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长计划: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皇帝成长计划》 22-30(第6/36页)

,这明明传的都是实话才对。

    谁叫那些人把这所谓的宫廷密事讲的神神道道的,他听了当然没敢信。就连家主他们都心中还略略有些疑虑呢,这又不是他自己的错。

    百般懊悔缠绕心头,楚涵宇默默品尝着这杯苦酒,更加难以分辨的是,主家被他卖了干净,估计也都跑不了,至少这次自己不会是孤身下地狱了。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裴钰面对新鲜出炉的叛逆名单,摩拳擦掌。很好,居然有人在玩家眼皮底下谋反,是时候让他们尝尝封建时代专制铁拳的滋味了。

    命人传令,去将这几家全家捉拿归案,家主统统扔进监狱,预备进行抄家灭门。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什么背景,玩家的眼里只有大开杀戒.jpg

    猎杀时刻,来临。等到抄完家后,抄家的钱可以收归国有,说是造反派,其实是大礼包才对,感谢大礼包的倾情赠送。

    一声令下,缇骑四出。

    这时候,徐鹤鸣突然见到了车架队伍中那具显眼的棺木,紫红色的棺椁上面雕刻着龙的纹样,这样式略显熟悉,似乎大行皇帝回来时就躺在里面。

    为何皇帝要带着这东西过来,而且带着棺材来战场附近,难道是要给谁收尸吗,她也不记得有哪位宗室死在这里了啊。

    “陛下,这是?”

    目光看向棺材,徐鹤鸣迟疑询问,心里则考虑着,如果皇帝想找到谁的遗骸,又该怎么去安排人下手翻找。

    来了,裴钰拿出自己的演技,带着些悲怆说:“朕只恨年幼,无力上阵杀贼,竟然被贼子欺辱至此,贼人兵临城下,还这样叱骂我军,叫朕听了心如刀绞,恨不得下场以命相博。

    今诸位臣工、军民众志成城,共同于此抗敌。经此一战,不知道我魏国之人的热血要抛洒多少,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个家庭失去至亲。朕思来想去,惟愿抬棺出阵,以示决心。若是城破,朕绝不会逃亡他处,抛下满城百姓于不顾。破城之时,愿意以身殉国,这就是为我准备好的棺木。”

    皇上,你在说什么啊皇上,怎么就闹到要殉国的地步了,徐鹤鸣傻眼了。

    紧接着她着急不已的噗通一声跪下:“陛下,请您收回此言。您身负亿兆万民兴衰,国朝系于一身,岂能如此轻忽性命。自古以来,从上古先贤到今朝国君,这么漫长的历史中,哪里有帝王会如此做呢?”

    不光她如此不理解,后面诸人都眼睛瞪大,不可思议的满脸震惊,帝王地位尊崇,青史在册,忠臣仁人志士这样做的,都未曾见到过。更何况是一国至尊,竟然会这样说呢,这是从未有过的言论,震的人头晕目眩。

    裴钰心想,我就装一下样子,主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其实是给耶律承启准备的。当然,要是能顺手撸一把威望值更好。他好像天生就很擅长鼓动唇舌,操弄人心,对于各种凌然大义更是不用思考就能说出来。

    面上却并非如此,仍然是带着淡淡温和笑意,他伸手去扶起徐鹤鸣,当然,以他孱弱的体质根本扶不动,徐鹤鸣稳如泰山的跪在那里,一脸焦灼,生怕他真想不开了。

    “朕既然身负江山社稷,就要有相当的气量和勇气,国君就算是性命再重,可若是没有百姓贡献、百官辅佐,又如何能独自支撑起国家。

    故而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国君应当为保护江山社稷而死,百官司其职带领百姓保卫国家,直到自己战死,士人应当为法制所规定的卫国责任而死。*

    怎么,难道只能强求你们为我裴氏江山而死,裴氏皇族却连皇室之血,都不愿意为此而流吗?既然昔日未曾开过此先例,那就从今日起,从朕而起吧。诸君,你们的皇帝与你们同在,我们也可以称为生死与共的同袍,若要战那就战,如果兵锋降临,那就先从朕身上开始吧!”

    幼帝其实并不高大,他的穿着也很简单,此地更不是金銮殿,也没有各种彰显帝王威仪的珠帘冠冕、十二章袍服。

    往日里,皇帝端坐在金龙宝座上,有捧扇侍从、挥鞭宦官、执掌礼器的力士分列两侧,这些和金碧辉煌的大殿一起,共同构成了帝王的无上威仪。可此时,脱离了外物的加持,徐鹤鸣只觉得他的身形异常伟岸,带来的触动叫她失语。

    恍惚间似乎让她回忆起自己发誓要效忠皇室时的心情,当时的她,就如同家中诸位长辈一样,遵循着教诲,想要不负徐氏将门的声望,再敢想一点,就是有生之年能够一展所图,进一步光耀门楣。

    而现在听到这些并不像是皇帝的话语,赤诚热烈,也许不够理智,但显然血勇加身,很符合徐鹤鸣的喜好。

    君主如此所想,就如同她曾经梦想过的上阵杀敌,马革裹尸的一生。内心触动,徐鹤鸣暗下决心。

    “陛下······,您有此心,臣敢不效死?就算是最终之日到来,臣也会拼死保护您,若谁要伤害您,就得先把我杀死,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臣会以自己的鲜血来践行忠诚,更不会顾惜以此身为您开疆拓土,守卫国家。”

    字字铿锵,句句真情。

    她的心都在微微发颤,国君不失勇武,就算是言语有些过于激烈那又如何呢,原本含糊的目标‘效忠皇室’在她看来,其实是因为家族惯性历来如此,这也是她从小就接受的教育。

    所有人都在她耳边说着,作为一名武将,不必细想,不必深究,接受到皇家命令就去执行,不用仔细考虑背后的缘由和结果,只因为徐氏为皇室手中的利刃,肩负着保卫国朝的重担。

    只要是皇家有需求,他们就愿意以族人的满腔热血来回馈君王。这与皇位上坐的是谁无关,只需要流着裴氏的血,通过正常的流程登上了皇位,那么就是他们认定的主人。

    将自家定位于这样有用又趁手的工具,无论面对怎样性格的帝王,都能生存下去。除非真的运气不好,碰上了皇室子弟同室操戈,偏偏他们又是被清算的对象。

    不过魏国皇室传承还算有序,徐氏又是坚定不移的保皇党,所以尚未遇见这种难题。这也是他们家族能绵延至今,恩宠不绝的道路。既然能这样有用,家族中就更加迷信这条成功之道。

    这样长大后,徐鹤鸣也未曾仔细深究过,要效忠怎样的帝王,她真心仰慕的又是什么样子的君主。她盲目的遵循着家族的教诲,时刻将‘忠君’记在心头,战战兢兢行事,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使得徐氏的门楣荣光不在,遭受羞辱。

    徐氏的声誉是一代代的徐家人不断的葬身敌人之手,撒遍鲜血所铸就的,这样沉重的重量背负在身上,徐鹤鸣只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可时至今日,她的心头就像是一片迷雾扫清,原本空泛的宏大命题,所谓的‘忠君’,在现在终于有了具象化的表现,那张心底浮现的面孔,不是别人,就是眼前的幼帝啊。

    是他,他就是自己所期待的主君,从初见时就无比果决的托付重任,将城防军交给她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臣子,甚至不曾追究她私下跟踪其他大臣的罪责,全盘接受她的质疑,当场处置了她所认定的叛徒,连证据都不曾去看,仅仅只是出于自己的一面之词,就这样做了,这是何等的信任。

    更何况,皇帝还这么英勇,皇室里面热衷操弄权术的多,昏庸不理世事的也不少,平凡温吞到没什么性子的也见过。但这样果敢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