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140-150(第9/24页)

十八年岁小,想找他寻个太医在身侧看顾着,原来是老五嘱咐的啊,还是不远千里,特地写封信送过去。

    只是,小十八当时病症太急了,即便有太医在侧,第一时间发现并救治,还是没能救回来。

    康熙想到那个早夭的小儿子,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若不是当初他将他带去塞外……

    “是朕的疏忽,当初要是不带着小十八,说不定就……”

    王贵人忙打断他的话,“皇上千万别这么说,都是妾身的不是,不该在皇上面前又提起这事,这都是小十八的命,怨不得旁人的。”

    她说这话时,眼眶也不由泛了丝红,康熙牵起她的手,轻拍了拍。

    他们俩是小十八的父母,对于小十八的事,自是没有人比他们更不好受的了,特别是王贵人,小十八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王贵人冲着康熙摇了摇头,道:“皇上,妾身没事的,所以,也正是因为那次的事,妾身才觉得五阿哥和皇上是极像的。”

    康熙微微颔首,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小十八当初还这么小,老五关心小十八能图个什么,还不就是念着手足之情罢了。

    想到这里,康熙心里也不由为方才的猜忌有些愧疚。

    他一直都知道的啊,老五打小就是那么个性子,温厚纯良,这么多年了,老五那孩子从未变过,还是那般忠厚心善,一片赤诚之心。

    十三就算再不济,那也是他骨肉兄弟啊,他不为其他,只是单纯关心弟弟而已。

    现在静下来仔细想想,若是老五真想谋划什么,那定也不会选择茶楼那种场合,应找个更加私密的地方才是。

    王贵人见康熙的脸色好了不少,心下也不由松了口气。

    看来她这一步并没有没走错,进宫快二十年了,关于这位眼前这位帝王,她约摸着也能了解几分,他是矛盾的,既有着帝王的多疑,却内心深处又是个极注重亲情和孝道的人。

    当然,这个前提是那人不能让他有半分疑心,就比如对太后这位嫡母,和裕亲王这个哥哥。

    所以,她才想着以此事为切入口,来打消他对五阿哥的疑心。

    但王贵人自觉也没乱说,当初五阿哥给十五写信之事,她也是后来听十五提起的,那时距小十八离开已经一年多了,但她心里是念着这份情的。

    更不要提,当初在农事学堂时,安清对十五那般照顾了。

    所以,今个这事既然被她碰到了,虽然违背了她在宫里向来明哲保身的原则,但那也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

    大概过了几日,安清和胤祺见康熙并未有任何异样,便觉得此事可试,于是当日胤祺便去了乾清宫,这一去就是一下午,待他回来时天都已经黑了。

    胤祺一进门,安清便急切地问道:“怎么回来这么晚,皇阿玛为难你了?”

    按理说,农政司也不是六部中职权衙门,而且为了保险起见,给十三阿哥的也不是什么关键的职位,这事风险应该不大才是。

    难道是他们预估错了形式?

    胤祺摇了摇头,回道:“别担心,皇阿玛没有为难我,我同他提了想让十三弟进农政司的事,皇阿玛只问了我一个问题,然后便同意了。”

    安清不由好奇道:“什么问题?”

    胤祺回:“皇阿玛问我,为什么要帮十三弟。”

    安清心里不由一悬,康熙用的这个‘帮’字,就很耐人询问。

    “你如何回答的?”她问。

    胤祺回:“我说,十三弟也要养家。”

    安清怔了下,立马意识到胤祺这回答高明啊。

    康熙那个‘帮’字一出,就基本给胤祺此举定了性,若按照他们之前想好的那般解释,多少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

    但胤祺这个回答却再合适不过了,他只是想帮弟弟养家活口,和朝廷上旁的事都无关,只是家事。

    康熙之前可能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当胤祺这么直接表明时,康熙再怎么样也不好看着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连家都养不活吧。

    “你反应还真快。”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胤祺却摇了摇头,这还真不是他反应快,而是他一开始有了心理准备。

    “今个在宫里时,我碰到十五弟了,他提醒了我一些事。”

    安清“啊”了一声,有些不明白这和十五有什么关系。

    胤祺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他说,他额娘让他转告我,无论皇阿玛问什么和十三弟有关的事,只管往兄弟情分上说。”

    安清不由一愣,王贵人?

    两人都不傻,自是很快便猜到了缘由,虽然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多半是王贵人之前在康熙面前替他们打过掩护。

    多半是太子那边人动的手。

    “皇阿玛说,十三弟去农政司当差的事先不要声张,再等等。”胤祺道。

    安清眉头不由皱了皱,再等等?

    所以,康熙这是要等什么啊。

    但这个困扰并未困扰安清太久,大概过了几日,某日上朝时,朝中突然有几位大臣联合起来当朝参了胤祺,其意就是说他结党营私,居心叵测。

    要知道,这可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当众参胤祺,尤其在康熙如今如此敏感之际,再加上胤祺手下有管着好些重要差事。

    众人都纷纷意识到大事不妙,就算这事最后落实不了,恒亲王此次怕是都别想全身而退了,十有八九会被康熙猜忌上。

    谁知,康熙却一反常态,当场斥责了那几位大臣,力挺了恒亲王。

    “老五是什么人,朕最清楚,怎么,朕的儿子就不能重情重义,念兄弟情了,嗯?”

    这话一出,朝堂上下顿时鸦雀无声,虽说都知皇家向来无情,但任谁也不敢公开反驳啊。

    但不得不说,经此一事,朝堂众人也纷纷意识到了,皇上对恒亲王的信任程度,日后若是有什么想法,想必也要掂量掂量了。

    对于这个结果,安清和胤祺也是比较满意的,能少一事是一事,毕竟,他们也没有受虐体质,安生日子谁不想过啊。

    不过,这次之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太子一派所为,众人想着此次恒亲王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泥人还有几人性子呢,怎么也得还击一二,不然也太软柿子了吧。

    太子党众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并都打起来十二分精神想着如何应对。

    但谁知,恒亲王这边却迟迟都没有动作,人家该怎样还是怎样,压根没想着要还击。

    好像压根不怕被当软柿子似的。

    安清心想,软柿子也好,硬柿子也罢,但事情一旦做了,那必然要留下痕迹,他们如今能得到康熙的任性,恰恰是因为他们什么都做。

    至于太子那边,他是不是会因为此时而记恨上他们,安清便无从得知了,但她也不担心对方会再次对他们出手,毕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