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秦相国夫人》 第154章 幕后06(第1/2页)
    幕后06
    公元前228年,一个秋季。
    仲姜——也就是文茵,匆忙自蓝田军营赶回咸阳。她有门令,进城之时天还没亮。
    赵太后病逝,举国服丧。
    文信侯与夏阳君不便归来,就让大女儿伯姜代替,回到了咸阳。
    因而从不告假的文茵从军营离开后马不停蹄,直奔咸阳吕府。
    当年阿父阿母告老,决定离开咸阳周游天下。文茵想了很久,决定留下来。
    她想从军!
    跟着蒙恬师父学了一身武艺,总不能这么白白浪费去。何况阿父阿母周游各地是为了著书修史,这些个文绉绉的东西,文茵生来就不喜欢。
    十几岁出头的小姑娘,在这个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家人,还是志向?
    文茵选择了后者。
    与家人分别固然难捱,但文茵想,她不是阿姐,对笔墨纸砚也没兴趣。若是跟随父母到最后,难免沦为平庸之人,到时候仍然是给他们丢人现眼。
    人总是要长大的,若当下不选择,未来还是要抉择。
    于是文茵狠下心,决定投军。
    这些年,她甚少回府。家人都不在,回去又有什么意思?
    但文茵也不算孤单,每逢佳节或放假,要么是太后招呼她进宫,要么是随师父回蒙家过年,一样的热闹。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文茵不想家人。
    尤其是阿姐。
    她与德音一母同胎,不过是德音先出生几分钟,就成了她的姐姐。
    二人自幼同吃同住,长得一样,想得也一样,唯独性格截然相反。文茵几乎没和德音分开过,如今一分开,就是许多年。
    再多的书信也抵不过见面的急切。
    文茵策马飞奔,一直到府前。
    临时的管事出门迎接,文茵则把马匹丢给他,迫不及待地进门:“阿姐!”
    只见正屋中端坐的女性立刻拎着衣袂站起来。
    双胞胎姐妹隔着一道门槛四目相对,屋中的德音一怔,屋外的文茵脚步猛然一停。
    静默几秒后,姐妹二人不约而同地失笑出声。
    从小双胞胎就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除却阿父阿母与外公,连府上的老侍人也时常会分不出来,更遑论外人。
    可现在,文茵在外随军训练、征伐,人晒黑了,因为吃得饱个子也飞快长高。
    德音却依旧是记忆中白净文雅的模样。
    再加上二人一个甲胄武装、一个曲裾长裙,尽管眉眼依旧无比相同,可单从气质上,俨然是两个人。
    如今怕是再也不会有人认错她们了!
    “阿姐怎一个人回来了?”
    不见,可文茵却一点都不与德音生疏。二人就好像仅分别了一天,文茵随意地问道:“听说阿母收了小徒弟,没带过来么?”
    “你说吕雉姑娘。”
    德音柔柔回应:“她忙着学习,自然是走不开身。你怎不问问阿父阿母?”
    “他俩什么近况,我还不知道么?”文茵嘀咕:“恨不得半月一封信,有时候路上耽搁了,我一口气能收好几封。军中同僚都笑话我呢。”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
    德音一本正经:“家人思念,人之常情。”
    文茵撇嘴:“不想看阿父长篇大论写阿母又怎么怎么样,腻歪死了。”
    德音失笑出声。
    “咸阳如何?”她温声问,又扫了一眼文茵晒黑的皮肤,不免心疼:“随军出征,你一定受了很多苦。”
    “我也立下了不少功。”
    文茵认真回应:“值得。”
    苦么?
    苦是自然苦的,可在军中谁人不苦!
    诚然,文茵是名女子,女子想上战场,立军功,去当将军指挥战争,听起来就是稀罕事。
    但在历史上早就有多个先例,这可比阿母要名正言顺入朝堂从政容易一些。
    因为军功是实打实的。
    何况,文茵的阿父是文信侯,阿母是夏阳君,就算他们人不在咸阳,其名声也在庇佑着自己。
    她还有皇上与太后照拂,军中有人议论,却没给文茵带来实际伤害。
    而在军营里,她的那些同僚,不知有多少是寒门出身。
    阿母努力这么久,对于平民来说,也就是刚够吃饱饭。
    相比较之下,文茵并不是最苦的。
    吃一番苦,征伐南越,而后是百越,期间又随蒙恬师父去过边关。立下数个功劳,她从百夫长一路往上爬,做过蒙恬师父的副将,最终成了同僚敬佩的仲姜将军,难道不值得?
    “倒是阿姐,”文茵问,“那劳什子史书写的如何了?”
    “哪儿有这么容易。”
    德音忍俊不禁:“要写史书,就要一笔一划来。区区几年就能写成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写了?还需要很久呢。”
    文茵暗道一声麻烦,又问:“家业呢?”
    德音不答反问:“你吃穿都是哪儿来的?”
    行吧。
    父母就生了这一对双胞胎,总有一个要继承家业的。秦国的外姓封邑不传承,可是吕不韦还有各地的茵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德音自然而然地承担了下来。
    她倒不觉得委屈。
    德音喜欢文字篇章,也擅长算数记账。不论是帮着父母著书,还是被父亲作为商业继承人培养,她都很感兴趣。
    也幸好姐妹二人性格、志向相距甚远,不必争抢。
    文茵见德音,虽欢喜不已,但也没忘记她为何而来。
    思及宫中之事,当妹妹的一声叹息:“可惜你没见到太后最后一面。”
    回想起赵太后日日絮叨的模样,文茵既难过,又觉得好笑。
    太后很疼她,阿父阿母走了,更是对文茵百般照顾。十年来她一见到文茵,又不免埋怨阿母。
    说她狠心,竟然也不回来看看故人,又说她不负责任,女儿丢入军中婚事怎么办。
    后者更让文茵头疼一些。
    可是现在,太后人没了,文茵反倒是思念起她的唠叨来。
    太后与阿母,在邯郸相逢,也算是共度危机的朋友。可到了也没见到最后一面。
    “阿母说了。”
    德音见文茵难过,轻轻牵起妹妹的手:“她该做的都做了,无愧于太后,二人就这么分别,也好。”
    文茵难过点头,又忍不住补充一句:“你没受过太后催婚,也太不公平啦。”
    德音又是笑了起来。
    时至今日,姐妹二人都没定下亲事呢。
    文茵本以为阿姐要就此揶揄一番,她连腹稿都打好了:反正阿姐也没定亲,她敢调侃自己,文茵就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