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50-5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50-55(第6/11页)

定的技术下,他们不管怎么调试最后也只能把稳定性拉高一些,出现故障是必不可免的。

    既然不想让他们时不时请师傅上门维修。

    那就干脆让他们自己来弄。

    就像刚刚说的,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很简单。

    只需要拨动一下位置就行,那就在外壳上再开一个洞口,开关要是失灵直接手动拨动,调整位置后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费钱请维修师傅上门。

    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吧。

    罗朗第一个鼓掌,特别捧场,“不错不错,这个法子好!”

    钱嘉树拿起笔在图稿的某处画了一个小圆圈,有些好笑道:“咱们制作的机器,口子开得越来越多了。”

    周洲笑了两声,“但每个口子都各有各的用处。”

    “那是,记得切割得好看一点。”江小娥突然来了些想法,“要不把机器的型号刻在这里?每一次打开这个口子,就得看一遍咱们机器的型号,次数多了印象一定很深刻。”

    “职机TL二号”,多气派!

    “我来唔唔唔……”罗朗第一个响应,不过他嘴巴快没钱嘉树的手快,一把捂着他的嘴巴就举起另外一只手,“我来我来,我可以用切割机划在上面,就算时间长了也不会抹掉印记。”

    罗朗一听就不抢了,用笔还行,用切割机在这么小的地方刻字他还真不行。

    估计也就钱嘉树有这个能耐。

    王主任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钱嘉树在表演绝活,看着铁片上板板正正的字迹,他惊叹道:“厉害啊,等下回学校要刻什么东西,我就让学校直接找你。”

    “好说好说。”钱嘉树眯眼笑着,论手稳他还真不需要谦虚。

    周洲有些好奇,“主任你怎么来了?”

    “我就来看看。”王主任瞧着前方的大家伙,刚进仓库的大门他就看到了,这群小家伙们的进度是真快,原先还觉得慢吞吞的一点都没进展,但当他们行动起来后,这才十来天的工夫整个外壳就焊接出来,地面上也是摆放着各类配件,效率是真高。

    不过他也不是真光看看,聊了几句后就问着身边人,“小娥,你们这台机器什么时候能完工?”

    “想要快,明天就能组装完工。”江小娥没给一个答复,“但想要它使用稳定性强,估计还得再调试一段时间。”

    “这样啊。”王主任倒不是催着人赶紧完工,而是问道:“那你们想好没,这台机器打算捐给哪个地方?”

    这才是他的来意。

    说起来,一个月之前他这个主任当得还挺清闲的,上午喝茶看报纸、下午转悠几圈,一天下来屁事都没。

    搞得他是又轻松又不踏实。

    他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占着一个岗位就养老。

    五六十岁的人正是闯得年纪,要是给他一个机会,他还是想往上前闯一闯呢。

    这不,机会来了。

    自打这个小团体捐出去第一台机器后,他哪里还有什么喝茶看报纸的时间,办公室的电话一通接着一通,申请材料和工具的单子还得他跑,既要应对上面,还得对应下面,忙得他都瘦了好几斤。

    这还不止,互助小组成立,虽然对外是说让学生们互助互利,但有些机灵的人早就猜到了。

    联想第一台被捐出去的机器,再看看互助小组这段时间制作的物件。

    小组在制作第二台脱粒机,学校根本用不上这种农用机械,那制作完总不能摆在那里好看吧?

    更别说学校没有售卖这种机械的资格,所以很难猜吗?

    也就是说,互助小组很有可能捐第二台脱粒机,那这次该捐给谁?

    名额没定下来之前,都在盼着念着,有一些也在努力争取着。

    作为互助小组的联络方,王主任这段时间没少和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打交道,这些地方有的是拐弯抹角的打听,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开口,全都被他一一搪塞过去了。

    他将手里的一个小本子递过去,“这些都是有意申请脱粒机的地方,买卖肯定不成,但估摸着和龚庄公社的标准差不多。”

    话音落下,厂房里响起了几道按捺不住的惊呼声。

    五人的小团体倒没那么激动,毕竟已经经历过一次,比起激动他们反而是下意识抬头挺胸,显得有些骄傲。

    很难不骄傲好吧!

    因为这件事他们成为了省城日报夸赞的青年小将呢!

    而对比起他们的“淡定”,其他人就止不住的惊喜。

    龚庄公社的标准是五十块钱的奖金以及一本荣誉证书,无论是哪一个都让人止不住呼吸加重。

    而对吕国源两人来说,奖金其实没那么重要。

    本身他们就是拿工资的,就算是学徒工也比分到的奖金来得多,五十块钱分一分,一人也分不到多少。

    他们更在意的是那本荣誉证书。

    有这本荣誉证书在,他们转正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尤其是汪建!

    吕国源用手肘撞了撞身边人,对视时他轻声道:“恭喜了。”

    汪建这会脸都憋红了,显得格外激动。

    两人都属于机械厂学徒中最厉害的那一批,不然卢伟志也不会挑他们两人来,吕国源焊接出色,学徒中这点没人比他强。

    而汪建就属于全能型选手,什么都会什么都不差,按道理他早该转正,不该到现在都还只是学徒。

    只不过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厂子里每年转正的名额没几个,选得都是较为优秀又是根正苗红身份的学徒,汪建的母亲是资本大小姐,早些年住得大宅子、吃得山珍海味,还有奴仆跟在身边伺候。

    虽然他外公将全部家产都捐了出去,但家庭成分算不上好,年年申请转正年年因为家庭成分的缘故被驳回。

    但要是本身技术强再加上这本荣誉证书,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跨过这个坎,自己努努力考级,争取做到大师傅,就算会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受到一些影响,影响也不会太大。

    毕竟技术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

    江小娥拿着本子并没有翻看,而是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王主任,这个名额是完全由我们小组做决定吗?”

    王主任没好气瞪了她一眼,“你可别跟你老师学坏了,不用试探我,我王茂彦保证学校绝对不会插手名额的事,全由你们自己做主。”

    要说不想吗?

    那肯定是想的。

    只不过卢伟志那老东西早前就强调过,互助小组一切事宜全由他们自己做主,学校不能过多干预,如果插手太多他会考虑解散小组。

    护犊子呗。

    老卢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怎么办?

    不过就算不能直接决定名额,其实学校也不是没有一些隐形的好处,但不是说他私底下受贿,而是本身学校和公社都有一些来往。

    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