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40-45(第2/12页)
道表姐对象有年龄合适的男同志,她提前打听了一下就过来了。
反正她没打算一直待在娘家,和那些人待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她只觉得恶心。
“其实这事真的不怪二曼,二曼和那个男人订得娃娃亲,那人却私底下和二曼的堂姐勾搭在一块,勾搭不说还想一直瞒下去,要不是被抓了现行还不打算认。”郭玉兰为表妹解释。
确实踩得有些重了,但说到底也是那个男人活该。
她担心表妹这么大咧咧说出来让其他人乱想,就赶紧解释了一番,“这些年那家但凡有个事二曼都会去帮忙,于情于理,都不欠那家什么,倒是那家人亏待了二曼……”
蔡二曼直视面前的男同志,她道:“你要是不怕,咱们就把事定下来。”
“我不怕!”江伟答得毫不犹豫,和蔡二曼接触到现在最果断的一句话了,“我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我当然不怕。”
蔡二曼不由笑了笑,“那行,回去我就去大队长那打个介绍信,过两天咱们就把事办了。”
“啊……这、这么急?”江伟说完后又怕她误会,连连解释,“我家情况有些特殊你是知道的,而且彩礼啥的都没商量。”
“我不要你的彩礼,你也别嫌弃我没嫁妆。”蔡二曼还是那么地直白,“婚后我没打算和蔡家再接触,把彩礼给他们还不如自己攒着。”
江伟这下哪里不明白,估计不仅仅是被辜负了,她和家里也发生了一些矛盾。
这事要是落在其他人那里,后续还会劝上几句,说一家人没有隔夜的仇,总不能还真记恨自己的亲生父母吧?
但这话江伟说不出来。
他就是亲身感受过被最亲的人压榨的滋味,现在也是想尽办法脱离原生家庭,又怎么可能说得出劝解的话?
他只觉得自己能理解蔡同志的感受,便毫不犹豫的点头,“行,我都听你的。”
“你也别光听啊。”江东阳觉得堂哥是个木头橛子,“不用彩礼就替嫂子备点衣服物件,走走走,趁着时间还早咱们先去供销社,看有没有成衣买。”
堂哥一家可是在他这里攒了不少钱,彩礼不花怎么也得给人备一身新衣服,不然真穿得破破烂烂进门,就算大伯娘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在大队也会抬不起脸。
不过……
就未来堂嫂这个直白的性子,估计也不是那种脸皮薄的人。
这性子挺好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不说,看着也能压住老屋那边的人。
“对对对,买套衣服!”江伟连连点头,很是害臊的小声道:“没人替你备嫁妆,我替你备。”
蔡二曼听得脸上带笑,“好。”
就这样,一行人又一块前往供销社。
瘦猴看着桌面上的两条大鱼,连忙喊了一声,“那这鱼怎么办?要不我花钱买了?”
“想啥呢。”江东阳回头将鱼装进竹筐里,“堂哥这两天办酒,这鱼不正好摆酒的时候吃?”
说来都是缘啊。
不过就是在公园里转悠转悠,硬是被他们捞了两条鱼,这不正好,办酒席能用上了。
这叫什么来着?
成双成对,吉庆有余!
……
而在小巷那边,陈慧秀带着报社的人前往四婆婆家,在去的路上她不断叮嘱着,“四婆婆不爱和生人多接触,年纪大了多少有些难沟通,刘同志你就多担当点。”
“好好好,我心里有数。”刘同志点着头,显然也是明白四婆婆的脾性,不过老人家嘛,就是性格再孤僻他也能忍。
不过奇怪的是,今天的四婆婆还挺好相处的。
当两人来了后,她就带着介绍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多亏了街道办的帮忙,家里虽然小了些但该有的都有,前面还帮着弄了一套厚实的棉被,过冬都不会觉得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身一个人过日子就不需要什么物什,必备品倒不缺。
说句难听的话,他们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不死了,活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连一点家当都没攒起来。
反正在这个小小的“家”里,日常所需是真不愁。
每个月从街道办拿一些补助,换了粮食虽然吃不饱也吃得不好,但也不至于被饿死,在这方面老人家心里还是挺感激的。
这么点大的地方没得转悠,一眼就能望尽。
小刘拿着老式的相机拍下这间小小的屋子,小但收拾得都挺整齐,墙壁上还挂着不少编织的竹筐篮子,想想之前从陈同志那里听到的事,他便问道:“四婆婆,您编织的手艺可真不错,听说您还从街道办接了一些活。”
“你来。”四婆婆没马上回答,而是招了招手引着他们往边上走,一个小棚,棚下还摆着两把椅子,在椅子的边上放着一个大大的竹筐,里面都是一块一块编织网,“这还得多亏咱们小巷的江小娥同志,别看她年纪不大本事却不小,还没毕业就和几个同学齐力制作一台脱粒机,脱粒机是什么小刘同志应该知道吧?农家人哪里离得开这类农用机械,那可是……”
四婆婆为什么会接受这次采访?
她倒不是想让人知道她有多厉害,而是想还小江一个人情。
一个五保户上报纸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但对于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就不同了。
为此,四婆婆还专门去打听了。
拉着报社同志的手就叨叨絮絮起来,从制作脱粒机到捐献,从捐献到他们接了维修的单子,无时无刻不是在夸奖这群小同志们能力大又心善,恨不得报社同志全都记下来,刊登在报纸上。
小刘这会也反应过来了,顿时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没打断四婆婆的话,而是认真听了下去,时不时在本子上记载几句,因为他觉得这事确实有报道性,在四婆婆说着时,还会问上两句。
大概半个小时,该拍照的拍照了、该问的话也都问完了。
小刘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前还被四婆婆硬塞了一个竹蜻蜓。
拿在手里一荡一荡,别说还挺有意思。
等他回了报社,还没坐下来就见边上的同志凑过来,“这玩意有点意思,我小时候爷爷也会编这个给我玩,不过这个瞧着更真一些。”
“手艺自然好,不然也不会凭这个手艺接活了。”小刘感叹着,“果然啊,会门手艺活绝对不是坏事,说不上哪天就靠它吃上饭了。”
“咋滴,这是出门遇上什么事,这就感叹上了?”
小刘只是问,“望岗巷街道办管辖的五保户四婆婆你有没有印象?”
曹归还没开口,龚主编就搭了句话,“我对她有印象,老人家挺惨的,送走了双亲又送走了老伴,原先收养了一个女儿,结果女儿出嫁后没多久也没了。”
“是挺惨啊。”
“主编,过年时慰问的对象不如就选她了。”
“也行啊,我记得四婆婆过得挺不容易。”龚主编没意见,每年都会准备一些物件对某些群体进行慰问,送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