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80-90(第6/15页)
她把亲女儿抱过来,让她小爪子摸摸旁边的锄头铁锨等等工具,陈振华皱了皱眉头,“秦厂长,你这是在干嘛,动工仪式怎么把孩子抱过来,这孩子这么小,可不能来工地。”
黎金玲在旁边说:“陈总工,我侄女正月初五生的,而且生在破晓时分。”
“孩子还小,也离不开妈妈。”
陈振华愣了下,随后他好像又明白了什么,咳嗽一声,“让孩子摸摸,摸摸也挺好的。”
早上出门才看过黄历的陈总工,这会儿也突然感觉到手痒,想摸一摸这可爱的小闺女,但是又不好意思下手。
陈振华:“我叫人去捡点柴来。”
二胖闺女流着口水摸摸干柴,秦想想给她擦了擦手,这小家伙摸了门头对联,摸了各种工具,又摸了陈振华叫人捡来的一堆柴。
当然,有很多不是她亲手摸的,而是她流了口水掉下去。
秦想想:“我本来就想让孩子摸摸门头,图个吉利。”
陈振华:“摸摸柴好,摸摸柴聪明!有柴有才。”
说着,陈振华把一堆柴火拿走了,另一头好些建筑工都找他讨要柴火,秦想想当时就惊了。
看来像钟莉那样初五迎财神的绝不在少数。
进柴进柴,进财进财!
完成了简易的开工仪式,建筑工人们便开始挖地基,在修建主厂房之前,要先盖联排的夯土房,这些夯土房造价便宜,能遮风避雨存放建材,一来可以作为目前建筑工的临时住房和临时建材仓库,在以后也能暂时充当员工宿舍和食堂。
这也是无奈之举,所申请到的水泥和钢材,只能足够主厂房的建造,其他的工人宿舍和食堂,还是只能盖石头夯土房子。
没办法,穷啊!
秦想想都有点看不过眼,觉得还是得修点砖瓦房,但是砖头从哪里来?买建材的钱不够,必须得抠抠搜搜过日子。
工厂设计是厂区大门朝北,进来是门卫室,然后是宣传栏和光荣榜,再进来是办公区,办公区包括主厂房,各类车间,其他的厂部办公室,工会团委办公室,还有一些必要的技术动力设施,配电房,锅炉房等等。
办公区背后则是职工生活区,包括职工食堂和宿舍楼,再过去就是仓库区,成品仓库和原棉仓库等等……等到以后有条件了,后面建设托儿所,卫生所,还有篮球场等等提供职工娱乐医疗保障的地方。
大部分工厂都是一边开工一边建设,只要完成主厂房建设,就可以召集工人开工。
至于其他设施,先将就凑合着。
夯土房开挖地基之后,盖得很快,还有很多红旗岭公社的社员自愿来帮忙,他们不会盖厂房,但是夯土房都熟啊,更有帮忙挑石头来的,盖石头夯土房。
还有些六七岁的小孩子,也帮忙来运石头。
一个小女孩跑到秦想想面前问:“漂亮姐姐,等纺织厂盖好了,以后是不是就能有新衣服穿了?”
秦想想看着小女孩身上明显不合身的旧衣服,有点心酸。
第85章 爪印 嫂子,我也要一张!
“有, 当然有新衣服穿啦。”
小女孩闻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她脸上还带着些许脏兮兮的泥。
秦想想心中一沉,周围这些主动来帮忙的社员, 何尝不是怀抱着想要买布做新衣服的愿望, 期盼着纺织厂早日建造好。
看着她们脸上期盼的笑容, 秦想想感到一股莫大的压力, 真想撂担子不干了!
可是心里又好难过,她才刚刚得了女儿, 希望自己闺女能穿上新衣服, 同样的,她也希望这些穿着旧衣服的小女孩能有机会穿新衣服。
自从经历过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 一切就以粮食为主,砍掉了大量棉花地,全都种上了粮食, 这也是目前棉布短缺的原因之一, 棉花产量少, 不足以让大家穿上足够多的棉布衣服。
现在都缺布票,像是沪市之类有纺织厂的地方还好一些,直接有供给,还能买到工厂瑕疵处理布;而没有纺织厂就近供给的地方,想做一床新棉被套, 都要攒个一年的布票。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八三年才彻底取消布票。
秦想想这个岛上要建设的纺织厂,起始目的主要以军布为主, 所能拿到的原棉配额估计也就仅能满足军布支出,当然,要省,还是能省出一些份额。
她妈周傲冬说过, 一个纺织厂如何采购配棉,考验的就是纺织厂厂长的能力和智慧。
一年的工厂定量配额就那么多,能采购多少棉花,纺织出多少布,就靠厂长的指挥,以及技术工人的辛劳。可惜目前人才鲜见,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被下放了,许多工厂管理都是一塌糊涂。
在梦里,她妈也被下放了。
每年原棉料的配额就那么多,重视配棉,控制原棉成本,就能纺织出更多布。每年工厂拿到的配棉配额就是一个价格数字,而这时候的原棉按等级区分,价格呈现阶梯上升,超过三级之后,每一级原棉料阶梯价格相差百分之六。
配棉成本中上,每吨原料成本大概在三千到三千五左右,如果配棉成本过好,每吨原料价格远远超过三千五,甚至能达到四千。
合理控制配棉,就能尽量多采购一些原棉料。但是有些工厂偏要只买低价料,也 会导致其他工厂被迫只能买高价原棉。
合理配棉,如何在省下成本的同时,尽量纺织出更多质量好的纺织品,这个就要依赖纺织厂长的规划。
秦想想唏嘘:“我是下决定的那个人,好有压力。”
让她一个小作精来控制成本。
除了配棉控制成本,还有就是工厂的纺织技术,技术好,能减少浪费,少出瑕疵不合格的棉布。
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法宝,其实是化纤原料,做混纺,七十年代流行的涤棉混纺,也就是所谓“的确良”。
在六十年代,国内已经能自产化纤料,也建设了些许化纤工厂,但很多机器效果不佳,污染严重,在去年,为了彻底解决国内穿衣问题,国家就决定要引进四大化纤生产线。
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化纤原料供应上来了,涤棉混纺成为热销主流。
而现在才七一年,想申请化纤料的配额也不容易,这就得靠厂长带着采购员跑指标,争取更多的原料指标和调拨计划。
“一个头两个大,还以为当厂长多风光呢。”
秦想想这条咸鱼仔细一想就想摆烂,要不来个篡位的?
然而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秦想想跟年轻的公社干部说:“现在春耕地里忙活,社员也不用过来帮忙,这也太辛苦了。”
“秦厂长,大家都是自愿来帮忙的,都盼着纺织厂盖好,到时候一匹匹漂亮的棉布生产出来,买不起看看也好,这……总会有瑕疵布吧。”
一群人,包括公社干部全都盼着出瑕疵布,工厂的瑕疵布处理就可以很灵活了,可以联系本地商业部,就近在供销社售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