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90-9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90-95(第10/14页)

女,还一起担起了顶梁柱的责任。

    至于妈妈能不能学会,他敢肯定可以。

    养蜂不是什么太有技术性的活,技术含量都已经容纳在他们制作出的养蜂机中,只要够认真够细心,一定可以胜任。

    他妈妈一直都是干活的好手,要不然十个工分可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罗朗知道光这么劝肯定劝不了,哪怕说得再多该紧张还是会紧张,这一点他以前也体会过。

    与其去劝,倒不如给她找一些事做,“去永安大队之前得找大队长开张介绍信,还得跟他知会一声,好提前找个人来顶替你先前的活。”

    这个倒不怕提前泄露什么。

    毕竟妈妈就算去,那也是纯义务帮忙。

    不拿一分钱工资帮人白干活,地里的工分也挣不到,就算大队的人知道了也不一定觉得这是件好事。

    要是干活的地点在城里还好说,可干活的地点是另一个生产大队,也就是说去其他生产大队白干活,还得耽误自己挣工分,谁会觉得这是件好事?

    所以没必要遮遮掩掩,早点把介绍信办好了收到通知就直接过去了,也不会耽误了小娥姐的事。

    对于“白干活”这点,罗父两夫妻倒想得很通透。

    “别说是两三个月,就是让我去干半年都成,人家给咱们这么好一个机会,就当作是回报。”

    “反正这个时间,你妈过去了我还能在这干活,再加上你之前提来的那些粮食,一年半载也能耗得起。”

    说来也是儿子给他们的底气。

    要是换作以前,一人干活可养不起一家这么多人,就算有这么个好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犹豫许久。

    罗朗这边商量好了,周洲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他家条件可以说是小伙伴当中最好的一家,毕竟他爸是运输队的司机,除了工资之外还能从其他地方捞点东西回来。

    但就算是这样,一个工作指标对于他们来说也尤其地珍贵,哪怕工作地点是在生产大队他们都欣喜万分。

    只不过名额到底该给谁,一时之间还商量不出来。

    周家人口多,有一点他们也必须多考虑一下,永安生产大队离这边挺远,而且真要在那边常驻干活,一个月都很难回来一两次,要是给了小两口中的一人,总不能让他们分隔两地吧?

    周洲没掺和这件事,完全让他们自己商量。

    他这么放心是因为他知道爸妈绝对不会亏待他,不管这个名额最后到底给哪个兄弟姐妹,那肯定也不是白给。

    只是让他们早点决定好,别耽误了事。

    周家因为这件事屋里的灯一夜都没灭,尤其是周爸周妈两人商量了一宿,除了名额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事宜,全部都商量好后才约定好给哪一个人。

    江小娥那边也差不多。

    他们不需要确定名额,所有人都为程华能有工作而高兴,高兴时江东阳在边上打和声,硬是掏了程华三块私房钱请大伙吃了一顿炖鸡。

    鸡是现杀的,加了一点熊明送来的蘑菇,香得不得了。

    一个个吃得肚撑,晚上八九点都还待在院子里聊着乐着,聊得好晚才各自睡下。

    第二天要不是四姐喊了喊,江小娥怕是得迟到了。

    不过就算迟到了她也不慌。

    去学校可以解释说自己去养蜂基地干活了,去养蜂基地那是连解释都不用解释,反正都是自己人,她这个小组长迟到也没人会说。

    今天的活也不多,也就是收收尾,紧跟着将明天要带去永安生产大队的东西打包,没什么太复杂的事。

    除了要带去的两个蜂箱之外,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十几片人工巢础,数量不多,要分箱的话估计也就只能分五六箱,但他们手中的蜂蜡不多,该怎么增加她打算把这个问题交给养蜂基地的人。

    想增加有两个法子。

    一种是无成本时间长,另外一种就是时间短需成本。

    前者就是等蜂群慢慢扩张,蜂群一扩张,自然能从蜂房中割到蜂蜡。

    后者就是直接花钱买,买来直接制作,立马就能直接增加蜂箱。

    哪种都行。

    所以她也懒得选,一切就交给养蜂基地的负责人。

    没错,从一开始江小娥就没打算负责养蜂基地的所有事宜,她本身就没有兴趣去搞生产,比起去当负责人她更偏向继续研究。

    这边的事安排好,回去后早早休息,第二天连同着大哥和熊明,外加她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扛着东西前往永安大队。

    同时间王主任也穿着一身中山装来到了建庄公社,他进了公社的大门就找到了先前打过交道的赵干事。

    赵干事见到来人,那叫一个高兴,热情得不得了,甚至还道:“这样,我带你去看看那台脱粒机?你是不知道啊,特别好用,不光光是周边的社员跑来,有些外地人都愿意拖着作物来呢。”

    学校上回捐赠的对象,就是建庄公社。

    捐赠了一台多作物使用的脱粒机,那可以说是周边公社头一台,再也找不出那么多作物都能使用的机器。

    有些地方没有,听到消息就乐得把作物给拖回来了,可以说捐赠这么久,这台脱粒机就一直被使用着。

    当然了,公社的人还是挺宝贝的,虽然天天都在用但也不是全时间段都在用,要是坏了的话,那他们得心疼死。

    面对赵干事的热情邀请,王主任也没急匆匆就说明来意,直接接受,“行啊,那就一块去看看。”

    这台机器摆在某个仓库里面,王主任一进去就知道他们真的很宝贝,居然还在脱粒机边上搭了围栏,生怕有人凑上去,他问道:“这样一来不是不好清理里面的渣滓了?”

    “没事,我们专门找人清理。”赵干事指着前面一个穿着工作服的老人,他道:“脱粒一次老王就清理一次,连带着脱好的作物和渣滓一起给人,这样更方便一些。”

    也免于有人不会操作,把机器弄坏了。

    王主任挑了挑眉头,“还专门配一个工人?”

    “值得。”赵干事乐呵呵着,怎么可能不值得?

    脱粒机又不是白给人使用,就算收得钱很低,但再低积少也会成多,这几个月来,用脱粒机收上来的借用费已经抵得上几个人的工资了。

    也是看得到收入,后面经过公社的讨论就觉得配一个工人。

    要不然哪天真坏了,他们都不知道去哪里哭。

    赵干事带着王主任转了一圈,后面实在是忍不住,便问着:“王主任,您今天怎么突然来我们这?难不成又能给我们公社捐赠一台脱粒机?”

    “想得美。”

    “嗐,算我白高兴了。”赵干事打着哈哈,其实他也知道不太可能,就算机械职工学校又弄一台脱粒机,那也和建庄公社没关系,毕竟等着排队的人不少,他们已经得了一次好处,短时间内肯定就不会有第二次。

    王主任看了他一眼,神神秘秘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