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庖厨养娃: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在西汉庖厨养娃》 160-170(第9/16页)

夫人庾氏?”

    “是她家的马车,差仆妇送贺礼来了。”

    虽说庾氏作为齐楚贵族之后,并未亲自登门,但她的礼到了,足以引起骚动,看客们对着那花瓶津津有味的指点。

    “这一金女娘,能在高市开的起店肆,看来也是有靠山的。”

    “谁是她的靠山?”

    “黎家呀,这店肆是黎家相赠的,庾氏还送贺礼来,这高市又热闹咯!”

    这些礼,田豆引着那些仆妇们放到槅子里,当作摆件了,这平安食肆,连枝大灯烛火煌煌,垂幕如云。

    进门几步就是雅座,右手边是楼梯,能延贵客上二楼厢房,楼阶下是后厨、库房,还有一道门通向后院,那里凿了水井,建有柴房,雇工们住的一排房子,里头的大炕都还是崭新的。

    秋姑已经搬到这里来了,和另两个跑堂的姑子同住一间,将包袱放在了这里,各处看看,心里很是满意,听见外头喊:

    “发喜钱啦,发喜钱啦,秋姑,还不去领喜钱?”

    只见田豆刚得了一把喜钱,嘴都合不拢了,正在那里数呢,和蚕豆高兴的嘀咕了什么,又好好的塞到衣裳里了,管叫秋姑也去领。

    “今日开业,送菖蒲酒一升,卤食盘一份,本店独有的招牌。”

    秋姑也领了喜钱,车儿念完了送礼的册子,她在那里揽客了,别说,她的声音别有韵味,带点唱戏的腔调,很是引人。

    “卤?这我听过,交门市西南角那家的卤食摊子,就是这样的吃法,那可是香透里肌,滋味入骨啊。”

    “就是那家,那也是我们东家一金女娘的产业!诸君何不进来品鉴品鉴?今日的招牌菜有金钱饼、芦姜炒鸡片……”

    “炒?”

    “何为炒?只听过蒸煮炸炙炮脍菹脯,可从没听过炒呀!”

    “是我们食肆独有的吃法,五蔬六畜,光一个炒,和鲜香酸辣一起,就有千百种不一样的滋味。”

    她说的引人入胜,原本看热闹的食客乌泱泱进店了。

    其中一个身着长白袍,面蓄长须的半老男子,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姿态,是这高市附近家资颇丰的食客,诨号都管他叫李鬼舌。

    因他舌头挑剔,且不惧大店欺客,评词锐利,有颇多的追捧者。

    就说,被誉为“天下第一楼”的满香楼,过去曾有道金盘脍鲤鱼,很是受欢迎,一日,李鬼舌吃了,却摇头说:

    食如鸡肋,无味无味!

    那满香楼的打.手直接将他这砸场子的轰了出去,人家问他,可愿改口?

    他鼻青脸肿的,却依然坚持不改,甚至撂话说:

    就是三岁小儿脍的鲤鱼,也比满香楼的好吃。

    如此越发多的食客信服他的评词,那金盘脍鲤鱼,也就无人问津了。

    后来还是满香楼的胡掌柜,亲自登门告歉,说是换了厨子,请李鬼舌重新品鉴一二,这才挽回名声,否则天下第一楼的名头可就不保咯。

    “李鬼舌来了!”

    “李鬼舌也来了?”

    只见李鬼舌进来,左右看了看里头的装点,理袍向案坐了,招了跑堂的姑子给他上酒菜。

    他的到来引的雅座那里一片响动,都好奇这新开的平安食肆,会被他怎样评价,会不会头一天就开不下去了?

    不仅雅座,李鬼舌的到来也在后厨炸开了,田豆跑来说:

    “李鬼舌来了!我才那里的食客说他舌头似鬼,没有好话!l

    只见她身围一种叫做围裙的,乃是季胥“设计”,田氏裁做出来的,只有半片,能盖住胸前,长至膝盖,靠两根带子在脖颈、腰上两处系住。

    臂上则戴臂褠,类似于防脏的袖套,头上呢,季胥还要她们用一块白方巾,将头发裹住,免了头发掉到菜里。

    蚕豆也是这个打扮,季胥因着才刚在外头见客,穿的还是宽袖裳裙,这会用束袖束住两只大袖,露出干活的胳膊,头上也同样裹了巾帕,在那里叫蚕豆怎样切菜。

    只见田豆咋呼的进来了。

    “要是他吃了不好,岂不叫他毁了名声,小姐,咱们悄悄的塞些钱给他?或是叫五福六谷暗暗胁迫他,说出好听的来!”

    田豆说,她如今信服了季胥,也跟金豆改了口,管叫小姐了,不过性子依旧是刁钻的。

    “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况我听说他是个直言不讳的人,这样做反而在他那坏了名声,练了这么久,你们也别慌,只管耐住性子将菜备好,他可说了要吃什么菜?”

    “要吃今日的招牌,芦姜炒鸡片。”

    堂外的姑子已经告诉田豆了,如今说道。

    季胥点了点头,这就招呼她们忙了起来,只见田豆将嫩姜去皮了,切成薄片,她的刀工见长,切片已经不成问题了。

    蚕豆则负责另一项技术活:烧火。

    因厨房要常备开水,所以灶膛里的火是一早就生好的,如今将火引到另个炒菜的灶眼里,架上木头,很快烧成了旺火。

    季胥这里,则将鸡脯子肉顺着丝路纹理,片成柳条叶样的薄片,用蛋清、大薯粉拌匀,淋上胡麻油,滑了雪白的猪油膏子在热锅里。

    这口“锅”,乃是一个熟人送的——曾经的汪家二爷汪守玉。

    他去了岭南,见过了那里的香娘子和硕鼠,上个月也到过长安,和季胥曾见过面,瞧着寒症已是大好了,已经在岭南置宅安家了,问季胥愿不愿跟他走。

    季胥摇头,指着高市的方向,高兴的告诉他自己要在那里开一个平安食肆。

    汪守玉默了半晌,将玉佩解下送她,说是贺礼。

    那是抄家后,他浑身上下唯一件旧物了,留个念想也好,季胥哪能收,争执了一番他反倒生气了。

    季胥想起他熟知冶铁锻造术,便说:有个礼,还真得托二爷才能送的。

    便是这两口“锅”,只见是宽圆敞口的,黑铁锻打的很均匀,有点像上辈子她奶奶打的柴火灶,上面烧的那口大锅,作为炒菜用的,比当今肚深口小的“釜”,要方便的多。

    当然,釜、鬲、甑,这些也是有的,毕竟新意也要有,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了这个朝代的饮食习惯。

    因这道芦笋炒鸡片是今日招牌,点的人不会少,田豆和蚕豆还在那切姜片、切鸡脯子肉,备着待会儿季胥现炒现用。

    只见这旺火烧的锅气上涌,翻腾着香味,火光印着季胥认真的脸,一盘芦姜炒鸡片,就齐活了。

    田豆嗅了那勾人的香味,说:

    “这叫作铁锅的,可真是不错,比铁釜更适合炒呢!”

    “那

    汪家二爷是哪里人,虽未亲自到,送的这礼倒是很实用的。”

    她刚才也听着了车儿念的礼册,有一句是:

    “汪家二爷送铁锅两口,祝一金女娘岁岁平安。”

    “在岭南的一位故人。”

    季胥将一道木窗移开,菜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