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我九重天: 60-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渡我九重天》 60-70(第20/24页)

方都有人守着,确实周全,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这般千方百计,倒是让她费心。

    “还有……”常坻有些不敢说,但犹豫片刻还是鼓起勇气说出来,“夭先生在那处将大殿下的旧部都寻了来,这些人往日全都替太子卖过命,视大殿下为恩人,他们……”

    若只是护着大殿下性命便也罢了,可如今将他的幕僚全都召集起来,岂不是为了往后有用?

    一个被废的太子要这些幕僚有何用,自然是为了登基而用。

    先生根本不想让殿下做皇帝,而是想大殿下做皇帝……

    他不明白为何已是定局,夭枝却反其道而行去帮一个被废的太子。

    自然也是平心而论,谁更亲近罢,毕竟这关系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常坻想到却不敢说,他都能想到,殿下自不必说。

    “殿下,这般也只有在路上才有机会杀大殿下,可那嫪贳着实棘手……”此人虽性子不好,但确有本事,武功极高,又会蛊毒,阴私手段还多,在他手中劫杀人根本不可能。

    宋听檐将手中信递出窗外,雨水落下,瞬间打湿模糊了信上的字。

    他眼眸微垂,言辞淡淡,“不急于一时,总要让先生输得心服口服。”-

    当日送走宋衷君,天刚亮,皇帝便知晓了,当即命她进宫。

    夭枝只能让酆惕先找,自己进宫,迈过宫门迎面的风带着雨雾吹来,惹得她微微咳嗽出声。

    她跟着朝臣进宫,迎面便碰上了宋听檐。

    他缓步往这边走来,身后太监撑着伞,微微湿润的青石板隐有几分光泽,倒映出极为净明的天。

    他乌发长袍,金玉为簪,衣袍比往日做王爷时要沉上许多,看上去已是不同往日的威仪。

    夭枝捂着嘴压下咳嗽,微微低下头,正要避开,身旁官员一一行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免礼。”宋听檐微微抬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

    朝臣们往前走去,夭枝正要垂着头跟着往前避开,却见眼前一道阴影笼下,乌色镶绣繁复金线衣摆落入眼前。

    夭枝一顿,行礼道,“殿下千岁。”

    宋听檐视线落在她面上,忽而轻道,“先生猜我能不能将你这般费尽心思护着的人杀了。”

    她闻言慢慢抬头,对上他的视线,“我猜不能。”

    她不信,她沿途到凉州安排地滴水不漏,他还能杀之。

    且她已经对他手中的死士招式武功了如指掌,皆有应对之策,还有嫪贳这个人,他能护着自己一路到乌古族毫发无伤,必然也能护着宋衷君没有性命之忧。

    宋听檐闻言一笑,却没有再开口,而是温和轻道,却莫名危险,“先生若是输了,便要答应我一件事。”

    夭枝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也不打算答应。

    她低下头,作充耳不闻状。

    宋听檐却并不在意,他笑看了她一眼,面色温和,眼中却是玩味,与她擦身而过。

    夭枝见这般莫名松了一口气,如此没有太多交集最好,她只需等到差事结束……

    她心中这般想,却莫名沉重,隐约有几分不安,因为太过平静了。

    按理说,宋衷君离开京都之后,宋听檐就应当马上出手,怎可能到如今都没有一点动静。

    且看他不急不躁,似根本不在意这事。

    这必然不可能,毕竟宋衷君一死,他这个位子便不会再有任何变数。

    夭枝只觉不对,却怎么也摸不清他的路数,满心不安。

    后头的官员成堆进宫,相互讨论着政事。

    远处酆惕忽然从宫门处匆匆赶来,他无法克制心中喜悦,刚进宫门便叫住她,“夭卿,找到了,找到关键了!”

    夭枝闻言面露错愕,接着便是如释重负的惊喜,她本还忧心找不到,不曾想竟如此合时宜,这个紧要关头便找到了!

    酆惕快步而来,却有一官员拦住开口问,“酆大人,可是找到了那帝王策论的书写人?”

    酆惕满面欣喜之色,闻言开口,“已有踪迹,这皇城底下乃至外头都已经连番找寻,终于寻到了一本诗集,字迹相同,此人唤明鸣先生。”

    因是帝王策,且是孤本,皇帝并没有将此书给他们官员看,免得流传出去,先前让殿下找寻,也不过只让他看了一眼,了解其老者的性格,皇帝又亲自模拟其笔迹,抄写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让其按照笔迹去寻。

    这无名无姓,只有笔迹自然难寻,如今无意间寻到一诗集,笔迹出自一人,总算是有了结果。

    明鸣先生?

    夭枝闻言脚下一顿,只觉有些许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

    一位长须官员疑惑开口,“可听说那位老者已近七旬,会不会已经未在人世。”

    酆惕笃定开口,“人是必然在的,只是还未确定罢了,只找到写诗集的人,便能确定是谁。”

    见他这般笃定,众人也不好开口说什么。

    酆惕走近来,拿出放在衣袖里的诗集,如此重要,他自是随身带着。

    他一拿出来,众官员便好奇不已,先围了上来,看他手中破旧的书册。

    “这纸张破旧不堪,年代已久,也看不出是何处所出?”

    “若是那般年纪的老者,以他这般才学,却没有参加科举,那必然是不慕功名,恐怕是难找。”

    “这字……”其中一个官员盯着书上的字若有所思。

    酆惕本还想给夭枝看一眼,闻此言当即开口询问,“李大人可是看出有何问题?”

    那年轻官员笑呵呵道,“倒不是问题……”他说着,面上疑惑,“只是有一处我不明白,我家中祖父往年是以卖字画为生,他老人家年岁也高,常年就爱写那几笔字。

    众位大人都写的一手好字,自然知晓书写是以手、腕、臂相配合,方可达到其字神韵,我祖父年老,写字之时总会有些许为难,盖因年老不够灵活,所以写至末端,总会有一二墨迹……可这字没有任何停顿乏力,一笔连成更似年轻人的写法,恕我直言,此人的名字以及年岁,甚至是字迹会不会皆是作假的,或许他年纪尚轻,只是随意杜撰年龄?”

    夭枝在脑海中翻寻此人,却只觉得名字熟悉,但想不出来人的模样,也不记得自己曾见过。

    他们如此讨论倒让夭枝一时怔神,往他们那处看去。

    酆惕当即开口,“不可能,必然是位老者。”因为命簿之中就是年岁极大的老者,命簿既有安排,必定照顺。

    这老者必然在附近,更甚至,他或许早已在朝廷为官,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

    夭枝看过去,竟莫名觉得那书稿字迹有几分眼熟。

    酆惕正还说着,前面的官员看见夭枝看过来,当即想到了什么一般开口,“你这般来回寻找又如何找得到?倒不如让夭大人好好算上一算,不就能知道这人是年少还是年老?”

    “就是,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