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在西汉庖厨养娃》 40-50(第12/23页)
“既是天黑迷路,天亮前离开。”
只见他说完,进了那临时搭的草棚里,背着张弓,并一个小布橐,向深山处去了,并不留在此地。
那王麻子吓的没回过神来,庄蕙娘亦是糊涂,“他那话啥意思?”
季胥道:“准我们趁夜进山砍柴的意思。”
“真的?”瘫坐的王麻子这心天上地下的,若能就近伐柴,能少走十里地,就不用愁一日只能背回那点柴了。
于是乎,白天乔家豪奴占山作炭,天黑季胥他们便进山砍柴,错开乔家的视线,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各家丁口齐上阵,砍树、耙松毛,各有分工。
砍树若能有斧子更好下力,但家里没这样的物件,陈家也没置办,她便将柴刀磨的锋利,凑合的用。
一连数日下来,磨出满手的水泡,但趁下雪前储柴要紧,她咬牙用针尖挑了,布条裹了手,依旧趁夜去砍柴。
两个妹妹心疼,要来替,可到底力气弱小,砍出来的口子跟鸟啄的一般,不能耽误了时间,季胥便让她们做些举火把,拾掇枝条的活。
陈、王两家都在,其中又要属季胥年轻女娘身板单弱,那树是砍下来了,运回去成难题,她一点扛不动那长树干,若是在山里将其砍成小段来运,又不知要费多少时辰。
“你只管成棵的砍,我帮你扛回家便是。”王麻子道,其妻曹氏也笑着点头。
至于那田啬夫,他常带弓钻进野兽出没的深山,很少在夜里看见他的身影。
有次黄昏,季胥才去,见他在草棚前用匕首剐野兔,生了丛火来烤炙,她趁伐木的间隙看了看,那兔肉似是没熟,还带血丝,他便送进嘴了。
庄蕙娘远远瞅见越发犯怵,只一味伐木,不敢多瞧。
这些粗长的树,王麻子夫妻俩都帮着扛下山,放至在她们屋前空地了。
“快别说谢,若不是你,只怕他膀子已经折了,又哪还趁夜能伐树扛树的,一家子都要过不下去这个冬了。”
曹氏一面拍了拍身上的碎屑,一面道,是打心眼里的感激,要知道,王麻子从前偷过田氏的胡瓜,虽说后来自家结了胡瓜,她摘了还回去了,但总是理亏的,她知道,这都是孩子玩的好的情分,并不是看他们大人的面。
所以连季胥捧了角子来也不好意思吃。
王麻子倒是想拈来吃,被她板了脸拽走了。
“一,二,三……二十,二十根,
阿姊,咱家这堆了二十根树干!很足够了!”季凤在屋前数了,将手一拍道。
近来阿姊上半夜伐木,睡不多时便又起来做角子,上午还得去盛昌里做买卖挣钱,只有下半日回来能补会觉,她实是担心阿姊身体消受不了,可恨自己力小帮不上,眼下可算将柴砍完了,怎能不欢心。
季胥也感到踏实,家里有这二十根树,并那砍下来的树杈,日后慢慢锯来,劈成柴,足能将房檐下垒满,甚至高过窗子,哪怕大雪封山也不用愁了。
金氏这些日子一觉起来傻眼了,怎么隔壁柴禾越来越多?
第46章
牛脾山脚下,李管事一行人照旧下山来,要回县里去。
连日成车的炭不停往县里运,凭谁家也用不了这样大的量,但乔家有门路销给县廷并县里大户,从中牟利,因而才占山作炭,一时不许旁的里民入内。
季富乃乔家车夫,运炭这样的事他也在的,如今牵停了牛车,同李管事比划道:
“有人在李管事手底下弄鬼儿呢,您还不知道罢?那田啬夫,竟趁夜放人进山伐薪!
我家那口都瞧见了,近些日子,本固里有几户人家,一到黄昏便进山去,趁咱们夜里不在,不知砍走多少木头。”
季富想卖弄殷勤,家里听金氏嘀咕了,趁这会子田啬夫留在山里,不在跟前,便拿来嚼说。
李管事指挥完仆奴搬炭,方道:“这事我知道,不过是他行个方便,赚个酒钱罢了。”
那田啬夫来此地守山,到底是乔家的私事,李管事也不是那不会为人的,先前听田啬夫说起,不过是笑想:他这样一个寡言少语的人,竟也有这样一份世俗的贪心。
季富道:“李管事也不管管?”
“这点子事何来管的。”李管事别他一眼,自上了最前头的牛车,指挥牛车回县城。
这事倒不像季富以为的,竟连句好也没落着,白费口舌,只得缩了脖子去将车了。
话说二房门前堆的木头,季胥借来陈家的铁锯,三个下半日的工夫锯好了,因怕雨淋,先垒在房檐下,日后有空再慢慢劈,
一眼望去,这些木头堆成了凹状,她留出了窗户的口子,并不影响西屋的采光,截面的木纹还给这房子增添了几分朴实的美感。
东屋那侧,则拿来堆那些成捆的枝条,她数了数,足有二十大捆,其中有五捆还是陈家送来的,厮拧一番,说什么也要她留下。
那会吕媪道:“家里托你的手艺才能日日有进项,做角子是费柴的事,你这样单弱的女娘,伐柴是多不容易的事,这些拿去烧,不值什么……”
家里这些柴,起码能用到出正月,拾掇了之后,屋前也重新空旷起来,季胥心满意足的来至西屋。
“阿姊,你在做什么?”
只见她沿着西屋墙根,在数步子,季凤进来好奇道。
“家里柴禾是够了,想攒些粮食过冬。”季胥道。
犹记得农忙时在公田卖蒸饼,同那狱吏攀了几句,听说那平准署来征粮是因关东旱灾,运去那地方平抑粮价的。
只因那会儿忙着攒赋税钱,后来又要盖瓦房,手里也没有余钱来给她做打算,这事便一直搁在心里。
也不知那地方的麦价眼
下如何,楚越之地饭稻羹鱼,麦子、包括面粉,皆系外地来的。
前几日见过田啬夫,又想起这事来,于是有囤粮的打算。
首先要囤的自然是面粉,这与家里的营生相干。
“凤妹来看,这里放个粮架如何?”
家里的稻谷、面粉都是吃用的快见底时才添置,各一口麻袋盛着,简单的挂在梁上也就行了,如今既然有囤粮的盘算,还是得打一个粮架。
季凤听说,连连称好,谁不盼着家里存粮多,日日能吃饱,光想想这心口都踏实。
“这个不难,半日工夫便能做出来。”陈大听说她要做粮架,说道。
只执意不肯收季胥给的工匠钱,在陈家人看来,自家亏的靠着季胥有一份进项,比窑场的苦活儿不知轻省多少,若有能帮的,捎带手就帮了,哪能收钱。
“一码是一码,陈叔都帮我家做了多少木工活了,大到那梁檩、门窗、食案,小到木尺,就连一个木勾,哪样不费心力,我脸皮再厚的也要过意不去了,这钱便收下罢。”
正好陈狗儿在旁边玩泥巴,她便将那二十个钱塞给狗儿,这个数是她在乡市找木匠打听过的工钱,
“就当给孩子买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