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带着爹妈穿七零》 230-240(第16/19页)

引了大家的全部注意力,只见五名主持人站在台上,男主持人穿着红衬衣、白西装,女主持人穿着套装裙,时髦又靓丽。

    年轻人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小声议论,姑娘们说女主持人身上的套裙好看:“听说南边的职业女性都这么穿,腿上还穿丝袜呢。”

    “正经人不这么穿吧,这么穿的都是那些‘秘书’。”

    说话的人强调了“秘书”两个字,引来了小姐妹们嫌弃的“咦”声。

    “可是尤里卡里面也有这样的衣服啊?小丫她姑姑就这么穿过,可好看了。听说国外很多上班的女性都这么穿,要我说,衣服又没有错,干那些不好事的是那些人……”

    小伙子们则专注男主持人身上的西服衬衫:“城里有人结婚就这么穿。”

    “现在又流行穿白西服啦?”

    “昂,男的穿白西服,女的穿白婚纱,头上还戴头花……”

    “哎呦注意的这么仔细,没少看吧……”

    “滚,我那是为你看的好不好?你不是马上要结婚了吗……”

    而老老少少们注意力就在节目上了,第一个节目就非常热闹。

    做了拱桥亭子布景的舞台上,烟雾缭绕,一群做京剧中猴子打扮的演员在舞台上翻滚打闹。随着一声锣响,灯光暗了下去,紧接着就是一声唱词:“俺老孙来也——”

    与此同时,真的有一个人比划着动作,从半空中缓缓而落。

    坐在前排的一众孩子们“哇”地一声叫开:“齐天大圣孙悟空!”

    其实打光下是能看出来演员背后的钢丝绳的,但是现在的节目少啊,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台上翻跟头,大家都能看半天,更别提这种大型舞台、大型表演了。

    队里众人看得津津有味,今天就是准备好了大家在一起看春晚跨年,大会议室内还准备了瓜子花生等零嘴儿。

    大家伙吃着看着,别提多开心了。

    小孩子们最开心,又能看电视,又能吃零嘴,大家都在一起,还这么热闹。

    苏月抓着一把瓜子,边磕着,边和小伙伴们小声说:“明天拜完年,咱们还来,我带了影碟和放录机回来,咱们可以看电影。”

    小伙伴们欢欣雀跃:“好哦好哦。”

    苏月把手指放在嘴唇上,道:“嘘,别让大人知道,要不然不让咱们看。”

    “放心,放心,我们谁也不说。”

    苏长河瞅了一眼一帮孩子,和马蕙兰说:“你闺女和他们嘀嘀咕咕又说什么呢?”

    马蕙兰道:“这么长时间没见了,还不兴人小伙伴之间说点小秘密了?”

    “没说不兴,谁说了?你发现没,你闺女回来之后,年龄瞬间变成小孩,那些小伙伴就算了,四五岁的小孩子,也能跟人家玩到一起去。”

    马蕙兰觉得挺好的,她闺女平时脑子动得多,回来和一帮孩子在一块儿玩玩不是正好吗?

    “刚好放松放松。”

    “那倒是,怪不得闺女想回来呢。”

    回来前,就叫着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春晚,张若男同志听见她的话,还说想看可以安排她乃至他们一家人去现场看,闺女都不愿意,人就图这个氛围。

    苏长河看着傻乐的闺女,心说,和一帮孩子一块玩也好,天真无邪,纯真自然嘛。

    他哪知道,他闺女“带坏”人家小孩,都约着人家小孩偷偷摸摸来看电影了。

    还好他闺女心里有数,挑的是一些适合孩子看的,要不然他面对其他孩子的家长都心虚。

    过年这几天,大人们还需要东跑西跑去亲戚家拜年,小孩子就自由多了,就算要跟着去也没事,吃完饭就跑回家了,还有的连吃饭都等不及,直接说:“我回家吃!”

    大人们还疑惑,咋回事?这帮孩子啥时候这么恋家了?

    直到无意中发现窝在会议室看电影的一帮孩子。

    大人们:原来如此!

    然后,就变成了大家一起看。

    队里的年轻人们控诉苏月:“有这种好事,怎么不叫我们呢?”

    苏月对手:“这不是我们小孩的活动吗?”

    年轻人们:“什么小孩不小孩?我们没结婚我们也是小孩!”

    结过婚的:“我们也可以是小孩!”

    苏长河瞪把人全招来的他闺女,苏月无辜回视。

    “我不管,今天必须得跟我出去拜年!”

    “去哪儿啊?”

    “甭管去哪儿,看电影也不能天天看,眼睛还要不要了?”

    这熊孩子一窝就窝一天,光吃零食了,吃的肚子饱了,饭也不像个吃的。

    天天这么着,这不是胡来吗?

    苏月瞄一眼电影,长长地叹了口气:“好吧!”

    第240章 助学基金

    说是拜年,其实也谈不上,谁家拜年往县政府跑的?

    苏月吐槽:“爸,我严重怀疑,你就是想蹭车。”

    苏长河捂着胸口,一脸受伤:“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呢?我这是怕你闷坏了,特意带你出门逛逛。”

    苏月投降:“好吧,好吧,我错了,您是谁啊?我亲爹啊,这叫蹭车吗?这叫正大光明地用车!想用就用,您应该的。”

    “这还差不多。”戏精苏长河放下手,“走,先去见见姚稷他哥。”

    苏长河带着闺女熟门熟路地进入县政府。

    县政府的人对他也很熟悉,他们淮宁走出去的能人,不认识别人就算了还能不认识他?

    淮宁县这几年的税收,很重要的一部分都是来自前进大队加工厂,而且前进大队不光自己挣钱,还带动下面其他大队发展。

    在全省的会议上,淮宁几次受到表扬,甚至在全国,也是突出县城。

    还有其他县想来学习经验,淮宁县政府的人很想说,想学习他们的经验,也简单,先出个像苏长河同志这样的人,这人再建立一个像前进大队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厂子,然后,就差不多了。

    其他县:学废了,学废了。

    先不说像苏长河这样一边考上大学,一边把厂子开得风风火火的人能有几个?就算真那么幸运能找到,大部分人还是为自己着想的。

    这几年政策放开了,也有人搞个体户或者搞私营企业,万元户都出了几个,但是绝大部分人开的店或者办的厂子挣的钱都归属于个人。

    苏长河却不一样,前进大队的厂子可以说是他一手办起来的,他要是撇下大队里的人,能不能干起来呢?肯定能。

    哪怕在前进大队的这个厂子需要生产队的人支持,在京城开的厂子总用不着了吧?哪里招不到人?

    但是他偏偏就带着前进大队的人一起发展,听说厂子挣到的钱也是分给全队人的,甚至听说苏家人口少,单看分红,苏家都不是拿的最多的一户。

    除了带大家分钱,还有给员工们的高工资高福利,在整个安省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