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50-55(第9/11页)
“好消息?”江湛生闻言露出一个恰当的笑意,顺嘴就凑个趣,“难不成我要升了?”
“嗐,这不是迟早的事吗?”龚主任“哈哈”两声,“你可是咱们厂子的老员工了,这些年勤勤恳恳工作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你就踏踏实实继续干下去,迟早哪天就能往上升一升了。”
江湛生跟着笑了两声。
知道自己升职无望,“迟早哪天”,谁知道会是哪天?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不过他倒没失望,本身就没对自己升职抱有期待,自己有几分能耐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过我跟你说的事,比你升职还要来得好。”龚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报纸,报纸上的一张照片江湛生都记不清自己看了多少回,连五百多字的内容都能背下来了。
龚主任指了指报纸上的照片,他道:“这是你闺女吧?”
“对,是我家小娥。”江湛生点了点头,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引以自豪,哪怕已经不知道多少个人问起,他还是忍不住露齿笑着。
“是个人才呢。”龚主任没遮遮掩掩,直接说道:“明年开春厂子里打算增加几个工作岗位,其中一个就是维修技术工,有人特意推荐你闺女上岗。”
推荐的理由也简单。
连报社都夸赞的青年小将,技术肯定没问题,再加上她父亲又是纺织厂的员工,那既然要招人干嘛不内部招聘职工家属?
江湛生猛地站起身,眼里带着狂喜,“厂子打算让我闺女上岗?”
第55章
先不说进厂是做什么, 但就现在的局势导致一个工作指标的市场价暴涨,甚至很多人愿意花钱都找不到人卖工作指标。
前些天厂子里的一个工友想替即将下乡的儿子买工作指标,哪怕愿意掏七百块钱也找不到人卖。
而现在, 有人告诉他厂子愿意给小娥一份工作!
江湛生听了怎么可能不激动?
如果不是面对龚主任,他都要激动的大跳起来了。
不过龚主任压住他的肩膀,让他先别激动,“还没定, 只是有这个意向,我提前跟你说,也是想让你们心里有个底,这段时间加把劲再做出些成绩,等明年入厂的事也就差不多能定下来了。”
江湛生听着,心里多少有了些底。
觉得这事估计能成, 小娥在学校具体做些什么他不清楚,但天天忙碌的不得了, 好像是继续制作机器中, 不说在先前的制作上有没有突破,只要他们继续下去就不怕做不出成绩来。
而且龚主任愿意提前跟他透露,代表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 甚至有一种提前告知卖个人情的意思,只要不出太大的变化他觉得这件事能成。
龚主任都说他是厂子里的老员工了, 那他自然也了解一些厂子里的情况,纺织厂的工人不太多, 勉强只算是中小型厂, 但工人不多不代表机械不多。
清花机、细纱机、织布机、染色机……
将近三分之二的工种都得和机器打交道,但因为技术人员难得,厂子里就两个勉强算是维修工的老家伙, 平日里做着其他活,要是机器出现问题他们再兼任,小问题能解决,出了稍微难点的故障就向其他工厂申请援助。
麻烦不说还耽误时间,早该招个维修工进来。
而要招肯定得找一个有真本事的技术工,总不能又跟厂子那两个老家伙一样,就学了个皮毛,不然招进来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个名额附加了要求,小娥正好满足这个要求。
厂子里就算要取代,总得再找一个比小娥更厉害的人。
江湛生不是自夸,能像小娥这样既上了报纸还拿了荣誉证书的在校技术人才,纺织厂工人家属中除了她之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就连在外,那也找不出几个来。
不仅仅他这么想,估计龚主任也是这个意思,不然他不会提前透露这件事。
所以江湛生还是显得很激动。
他很难不激动啊。
人人都想求得的工作指标,他闺女凭自己的本事挣来了!
此时的他恨不得马上回去告诉小娥这个好消息。
……
江小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好消息等着她,她这会已经全心全意投入到制作机器当中,转换器的问题一解决,后续步骤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上手,他们五人从执行者转换为辅导者,专门辅导小组成员组装这台机器。
一个个制作好的配件慢慢将铁壳塞满,当高村拧完最后一颗螺丝后,周边人一同欢呼起来!
经历二十一天,“职机TL二号”彻底完工。
对比一号,二号最主要的就是多了一个转换齿轮的功能,能够进行多种作物的脱粒效果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增加,还有其他的改良。
“嘈杂声小了,触感震动也有变化。”
“踩踏阻力更轻了些,谁来试试?按照一分钟一百二十下的脚力,看看脱粒率有没有提高。”
话音落下,不少人举起手来。
“我来我来!”
“让我来,我力气特别大。”
“调试又不需要力气大,我来试试一定保证每分钟一百二十下,绝对不多也绝对不少。”
“我也能,让我来嘛让我来嘛。”
周洲几人看得很乐呵,他们很懂眼前人的激动,因为他们原先也曾经历过这种时刻。
就算现在是第二回,心里的那股劲也特别足,没看到他们一个个嘴角都没下来过。
没直接点名,他道:“猜拳吧,谁赢了谁上。”
最后赢的是一个小个子,当知道自己成为调试员后高兴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搞得周边人羡慕不已。
作物是从食堂那边借来的。
这次一共借来了五种不同的作物,就想把三种齿轮都试一遍。
调试的过程很长,期间也不是没有出现问题。
好在都是一些能纠正的小问题,在调试了几个小时准备放学时,江小娥将早先就准备好的名单交给了王主任。
“建庄公社?”王主任看着纸上写着的地名,他并没有意见只是很好奇,“为什么选择建庄公社?”
“因为建庄公社管辖着八个生产大队,但公社只有两台老式的小型脱粒机,我们制作农用机器的理念就是为民众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很显然在众多公社中建庄公社是最急需这台机器的。”
这是他们五人共同商议的结果。
最开始他们就排除生产大队,因为生产大队仅仅只是一个大队而已,而公社管辖几个生产大队,把脱粒机捐给公社相当于捐给管辖的几个生产大队,这样更方便周边的人使用。
那为什么是建庄公社呢?
是因为之前钱嘉树两人下访周边的公社,记录过每个公社大概的情况以及公社是拥有多少台农用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