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庖厨养娃: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在西汉庖厨养娃》 120-130(第3/15页)

自话,大声势的势必要让隔壁听见,自家要去槐市做买卖了。

    过后扳着季胥到厨房,悄悄的道:

    “来,把这个吃了。”

    只见她备了小豆、白麻子,并半碗的挏马酒。

    “用过朝食了,这些我回来再吃。”

    季胥说着要走,被田氏拉回来,说:

    “不成,小豆、白麻子各十七枚,以酒吞服,能压制邪气的,你当为什么她金氏一家一到隔壁,咱们在交门市的铺子就不成了,那是她家的邪气克咱们。”

    “阿母从哪听来的这些?”

    怕听女儿唠叨,田氏不好说自己觉着这阵子背时,特去东郊灞桥找巫祝相面占卜了,那巫祝倒奇了,一下就说中隔壁有邪气,那金氏可不就是邪气吗,多少年专克她。

    “是不是去算命问卦了?”

    “没有的事,你不知道,就是听对面刘老姑说的土方子。”

    季胥也没工夫追问她了,总之小豆白麻吃了也不害人,顺着田氏的话吃了,挏马酒也喝了。

    田氏又给她怀里掖了个黄麻纸符,如今是有麻纸的,多是用大麻并苎麻做成的,不过如今还没有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麻纸还很粗糙,不适合大面积书写,并不普及,关中用来包药材比较多。

    这枚纸符里头包的小豆和白麻,上面写了个“行道吉”,翻过来,背面是“行毋咎”。

    田氏给她们一家子人身上都掖了一个,以压邪气。

    “带着这个,槐市那处必定不会出岔子了。”

    季胥到了槐市这处,只见这里还和之前来过那样,树荫下多有学生摆摊卖书,也有旁人来卖吃食的。

    如今是六月伏日,就有叫卖辟恶饼的,

    “郎君,买个辟恶饼吃,辟恶祛暑的。”

    季胥也找了阴凉处,将牛拴在槐树下,一旁在车上将摊子支开了,左手边是梅花糕,右手是湃在水里的藕粉圆子,车前挂着块木牌子,用汉隶简洁明了的写道:

    梅花糕,六钱一个;藕粉圆子,十钱一份。

    自己前面挂着个收钱的木匣子,摇着蒲扇叫道:

    “梅花糕诶,质地软糯的梅花糕,消暑祛热的藕粉圆子!”

    太学生们今日不用治学,有些寒门子弟,听到这两样新鲜吃食动心的。

    一个太学生左顾右盼的走来,一身半旧不新的灰布裳,手里捏着七八个钱,看了眼那牌子道:

    “要一个梅花糕。”

    只见季胥将面浆注入十九个孔内,各加了一匙赤豆沙,再用面浆填满梅花孔,面上撒个三钱的红绿丝,并一些事先煮好的圆糯丸子。

    阖盖烧熟了取出来,是个形如梅花,上头有白如珍珠,红绿点缀的糕点。

    那太学生吃了,不一会儿又带了同袍来买,他们这四五个都是这附近赁房求学的,缊袍着身,去不起那大店肆,这样的小摊价钱经济,他们也负担的起。

    “这梅花糕鲜甜柔软,你们都尝尝。”

    “我要这梅花糕。”

    “我要这藕粉圆子!”

    “我也要!”

    季胥这里将东西做好给他们,只见一华服子弟打马从槐林里经过,金冠佩环,珑璁作响,后头一行侍从策马相随,马蹄子踏起一阵灰尘。

    季胥忙的找麻

    布将东西都盖上,摊前四五个学生也都以袖掩着手中吃食,皱眉头道:

    “这人可真无礼。”

    “他们五陵弟子向来这般肆无忌惮,况那是安陵邑令之子,晁五郎。”

    这长安附近的陵邑地位特殊,并不属于三辅管辖,由每个陵邑的邑令管理,邑令是二千石高官了,虽说和郡太守同秩,但实际地位要更高。

    “女郎,你早上怎么不到这处来卖?”他们吃着东西好,因问道。

    “这处早上也可卖?不曾有官吏来驱赶?”

    “早些并不防事,这太学附近早晚都有卖吃食的小摊,避着市吏上下值,也就驱赶不着了。”

    季胥听了心喜不已,原来这太学附近每日也有散户做点小买卖,只是学生们摆摊卖书籍才拘于望、朔二日。

    “你这梅花糕好,不是那辛辣重口之物,就是平日当作朝食吃,也不用担心口中有味道,冲撞了博士先生。”

    “是呀,这藕粉圆子早上来一碗,多清爽舒服。”

    季胥学他们做了一揖道:“多谢提点,以后我每日都来,来,送你们每人一个梅花糕吃。”

    他们都是丁男子,这梅花糕小巧,味好,只可惜一个不顶饱,又舍不得买第二个,得了季胥送的,都作揖谢了,说改日带同窗来光顾。

    季胥这日备的梅花糕、藕粉圆子各备的四十份都卖了了,太学内有成百上千的学生,高官望族子弟和寒门子弟各占半数,至于那些高门望族之子,礼仪多,并不在这样的小摊就食,就是长安城内的东西大市,他们也不去的,讲究千金之子不入市,就是要吃,也令小僮买回家去。

    那些挟弹遨游、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就另说了。

    不过她这小摊经济实惠,还是很受寒门学生喜爱的,卖个一早一晚,卖四十份左右不成问题,虽说远了点,但不用赁金,各种税钱,还是很划算的。

    回去时,田氏一口一个好阿娇,直夸她有能为,

    “交门市做不得,槐市照样做得!二凤,去渭桥北头打两升挏马酒来,阿母做了下酒菜,母女吃个痛快。”

    又额外给了些钱,叫她买两升甜甜的柘浆,孩子们吃。

    第123章

    来到这桑树巷半个月有余,季凤早将附近混熟了。

    如今太阳还没下山,渭桥北头的交门市还未闭市,季凤攥了钱,风风火火的跑去了。

    “二凤,晡食了还往外跑,不怕你阿母捶你啊?”

    对面倒泔水的刘老姑见状道。

    “阿母唤我打酒去,怎么会捶我呢?”

    不一会儿将东西买回来,余了三个钱,田氏叫她留着买糖吃,这就是季凤最盼着跑腿的缘故了,将钱塞进自己的小荷包,这里头还有从前在郡守府带出来的三十个钱。

    当初阿姊借了她和小珠的这钱去买菜,后来将地底下的银饼挖出来了,破了银子便将钱都还给她与小珠了,每人各三十钱。

    平时去渭桥北头跑腿多了的钱还能攒着,偶尔拉了小珠、小幺,买个油滋滋的羊肉胡饼分着吃。

    外头蝉虫啁鸣,老桑树在微风中簌簌作响,这外间的门开着,后头有扇小窗支开了,能透进股凉快的风来。

    她们向案就食,季胥吃着挏马酒,那三个小的喝柘浆,吃上口菜,说说笑笑的,竟像过年似的欢快。

    “那会儿在涿郡,我还直担心到了长安要怎么活,如今倒好,槐市那处有了营生,日进三百钱!这要搁在老家,不多久就能买田置地,养些佃户收佃租,成了富户了。”田氏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