战场上,紧要关头还?能身先士卒,三阿哥呢,开蒙养斋馆主持《明史》大修,这样的操行实属不易,恳请汗阿玛嘉奖。”

    康熙抿了抿唇,绽出一个有?些错愕的笑来。

    “你?也知道,朕这程子身子骨不好,昨儿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时?候还?在想,要不今儿朝上颁令,让皇太子即日起监国,直至朕南巡归来,朕肩上的担子也好减轻些。”康熙没有?正面回答胤礽的建议。

    胤礽从前也有?过监国的老例儿,但都是康熙不在京中?时?,他代?为批阅奏章,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快马加鞭送到外地的万岁爷手中?定夺的。因此他心里很明白?,若是从现在开始监国这意?味着什么,皇帝仍在宫中?,却将大权交予太子,真是真正的历练,真正的扶持上位了。

    这一刻,胤礽内心天?人交战。

    是孤注一掷,选择汗阿玛为他铺好的这条路吗?还?是瞻前顾后,涤清朝中?那些心思不正之徒?

    他一咬牙,站起身来,“汗阿玛如今康健得很,儿臣监国不合规矩。”

    “这家国天?下,总有?一天?要交到你?手上,”康熙看着他的眼神有?点儿玩味,“你?想好了?”

    “正因如此,儿臣更要坚持己见,”胤礽躬着的身子愈发显出谦卑的模样,“儿臣经验尚且不足,朝中?众臣必不能服,一旦风云变幻,您闯出来的盛世儿臣又该如何维持下去?”

    “所以,你?的办法就?是建议朕大肆封赏其他阿哥?”康熙缓缓吐出一口气?,“你?心中?当?真不会失落?”

    看吧,先前种种,果然?都是试探,胤礽心里沉甸甸的,不知道方才自己若是一口应下,又会是个什么结果。

    他摇了摇头,想起昨夜石小诗说的话,“皇子们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为国家建功立业,对百姓当?然?是大好事一桩,儿臣早就?说过,要以天?下为公,岂能为一时?权欲,阻碍我大清盛世之步伐?”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康熙眉宇松懈下来,含笑道,“我心里想着,你?们兄弟几个都到了年纪,许你?监国,便不能亏待你?的兄弟。”

    看来监国是板上钉钉了,他几乎可以想象,满城文?武听见消息时?的愕然?,

    其实这么多年,胤礽很确信一点,康熙从未动过改弦更张、另立储君的君子,种种试探,也不过是因天?家生来孤独淡薄,即使他是他最爱的儿子,亲自带在身边养大的儿子,也不能例外。

    “儿臣遵旨,汗阿玛切要保重龙体,儿臣终究不足,还?要汗阿玛提点。”他长长揖下去,又道:“儿臣请汗阿玛立皇长子、皇三子为郡王,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为贝勒。”

    康熙笑吟吟地伸手将他扶起,“皇太子深明大义,能有?此等兄友弟恭之语,实在是与朕心意?相通,朕心中?不胜喜悦!”说罢一摆手,“到点了。”

    到底是在龙椅上坐了几十年的人,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敲梆子击节的声?响,正是百官齐聚乾清门前,万岁爷御门听政的时?刻。

    胤礽泥首又磕一头,起身却行退出了东暖阁。从廊子后面绕过来,等着待会朝上的大风云。

    果然?,皇太子监国的消息叫底下议论纷纷,他不用回头,就?能看见索额图欣喜若狂的神色,高士奇和明珠的失落,胤祉和他的文?人们愈发阴狠的眼神。紧接着龙椅上的万岁爷话锋一转——“皇太子请奏,众皇子们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心系百姓,实属不易,恳请朝廷嘉奖,朕琢磨此事可行,既如此,册封皇长子胤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为贝勒。”

    目的达成?,散朝后,胤礽自然?满意?地回了毓庆宫,一切相安无事,只为石小诗生产和监国做准备。而三阿哥府和蒙养斋馆才真正炸了锅,胤祉的轿子刚抬进门槛,孟光祖便头一个迎上来,哭天?抢地地哀嚎,“三阿哥啊,不不不,郡王爷啊,咱们真是替您惋惜啊!”

    孟光祖此人,说是三阿哥的门人,但其实是自个儿找上门来的,他从前在各省各道做书坊的联络活动,才华平平,奈何能说会道,将蒙养斋馆乃至翰林院不少只知圣贤书的文?人哄得团团转。

    有?几回,胤祉要上外省购书,干脆派他行走一趟。按照清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