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70-80(第12/14页)
步,“皇上,臣有话说。”
忆起王大人棒槌的名号,看着他那张厌世脸,皇上面色一顿,颇有些后悔。
朕不该让他过来的。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皇上不动声色换了个坐姿,“你说。”
回想《养猪手册》,王大人闭目沉思,当场吟了一首诗,这是他打了许久的腹稿,把弘晏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一诗毕,全场寂静。
在场官员暗暗叹息,自愧不如,更有甚者,朝他投去震惊的眼神:?
这人不是厌恶官场,最排斥拍马逢迎??
皇上缓缓坐直身体,龙颜大悦,“好,好,好。”
“徜徉恣肆,妙笔生花。”皇上实在高兴,从未觉得王大人如此顺眼,一拍桌案,当场命他成为弘晏的汉学师傅,只等来年走马上任,创造一段师徒佳话!
王大人高风亮节地谢恩,转眼随着众臣告退。
走在乾清门前,王大人的厌世脸不见了,步伐生风,笑得合不拢嘴。
对暗暗投来的眼神视而不见,他捋着长须,发出一声质朴的感叹:“养猪,真好。”.
小院放着一张躺椅,躺椅上端撑着伞盖。左手捏着冰镇葡萄,右手拿着水墨折扇,弘晏一边沉思,一边享受来之不易的休闲时光。
这个时辰,汗玛法和臣工商议好了没有?
半晌,三喜乐陶陶地跨进小院,手里捧着一首新鲜热乎的诗,“主子,主子!大总管告诉奴才,皇上要把王大人的佳作,印在《养猪手册》的扉页上!”
弘晏抛开思绪,恍然间,露出惊喜的笑容,“瞧我,竟是没想到。”
既有名人效应,又不乏风雅,若遣词平易近人,还能催动百姓养猪的积极性,实乃一箭三雕,妙上加妙。
接过一看,笑容渐渐消失:“…………”
王大人,是被汗玛法绑架了么。
弘晏扔开折扇,往乾清宫狂奔而去,使不得!!
79. 民心 一更
弘晏好说歹说, 终于劝得汗玛法打消这桩念头,让《养猪手册》只是纯粹的《养猪手册》,王大人的好诗, 顶多挂在御书房欣赏。
随之而来的, 是皇上略微遗憾的眼神,以及京畿率先推广手册的好消息。弘晏圆脸蛋上的红晕褪去,惊奇众臣议事的效率, 欣喜道:“汗玛法对孙儿真好。”
许久没有见到元宝撒娇,皇上心怀大慰, 李德全站在一旁笑眯了眼睛。祖孙和乐融融,不到片刻,又一个好消息从天而降,弘晏的汉学师傅有着落了。
算算时间,这也太早了些。
弘晏浑身一震,终于忆起明年即将读书的事儿, 大胆求证, 小心发问:“是谁?”
皇上指了指御桌上的诗, “王大人, 想必你也认识。”
弘晏:“……”
认识,何止是认识。
王大人品性高洁, 两袖清风, 凭借此诗上位, 定是被汗玛法绑架了, 没有第二种可能。
恍恍惚惚走在宫道上,忽然间,耳边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侄儿?”
转头一看,来者是他的养猪战友, 五叔。
忙碌这么多日,好不容易得了空,五爷正要去往翊坤宫给宜妃请安。五爷如今可有底气了,精气神与从前相比,堪称一个天一个地,再不避讳养猪的本职工作,巴不得人人知晓;这回也是有了阶段性成果,准备请安的时候汇报,让额娘高兴高兴。
见到大侄子,五爷眼睛一亮,想起福晋的叮嘱,终是下定决心,把弘晏拉到一边。
宫道空旷无人,唯有他们的贴身侍从,五爷左右看了看,小小声地叫了句:“元宝啊。”
这个开场白,弘晏觉得熟悉。
一切知己的缘分,都从唤他乳名开始。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就见五爷憨厚一笑,继续道:“不瞒你说,五叔也想做一回知己。五叔不求名分,这事你知我知,咱们暗里来,如何?”
秉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原则,五爷思来想去,自个不是那块料,不好同四哥他们相争。福晋说了,这暗地里的知己,不也是知己?
弘晏:“…………”
弘晏沉默了好一会儿,明面上的知己还不够,都已经往地下发展了么。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他实在说不出狠心的话语。
瞧瞧这句“不求名分”,多么谦虚,多么卑微,把他的拒绝堵了回去。五叔这小心劲儿,处处为他考虑,都不求名分了,要是再三婉拒,岂不伤了一颗真诚的心??
到底是谁,躲在五叔背后出谋划策?
左思右想不得其法,弘晏慎重地点点头。
五爷大喜过望,恨不得抱住侄儿亲上一口,碍于四边环境,这才按捺住心思,依依不舍同他告别:“下回去五叔院里坐坐,尝尝五婶做的绿豆糕,五婶可念叨你了。”
弘晏笑眯眯地应下。一听‘绿豆’,他来了好奇:“听说五叔养了五只王八,是真的吗?”
五爷面色一僵,讪讪道:“胡说,谁乱传的话?”
碍着侄儿的面,他也不好撒谎,压低声音道:“明明是八只……”
“……”弘晏肃然起敬,不愧是他的地下知己。他郑重地说:“侄儿改日定去瞧瞧。”.
《养猪手册》发行不到半日,震动了朝廷,震动了京畿,震动了农民牧民,乡里百姓。
里头记载的一些做法,堪称颠覆,尤其混合饲料的简易性、低成本,将是一笔多大的减省!
尽管大部分将信将疑,试图观望,但不乏对官府有着敬畏,也不乏欣喜若狂,死马当活马医的百姓人家。
李二牛住在京郊偏远的小村,上有老下有小,平日以养猪为生。养肥了卖给屠户,便是一年最大的收成,可就在今岁,买回的猪崽越养越瘦,吃得少不长膘,让他愁白了头发,多年积攒的经验全不管用。
再这样下去,怕要亏得血本无归。
对养猪的穷苦人家来说,猪比人金贵,猪卖不出钱,相当于全部家当打水漂,那可真是要了李二牛的命。现如今,一家子挤在漏雨的茅草屋里,连饭都不敢多吃,生怕吃光了存粮,来年饿肚子。
李二牛守着猪棚,疲惫又迷茫的时候,收到了官府下发的《养猪手册》。小吏敲锣打鼓四处普及,还有好心的秀才童生,替大字不识的农户诵读,包括同样大字不识的李二牛。
听到饲料配方,李二牛褪去绝望,眼里有了光。他咬着牙照学,没有半分犹豫,像是破罐子破摔,心道试一试,反正也不会更差了。
倒进猪槽的那一刻,李二牛叹了口气,抱着微弱的希望,转瞬瞪大了眼——
死气沉沉的瘦猪,转眼打起精神,开始拼命地狼吞虎咽。
它们你挤我我挤你,为了抢食,像是在彼此指责,居然有了打架的趋势!
李二牛跌坐在地,心如擂鼓,泪水模糊了眼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