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50-60(第7/48页)



    都不须留下人打扫战场,大部队从延吉冈、百草沟、穆克德和一路冲杀过去,路上碰到的倭寇尽数被屠。

    第二日一早赶到珲春,解了珲春之围,后又追杀逃窜的倭寇。

    追到海参崴已经是傍晚,这边的倭寇和二道沟苏城的倭寇合流,齐世等人没料到,劫掠二道沟回来的倭寇手里竟然有火炮。

    “砰砰砰!”

    接连三发火炮打散了大清的骑兵,等齐世组织兵马反扑时,倭寇大半上了船,已经开到海上了。

    “咱们的船呢?”

    “咱们这边只有小渔船,都被倭寇凿沉了。”

    “他娘的,咱们怎么就没带火炮过来。”岱布郡王气得原地转圈。

    火炮太重,加上雪没化,他们骑马急行军带不了。

    “那就看着他们跑了不成?”

    一马当先骑马跑过去,胤禟翻身爬上最高的礁石:“他们跑不了,要他们命的人来了。”

    挂着大清旗帜的海船从远处驶来,排成两行的海船很快变换队形,最前方的两艘海船的船头相碰拦住去路,他们身后的其他船顺势摆好,形成一个口袋阵,把倭寇都拦截在其中。

    “开炮!”

    海船上装配的是最小型号的子母炮,这种炮射程不远,正适合打击包抄中的敌舰。

    倭寇的船碰上大清海军,那简直不堪一击,摧枯拉朽般就炸毁了大半的船。

    倭寇也有两门从二道沟城防处抢来的大炮,妄图回击,可他们差了点运气,子母炮一发炮弹正巧命中这条船,船上炸了个大洞,沉重的炮筒沉入海中。

    “好!”

    “打得好!”

    岸上的八旗兵连声叫好,岱布郡王和伊西班迪对视一眼,两人心里对火炮都十分恐惧。

    他们蒙古臣服满人,从草原上手握兵权占据大片草场的大汗,变成今日这般受大清钳制,对满人皇帝跪下俯首称臣的模样,就是因为他们威武的蒙古骑兵,打不过满人的火枪火炮。

    海军也配备火炮,以后在海上碰到倭人这样的强盗,自然轻易就能横扫,实力强横啊。

    “岱布,你觉得海军如何?”

    “甚好,有了海军巡防,咱们再不用担心倭寇上岸了。”大清是自己人,那感觉又不一样。

    岱布郡王对胤禟说:“九阿哥,皇上不能只管东南沿海,咱们这儿也要驻军,回头我给皇上上折子,你帮着说和说和。”

    “岱布郡王放心,皇阿玛若命人来海参崴驻军,我头一个来。”

    “你是皇子,自然要住在京城里,海参崴后头就是宁古塔,这种偏远苦寒的地界,不适合你这样的贵人。”

    “怎么能说偏远呢,珲春下面就是长白山,那可是咱们满人的龙兴之地。”

    仗打完了,齐世有心思想其他事情了,他看胤禟的眼神十分复杂,就因为这小子,害得他女儿以后说不定要来这苦寒之地常住,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

    皇上那儿,有些话不用说透,只看皇上安排,当臣子的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胤禟,你真想留在这里?”

    “岳父,岱布郡王说得对,倭国离这里确实太近了,这里海面风浪还小,倭人开着小船都能来咱们这儿劫掠,海参崴必须驻军。”

    “皇家所有的兄弟中,我算是对海军比较熟悉的人,我来这里守着,是最好的选择。”

    出来前,胤禟已经和福晋商量好了,若皇阿玛不反对,以后,他们全家都要来这儿了。

    大哥是镇海大将军,不知道皇阿玛会给他封什么将军。

    岱布郡王诧异,难不成这九阿哥不是开玩笑的?他真的要来海参崴长住?

    天色渐暗,海船慢慢靠拢海参崴码头。

    身穿戎装的胤褆从船上下来:“九弟。”

    “大哥。”

    胤禟迎上去:“这次多亏了大哥了,要不是大哥带着海军前来,就让倭寇跑回老窝了。”

    胤祯大笑着下船:“那九哥得好好谢谢我和四哥他们。是我们兄弟去皇阿玛跟前说,让大哥带海军前来的。”

    “十四弟,你怎么也来了。”

    “我去大哥送信,送完信后就上船一起过来了。”

    胤祯张开手,两兄弟抱了一个,胤禟笑道:“你们来得及时,这次大获全胜。”

    “倭寇在海参崴沿海一带劫掠,当地百姓伤亡大不大?”

    胤祯问起这话,胤禟叹了口气,他还是头一回见到倭寇有多恶毒,抢了粮食钱财不算,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这事儿先不提,胤禟拍拍胤祯肩膀,对大哥说:“去跟岱布郡王和伊西班迪打声招呼吧。”

    “也好。”

    胤褆、胤祯不认识人,胤禟局中介绍。

    伊西班迪跟胤褆年纪相仿,又都是爱舞刀弄剑的人,伊西班迪跟胤褆还没交流几句,两人就说到一块儿去了,伊西班迪提出想上船瞧瞧,胤褆点头答应。

    “今儿太晚了,等明日天亮再上船看吧。”

    “那就明儿早上再来。”

    晚上在海参崴扎营,岱布郡王请齐世喝酒,没事儿的伊西班迪也去凑热闹。三位皇子没去,他们兄弟有话要说。

    胤禟的帐篷外,九皇子府的侍卫各处巡逻,保准一里内无人能听到帐篷内的谈话。

    胤祯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其实也没什么机密,我想九哥肯定已经猜到皇阿玛的意思了吧。”

    胤禟沉默不语。

    胤褆问:“皇阿玛又怎么了?难道还因为汉臣之事忌惮九弟?陈廷敬、熊赐履致仕后他又点了两名汉臣入阁,汉臣的事应该过了吧。”

    胤祯摇头:“大哥,咱们皇阿玛可不是那么容易猜的人。他提拔年轻汉臣,不代表着他不打压汉臣,不防备九哥。”

    “九哥,你如何想的?”

    胤禟突然笑起来:“我么,我觉得海参崴这个地方不错,靠海,有空还能带福晋出海溜达溜达,钓个鱼什么的。”

    “你是吏部主理,来这里不是……”被贬了么。

    胤禟:“大哥,去岁我们兄弟拼死好不容易把浙江官场清了一遍,难道只有浙江官场黑暗贪污吗?不,咱们去岁做的只是杀鸡儆猴,只能暂时吓退暗中躲着的那些蛀虫罢了。”

    “还有海军,里头有咱们兄弟的努力,还有汉臣们拼着被皇阿玛忌惮的风险才建立起来,脆弱得很,万一朝中有什么变数,海军就散了,沿海百姓定要遭殃。”

    “大清如今什么情况,咱们都清楚。朝廷内外好不容易能平衡住,定不能因为皇阿玛担心皇子和汉臣结党就被打破。”

    胤禟苦笑:“我一个人的荣辱得失都是小事,我退一步能让皇阿玛放心,那我就退一步吧。正好,我从未在京城以外的地方长待过,也试试海边的日子有没有意思。”

    胤祯:“九哥,你跟九嫂商量过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