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3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35-40(第9/12页)

好招惹上的是一个有背景气性又大的女同志,直接闹到派出所要告他耍流氓。”

    何泽兰脸色难看,知道那人品行不好但不知道会这么差。

    程荭好奇,“那他没被抓?”

    “这还得多亏你三姐。”江东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程芬了,“她是真昏了头,亲自去解释她和蒋晨是正经恋爱,而那些被蒋晨招惹的女同志又怕名声不好,纷纷说没这回事,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外面传得难听,但谁让程芬说她是正经对象,其他人又都否认表示没这回事,再加上告的是前任对象,都会考虑是不是故意谎报,毕竟他们当初分手闹得确实不好看。

    说白了,就是没人证也没物证,总不能光凭一张嘴抓人。

    江东阳接着道:“不过这人狗改不了吃屎,程芬去乡下这么多天,蒋晨非但没关注过,还整日在外晃荡不回家,我估计又不知道在哪里招惹谁了。”

    “这人真是太恶心了。”程荭皱着眉头,“不过这样也好,咱们说再多不如让她亲眼看看,只有这样才会死心。”

    “我也是这么想。”江东阳看何阿姨脸色十分难看,他宽慰着:“程芬在乡下也好,远离些也不会被欺负到,我这边再让人盯着,到时候直接让程芬抓个现行。”

    何泽兰再一次感谢,“东阳,真的谢谢你了。”

    “不客气不客气,都是一家人嘛。”江东阳死命按下想扬起的嘴角,一不一家人另说,何阿姨可是承诺过他,这事要是办好了就让程芬给他二十块钱的好处费,就算程芬赖账,何阿姨也愿意帮忙先垫着。

    挣家人的钱,他不觉得亏心。

    二十块钱呢,在哪里都难挣到这么多钱啊?

    他毫不犹豫就接了,第二天就找了一个狗友,承诺了五块钱将这件事给办好,他就不用亲自去盯着,只用等狗友的消息就好,还能抽时间回大队捞鱼,多爽!

    程芬最后回大队和江家老屋的人怎么闹得,谁也不知道。

    日子还是照样过着。

    江小娥在周一那天又收到四婆婆那边递来的十张过滤网,和小伙伴们去最近的两个公社,安上了这十张过滤网,总收维修费三十七块五角八分。

    又在过后的三天陆陆续续收到几张过滤网,跟着又去了几个生产大队,收维修费二十二块六角二分……

    一直到周五那天,除了三洲大队韩老爷子的那台机器外,他们将其它机器全都安装上过滤网,这还不算大喜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铺得有些广,原先拒绝和没去过的一些地方,居然主动来了电话,王主任桌上的电话一天总会响一两道,搞得他都不敢离开人。

    “又接了三个公社和四个生产大队,一共十四台机器。”周洲特意拿出一个新本子,上面记录每个地点和数量,外加他们原先的收入和分账。

    他浅笑一下,“不单单有主动找上门的人,还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在其他机器上安装过滤网。”

    “其他机器?”

    “真的?”方大牛一脸惊奇,连其他机器都找上门,莫名有一种他们很厉害的感觉,就像是那些大师傅,时不时会有人邀请上门解决问题。

    他嘿嘿一笑,挠着头道:“感觉咱们都成大师傅了。”

    “想啥呢。”周洲用笔敲了敲他的脑袋,“来请也得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做,人家可是一家小型工厂,想让我们安装过滤网的是一条生产线,咱们哪里搞得定?”

    一个是手动式机器,一个是自动式生产线,这其间的区别可就大了。

    “嘶,这也太高看我们了吧。”方大牛立马打消心思。

    周洲赞同点头,“所以我等会打算去回绝。”

    “也不用这么着急。”江小娥倒挺有兴趣的,“咱们不会,但咱们可以去看看,就算不能直接上手,去近距离体验一下生产线的操作流程也行。”

    “对。”钱嘉树跟着点头,“现在接触不到,以后迟早会接触,就当提前学习下了。”

    周洲轻笑一声,“我没意见,只要都厚得了脸皮就行。”

    为什么要厚脸皮?

    人家请他们上门安装,结果在那边期待下“隆重”登场,转悠一圈甚至还会悄悄上手摸摸蹭蹭,最后告诉人家他们不得行。

    脸皮不厚,真的架不住。

    不过也神奇,五人小组脸皮都还挺厚得,这种小场面都能驾驭得了。

    既然都没意见,周洲便打算给那边打个电话,约定好上门的时间。

    现在就等四婆婆那边编织好过滤网送过来,他们效率是越来越高,四婆婆一个人编织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他们。

    不过也是,四婆婆这段时间是真的忙。

    她不是没收两个手巧的丫头跟着她一起学,但初学者编出来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瑕疵,真要送过去她觉得亏心。

    是真觉得亏心,现在能多一个稳定又钱多的进项,周边那些五保户们不知道有多羡慕她,更别说身边常常有人陪伴,哪怕只是待在一块编织教学,她都觉得比原先的日子有盼头多了。

    “四婆婆!”

    门口传来叫门的声响,四婆婆手下没停,对着边上的桂妹子道:“好像是小陈的声音,你去开个门。”

    来的是街道办的陈慧秀,进门就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编织物件,“哟,又弄了几张了,这些能送去学校了吗?”

    “还不能。”四婆婆知道她急,但再急也得缓缓,“还得浸水熏干,不然长了虫子用不了几年。”

    “还是婆婆心思缜密。”陈慧秀看着边上的两个小姑娘,一个个埋着头小心翼翼编织着,那双手上缠着布条,显然是被竹条划破过,包起来以防再被划伤,“她们学得挺快呢。”

    “是挺快。”四婆婆脸上带着笑意,显然对这两个“徒弟”很满意,她都想着了,等这批单子一结算也得分两个丫头一些。

    不过她没打算分钱。

    两个丫头都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分了钱最后也落不到她们身上,她想着扯点布做个小背心,又或者给她们缝个新书包,反正只要她们能用得上的就行。

    但不是现在,这事还得缓缓再想。

    四婆婆手上没停,抬头问着:“小陈,你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陈慧秀脸上流露出一些尴尬,却不得不开口,“婆婆,这不是马上就要到中秋了吗?报社那边接了任务,打算过来采……了解了解你们的生活。”

    她知道住在这边的人对这事特别排斥。

    过年过节时,报社那边都会挑选几人拍拍照片,进行一个日常生活的采访,将其登报。

    其实这也不算坏事,民众的关注多了,这样也不会有个别人忽视这群没人照顾的老人们。

    但想想她也能理解,其他人愿意上报,觉得那是一件大喜事,恨不得裁剪下来张贴在自家,让一大家子时时都能看到。

    可对于五保户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大喜事。

    上了报纸,全省的人都会在报纸上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