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140-150(第12/17页)

想到这么年轻。

    “太后娘娘请进。”

    姜璃踏入大门,里面的人很多,也没挂牌匾,这找谁去哪一个屋子姜璃还得问,正当她准备抓一个人问路时,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太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是谢倾身边的胡安,姜璃回头笑道:“是你啊,我来找户部的人,他们在哪一个屋子?”

    胡安笑道:“娘娘请随我来,户部尚书穆大人现在就在官署里。”

    姜璃跟着换,穿过两道拱门,进了一个院子,这院子里人就少了许多,也安静很多。

    屋门窗户都敞开着,姜璃随着胡安进去才发现,里面是没有隔间的,官员们各人一个桌椅,桌上堆着厚厚的文件,有一瞬间,姜璃感觉回到办公室里了。

    姜璃的出现,让正在埋头奋笔疾书的人都忽然停下来了。

    谢倾感受到了大家的异样,探出头来一看,就看到了姜璃。

    姜璃抬眸也看到了他,笑着招呼道:“谢大人。”

    谢倾起身就要走过来,“太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姜璃回道:“找户部尚书,一点点小事。”

    被点到名字的穆正脩缓缓起身招了招手:“臣穆正脩见过太后娘娘。”

    姜璃瞧着人笑道:“大人您就是户部尚书。”

    “正是。”

    “大人快快起身,无需多礼,今日晒种收拾农具准备春种时,我瞧见大家用的还是直辕犁,我有个想法,画了一个粗略的图纸,想请大人给看看。”

    姜璃说着就把图纸拿了出来递给穆正脩。

    他接过图纸一看,随后和姜璃说道:“娘娘请入座。”

    姜璃坐下,谢倾倒了一盏茶端过来递给姜璃,随后加入一起看图纸。

    姜璃说道:“制作起来或许会比直辕犁麻烦一些,但使用起来应该更方便,而且犁床短,配上犁铲,耕地时候可以提着犁梢立起来一些,这样耕地会深一些。”

    姜璃这一说,穆正脩就明白了,他有些意外的抬眸看了一眼姜璃。

    “娘娘真是巧思啊。”

    姜璃笑了笑说道:“我们已经要春种了,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做出来推广给大家用,即便没办法让所有人用上,少部分人用,也会口口相传。”

    站在一侧的谢倾闻言忽然抿唇笑了笑。

    姜璃这是找穆正脩干活来了。

    此时的穆正脩也反应了过来,看着姜璃说道:“娘娘放心,两日左右必做出来。”

    姜璃闻言笑道:“真的?”

    穆正脩回道:“当然。”

    姜璃看着穆正脩说道:“那便麻烦尚书大人了,我的建议是木工部分和犁铲部分一起安排下去做,犁铲是套在犁床上的,所以在做之前,得把具体大小固定好,做出来才能更相合。”

    穆正脩见过,但也没做过,他当即说道:“娘娘若是不忙,不如就在咱们官署吃午膳,臣把木匠和铁匠都喊来,娘娘也可以亲自盯着。”

    姜璃不经意的抬眸看了一眼谢倾,随即应下:“成啊。”

    穆正脩放下手中的文书,收拾好桌面,随后喊来了木匠和铁匠,几人一同商量着如何做这东西。

    大家心中有数之后,姜璃重新按着尺寸画了两幅图。

    根据标准的尺寸开始刨木头,铁匠则回了铺子。

    李晋桓忙完回来时候瞧着姜璃在都惊了一下,随后忙着打招呼,才知道姜璃是来找户部的人做东西。

    他和穆正脩正在琢磨物价监管之事,穆正脩愁着财政。

    齐刘两家抄家流放,所有财产都充了国库,薛长临可是允诺了免农民三年赋税的。

    第一年或许还能撑着,后面两年户部没有入账,各类支出也不可能少,至少兵部的粮草必然都是一大笔开销,总不能靠抄家没收来入账。

    物价监管是姜璃提出来的,穆正脩看了看李晋桓,俩人四目相对,心有灵犀,都想问问姜璃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但屋内人多,不方便讨论,便喊着姜璃去楼上的藏书阁。

    临走时候姜璃回头看谢倾,“谢大人一同吧。”

    李晋桓才忙说道:“对,谢大人不忙的话也帮我们想想折。”

    谢倾闻言嗯了一声,便跟了上来。

    李晋桓是客套话,他没想到谢倾会跟来,心里还有些意外。

    四人刚入藏书阁坐下,谢倾亲自给倒茶,李晋桓急忙去接:“怎能让谢大人斟茶,微臣来!”

    但谢倾已经倒好了一盏,递给了姜璃。

    穆正脩不会这些细枝末节,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字,钱。

    刚坐定他就开始哭穷。

    谢倾听完后柔声说道:“免了三年赋税,所以后续户部入账是个大问题。”

    穆正脩说道:“正*是,但陛下免税就是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咱们也不能换个名头继续收税。”

    姜璃说道:“以前税主要是人丁税和地税,这两处不能动,那能动的便只有商人。”

    她的话一出,李晋桓和穆正脩都微微蹙眉。

    姜璃知道,古代重农抑商,或许他们也想到了,只不过顾虑重重。

    第148章 游湖

    重农抑商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保证朝廷的财政收入,怕大家看着从商的回报率太高吸引农民舍本逐利。

    威胁是到国本,所以统治者都是把发展农业当做是立国之本。

    以及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农业可以让农民安居乐业,防止农田荒废,保证国家税收,商业活动会导致农民放弃土地,不利于管。

    现在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远远比不过现代社会,需要大家都种地才能保证朝廷的税收,这个姜璃也明白。

    她看着几人柔声说道:“一路看下来,从商的人也不是什么普通百姓,小摊小贩养家糊口这些在实际意义上我觉得不算是商人,要从这些人身上也是征不到什么钱的,我有个想法,但实际操作上有没有可行性,你们参考一下。”

    “假设对一家酒楼征税,按照每月所赚金额的份额征收。”

    姜璃还没说完,李晋桓就问道:“那我们防止不了酒楼隐瞒收入。”

    姜璃笑了笑说道:“这就涉及到了成本,那他酒楼必然是要买东西,买二十斤的猪肉多少钱,肉铺收银子出是条子,酒楼入账也需要以此为据,甚至我去酒楼吃饭,花了三两银子,我付了钱,那么酒楼必须给我一个条子,而这个条子,由官府统一分发,各行各类的掌柜,月收入达到多少的必须去官府领取登记,每个月用了多少剩下多少,下个月领多少,完成一个闭环,要想隐瞒还是能做,不过也还好。”

    姜璃说完之后,这三人静静地瞧着姜璃,姜璃想了想这操作好像是有些困难,笑道:“仅供参考,具体还是要考虑到日常操作困不困难。”

    谢倾蹙着眉头轻轻的敲着桌面,他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