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60-65(第9/14页)
有他,所以哪怕其他去处要更好,他也不考虑。
之前拿到荣誉证书和第一笔奖励后,他就特意去师傅家一趟, 带了些礼也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这段时间师傅也和厂子那边申请了, 只要他一毕业就能直接进厂。
如果他在学期间获得更多荣誉, 师傅还会帮他申请以正式工直接入厂,一进厂就能拿到三十多块的工资,那个时候他就能扛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
“我应该会进锻造厂。”周洲带着含蓄的笑, “我家三代都在锻造厂干活,本来我阿爷打算让我接班, 结果锻造厂的车间主任直接找到我阿爷,说愿意给我一个名额。”
阿爷让他接班, 主要也是心疼他, 不想让他下乡。
不然阿爷身体健壮还能接着干活,老人家也不想天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
现在皆大欢喜,多了他一个能拿工资的人, 家里的生活条件能比原先好太多太多。
方大牛更是笑得眼睛眯成了缝隙,“我也打算进我爸在的厂,他们给我留了一个维修工的位置,说是我要做得好,给我安排徒弟还让我当老大呢。”
钱嘉树却淡淡道:“有人来找过我,不过我还没想好去哪里,等毕业后再说吧。”
来的也是他爷爷爸爸所在的工厂,但因为家里提议让堂哥冒名顶替的事,他不想和这些人挨得太近。
家里的一些烂事他没在伙伴们面前提起,当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现在报纸上,钱家人高兴的同时还带着遗憾,虽然没说到底遗憾什么,但是钱嘉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就是在遗憾这个好机会没有落在钱嘉荣身上,更遗憾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就不能让他们的宝贝疙瘩冒名顶替了,现在为了钱嘉荣即将下乡的事家里是急得不行,可就算再急谁也不乐意主动把自己的工作指标让出来。
这时候钱嘉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好笑。
什么事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原先摆着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提议让他受点委屈。
现在自己要受委屈了就谁都不乐意了。
既好笑又厌恶,所以那边厂子不是没邀请过他,但他没多犹豫就拒绝了,如果要选他想选一个离家远点的工厂。
王主任一听,“既然没打算去哪里,那要不要考虑一下公社?”
钱嘉树直接摇头,“公社挺好的,但我以后还是想做关于机械方面的工作。”
去公社当干事自然好,要是加把劲指不准还能当个小领导,但是他热爱自己学到手的技术,去了公社和自己想要的发展肯定不一样。
就算最后去了也是为公社制作一批农用机械,但到时候大概率都是由他来带头,根本没办法跟着更厉害的师傅继续学习。
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对自己的定位从来都不是领头人,好几次路子都走偏了,如果不是同伴们提醒光靠他一个人根本做不到现在这种程度。
如果他去公社带头,哪怕公社承诺能给他一个新的科室。
他敢肯定,过几年一定会后悔,而自己再也赶不上伙伴的进度。
他很实在的道:“锻造厂也好机械厂也行,我还是想在这个行当里干活,只有这样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你这么想也挺有道理。”王主任想想也是,工作指标很重要但他忽略掉最重要的一点,很显然上次登报的事以及最新的那台多功能脱粒机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有人会为了一份工作指标狂喜。
而现在,面前这五个人面对的可不是一份工作指标,在旁人苦恼着该怎么捧上铁饭碗时,他们已经强大到能选择了。
也是,这可是省城日报都夸赞的青年小将,个个都是真材实料,谁又会不惦记?
这么想着,王主任算是明白老卢原先的话了,别看这些学生年龄不大,但确实一个个都挺有主意,根本不需要他们来操心。
侧过头,看着边上最后一人,“那你呢,你这边是什么打算?”
“有厂子联系过,但我想进拖拉机厂。”江小娥实打实说着,她从来不吝啬告诉别人自己的野心,“虽然还没接到那边的邀请,但我会努力的。”
“拖拉机厂?”王主任皱着眉头想了想,这才想起是什么地方,“你是说那家到现在还没成立的拖拉机厂?”
……
“是的,一切都交接好了。”
灰白发的中年男人将手里的档案放下,他接着道:“下个月15号厂房竣工验收,三个月内所有设备都会运输并安装完成,不出意外,明年春季拖拉机厂将正式成立。”
中年男人的话音落下,前方的几人欢呼起来。
从提议建厂到现在,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总算要看到头了。
“骆工。”陆宣贵难以按捺住欣喜,他问着:“现在是不是该召集主要的研发人员?”
“年后再说。”骆工取下眼镜,他道:“让他们在家过个好年,都是大老远跑到这边来,以后再和家里人团聚就难了。”
拖拉机厂成立,主要靠得还是那几名主要的研发人员,也是他们提供了履带式拖拉机的思路,这才有了这家工厂的成立。
虽然期间出现了不少波折,但好在一切都快完成了。
而这一切,也是托了部队那边的帮助,如果没有部队介入,一切的努力都将尽付东流。
这期间的复杂很难言语,但都过去了。
他道:“研发人员的事不着急,其他工种的人选也可以慢着些来,但你得有个准备,尽量挑选一些有底子的工人,这样操作起来时就不至于困难,当然,要实在不行就提前一个月招工,将人招进来再进行一个月的培训,不能耽误工厂的进度。”
“行,这事交给我。”陆宣贵早有准备,“我已经和隔壁省城的汽修学校联系过,除了杂工会在当地招工之外,其他工种全从汽修学校挑选。”
这样一来也算是背井离乡了,但现在的局势,只要有一份工作指标在,相信不少人愿意过来。
和厂房同时完工的,还有周边的几栋筒子楼。
特殊工种享用工资以及各种福利之外,还能直接参与分房,不过筒子楼的数量有限,除了研发人员之外,其他工人能不能分配到还得看能力和贡献了。
不管怎么说,招工的事一经发出去,相信会在当地引起不少轰动。
陆宣贵要做的,就是在其中挑选最合适的人选,他笑了笑,“说出来不怕您笑话,为了挑选最合适的工人,我和小刘几个还商量着除了书面考试外要不要再弄一个实践考核,毕竟手上操作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骆工一听就点头,“这个好,就按这个来办,先用实践考核挑人,挑选出来的人直接放在三级岗位上,要实在是不够人选,就按分数高低录取,进厂了慢慢教。”
人才不是那么好得。
他耗时大半年,才说动了五个重要科研人员过来,一级二级岗位的人选不超过二十人,他不打算将当地招工的人塞进核心岗位,是因为他很明白人才没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