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7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75-80(第1/12页)

    第76章

    脱粒机能长久制作下去, 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低廉。

    这样才更符合捐赠的路子。

    不然成本一下子翻了几十倍,按之前五十块钱的奖金和证书,学校会亏很多, 但如果提高奖金,那又算什么捐赠?分明就是花正常的价钱买了一台脱粒机回去。

    就算公社那边愿意,学校也不能同意。

    说得好听是捐赠,但真追责起来就是投机倒把了, 毕竟学校是没有售卖农用机械的资格。

    再有一点,高村他们八人会这么积极学习,除了想为自己谋得一份出路之外,也是想着如果真下乡了,自己有门技术就更有保障。

    但成本这点也得考虑进去。

    毕竟他们下乡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多破铜烂铁等着他们捡,到时候就算他们跟下乡的生产大队说自己会制作脱粒机, 哪个大队又会掏出一百多块钱买来材料让他制作?

    难不成自己掏?

    但是能带一两百块钱下乡的人能有多少?

    绝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真能掏出这么多钱让孩子下乡, 干嘛不再多填几百直接买个工作指标?

    那些下乡的人中, 除了少部分是自愿又或者有其他原因的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自身条件不太好的人,那些能带一两百块下乡的人, 根本不需要那么折腾,就能过得比其他知青轻松多了。

    所以啊, 成本这个问题得解决。

    这才是重中之重。

    江小娥蹲下,捡起一块废料。

    废弃仓库现在能有的废料就跟她手中的一样, 都是些边边角角, 中间还被剪裁过好多洞,有些更是锈蚀损坏,光清理都得废好长时间。

    “那能用什么材料替代?”

    “其实仓库内捡一捡也能再捡出一些, 就是耗时一点。”

    “你没懂,江组长的意思是,如果没人给我们提供材料,我们该怎么办?要是成本低还能咬咬牙想办法,成本高我们就算有能耐也使不出。”

    江小娥的那番话大部分的人都听懂了,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他们这么认真努力去学,本以为学了这个技术在身,以后就有了依仗。

    可突然发现,事情没他们想象中那么好。

    成本不降下来,就算他们有制作的能耐也是一场空。

    “是不是可以用木材替代?”罗朗也跟着蹲了下来,他不是太确定地提议着,“就跟韩老爷子那样,除了滚筒和齿轮是用铁为材料,其他材料都用木块代替。”

    江小娥听后笑了笑,和她想到一块去了,“是可以,这样一来成本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虽然没有纯金属打造的耐用,但替换的成本也不高。”

    没那么耐用,自然是因为木材的缘故。

    但木材随处可得,每年替换也花不了多少精力和成本,但制作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她建议着:“高村,其实你们手头的事先放一放。”

    高村有些茫然,“放一放?”

    江小娥点了点头,“我想,如果你们愿意去三洲大队帮他们制作一台木制脱粒机,他们会特别欢迎,韩老爷子也一定会全力配合。”

    如果是木制脱粒机,自然得学学木活了。

    用不着太精通,但该懂还是得懂。

    既然他们觉得时间紧迫,那真的没必要在仓库里继续耗下去,制作脱粒机该懂的原理他们都懂,在金属材料和工具齐全的情况下,他们想制作出来不难。

    到底是有底子的,图稿就摊开摆在桌面,再加上先前就跟着他们打过下手,后面又去公社和大队组装过各种型号的脱粒机,如果这还不行,那真的不适合这条路。

    显然,学校选的八个人还是有点能耐。

    但现在发现了问题,自然得及时修正。

    继续耗下去可以,但她肯定他们只会越耗越慌,因为她和他们有着同一个关卡,那就是时间。

    时间可不会等人。

    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成本最低的制作方式,那就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去找能教他们的人。

    韩老爷子就是唯一的选择。

    三洲大队最初的两台全木制脱粒机就是他自个琢磨出来的,就凭这一点就能想象出有多厉害,哪怕这种全木制的脱粒机使用年限太短,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厉害。

    后面三洲大队在他们这订购了金属材料的滚筒和齿轮,为了能容纳这两个配件,韩老爷子更是重新改造了外壳和其他配件,用木和金属两种材料结合,双方共同打造了一款混合材料的脱粒机。

    这种混合材料的脱粒机,才是高村八人的正确选择。

    成本低廉不说,木制材料还需要经常替换,这种耗损对于他们来说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如果真的下了乡,只要有脱粒效果就是功劳,时常需要维护那更是直接将他们绑定起来,生产大队想要使用脱粒机那就离不来他们,还不得好好供着?

    高村几人也想得明白。

    一个个都有些激动,其中一人问道:“韩老爷子愿意教我们吗?”

    “为什么不?”江小娥问道:“难不成你们在三洲大队制作的脱粒机还打算带回来?”

    很明显这对双方都有利。

    他们学到技术,三洲大队获得机器。

    对方怎么可能拒绝?

    她很肯定,只要高村他们上门,韩老爷子以及他们的大队长一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毕竟没人会将这么好的农用机械往外推。

    不过江小娥也没说的那么肯定,只是建议着:“你们先想想,要是有这个想法就去问一问,不亲自去交涉一番又怎么知道行不行?”

    “我们去。”高村攥着拳头,眼里带着坚定。

    江组长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们还磨磨蹭蹭,那真的是蠢到饭递到嘴边都不知道开口吃,他道:“我明天就去一趟三洲大队,先去了解下情况,如果没问题就直接在那边待上一段日子。”

    “我也去。”

    “要是能成就太好了,成本降下来我们就更有希望了。”

    “明天上午我们一块去吧,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咱们是不是得准备些什么,总不能光着手上门吧?”

    “不着急。”高村相当于他们八人中的小组长,行事没那么毛躁,“江组长他们出门的一周我们也得管理好试验一号地,我先带两人一起去商量下情况,剩下的人把蜂群给照顾好。”

    他保证着,“江组长你们放心,蜂群我们一定好好管理,你们离开时是什么样子回来也会是什么样子。”

    江小娥轻轻笑了笑,边上的罗朗一拳捶在他的肩膀上,嘿嘿笑着,“我们把事交给你,自然是信得过你啦。”

    这事一说定,互助小组也没什么事要做了,在这里继续折腾着破铜烂铁,倒不如想想怎么实行江组长说得这件事。

    他们商量,江小娥等人就没什么事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