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145-150(第6/15页)
只要将发动机替换或者维修,再焊接修补一下其他的位置,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在修之前她让大哥给洪公安带了两个维修方案。
一种稍微便宜,直接在现有的发动机上进行补救,但是她不保证修好后能维持多久,当然坏了她也不会直接不管,给了一个半年的保修期,如果发动机再次出现问题半年之内她可以免费再次维修。
半年之后她就不白忙活了,想修还得花钱,不过那时候她要是忙估计就不会接单子,现在会接也是因为缺钱!
半年后她月月拿着三十几块钱的工资,怎么都能攒下一笔钱。
另外一种就稍贵一些,而是直接替换发动机。
替换的发动机自然也是她直接打造,不过这样对于她来说就比较麻烦,她现有的工具都是从学校那边借来的。
除了焊接套装以及普通的一些工具,其他工具学校想借也没有。
而如果要制作发动机,光这些工具可不行。
也就是说得借用厂子里的工具才行,不过好在,抽个两天的工夫就能搞定。
两种方案都告诉了洪公安,先看看他们那边怎么选吧。
在那边作出选择之前,厂子里的活也不能耽误了,不过好在,他们小组本身的进度就比别人的快,稍微放慢一下脚步倒也行。
而她这个小组长在分担工作的时候,也能优待一下自己。
“组长,这个冲压的减重孔是一定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吴中行拿着两张图稿对比,一样的方位但有些细节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减重孔的位置上。
江小娥点着头,“一个水平线上能为管线提供更多的空间,你操作的时候多注意一下。”
“行。”吴中行点着头,拿着图稿就走开了。
紧跟着孙烊上前,汇报着工作,“我用手敲锤试了试面板,并没有听到松动的异响,是不是可以用塞尺插测量了?”
“不着急,等会你让王耀配合你一下,用天车工将横梁吊起……”
孙烊听得认真,听完后确定一遍,跟着就去找王耀干活了。
“该我了该我了。”潘明拿着两个板块走了过来,这属于端面的一个卡槽点,他问着:“组长,这要用条焊的方式吗?”
“……”江小娥顿了一下,反问道,“不然呢?”
“哈,那我明白了!”
江小娥没好气道,“不要啥事都找我,这玩意不用条焊你打算怎么焊?”
潘明摸摸鼻尖,讪讪着,“我就是确实一下嘛。”
都找组长汇报接任务,他要不是不合群怎么办?他还想继续待在三小组呢,他们小组的进度高出其他小组一大截,这种突出的成绩哪怕他们只是小组的普通成员,也比某些小组长来得功劳多。
先前其他人还笑话他们没分到好的小组长,现在谁不羡慕他们三小组的成员?不但推进的效率高,而且在江工的带领下,他们正在尝试一种最新的操作流程,这是其他小组想学都没法马上学到的。
甚至他原先的车间都有人联系他,说是希望他这次的项目结束,让他回去带个小组,瞧瞧,这次任务才开始呢,他就要被提拔了。
这算什么?
这算跟对领导了!
第148章
“得了吧, 赶紧去把手里的活干完。”江小娥说着,“等明天大家完成手里的任务,就得接下一个流程了。”
“接下一个流程?”潘明眼睛一亮, “那咱们不得赶超其他人一大截了?”
就他知道的,赵松那边进度才刚刚破一半,他都算是快的了,有些小组比他还要慢一些。
“不会马上接上。”江小娥将计划说出, “还得再复盘一天。”
她不强追效率,提高效率是好事,但也得确保手里的物件处于完美状态,不然效率再高也白搭, 正好, 复盘一天歇歇手也能回顾一下整条的效果,看有没有漏掉的地方。
“行, 我等会跟他们说。”潘明另接了一个活。
江小娥巴不得他接下来。
对比最初的几天, 他们这边并不只有五个人。
王耀叫来了两个学徒,潘明几人也各带了一个打杂的工人, 满打满算, 快有十个人了。
这些人除了王耀的徒弟勉强算得上技术工之外, 其他人对这行稍有接触,但接触的不是太多, 杂活清理可以分出去,主要动手的人还得是他们五个人。
江小娥拿着做规划的本子走到书桌边, 发现台面上的东西都被人清理了一下。
“江工……”边上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同志挠头小声, “我刚顺手清理了一下,要是以后有什么活,你就尽管吩咐, 技术类的活计我弄不好,其他活保管能干好!”
江小娥看了看他,应该是潘明带来打杂的几人。
她捡起一片铝片,说着,“铝和其他金属不能搁放在一块,必须用绝缘片隔开,不然会腐蚀,同样也不能和氢氧化钠的物品存放,会导致铝制品溶解……”
说了两句,江小娥并没有放下说了。
她带了那么多人,看人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哪怕面前的男人表现出一副认真听的样子,但那双眸子一看就能看出他根本没认真,说得再多也是白说,她只是道:“以后还是别收拾了,有些材料乱放反而更麻烦。”
“啊……”
江小娥没搭理他,而是侧头喊了一声,“王耀,让你徒弟来把桌子重新收拾一遍,还有我再叮嘱一下,在场的东西不清楚就不要乱动,造成损坏就不好了。”
话音落下,车间响起几声回应。
而站在桌边的徐刚神色极为不自然,不过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而是低着头去旁边干活了。
一个小插曲,谁也没放在心上。
也不需要放在心上。
想表现的人不仅仅只是徐刚,谁都知道技术工好,不说其他的了,工资就比普通人高不少,更别说他们待的地方还是拖拉机厂,是以技术为主的工厂,也就是说技术工更有前景。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技术工。
没有师傅带入门,他们想自学太难。
没有人教、没有书籍,想入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总有人想试试,想是能入了那个技术工的眼被收做徒弟,不就相当于跨进了这个领域?
在她打赢先前的那场仗后,江小娥就很明显感觉到自己成了“香馍馍”,不单单在技术工里站稳了跟脚,总会有一些人故意来搭话。
绝大部分为的就是她名下“学徒”的位置。
她倒是不排斥但现在没时间。
教个徒弟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她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上眼,能遇到一个样样合心意的徒弟,还愿意抽出时间来教,她觉得还得看缘分,不一定能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