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270-280(第8/14页)
。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人挖走?
等到人群散了,小胖转身发现亲妈在背后, 吓得魂飞魄散, 而他妈秦想想却走上前, 跟顾知青说:
“我是飞燕联合纺织厂的总厂长,你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厂里广播站工作,你很有天赋,每天讲两三个小时广播,丰富广大工人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看你这三国讲得很不错。”
纺织厂里三班倒,和普通人的休息时间不一样, 而这时候广播电台的娱乐节目大多集中在下午六点到十点之间,八点是文艺节目的黄金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轮到上下午四点到十二点晚班的工人,听不见当天的文艺娱乐节目。
而此时的文艺节目也很匮乏, 除了广播电台和少部分电视节目,其他的则是歌舞团,以及厂里业余文艺队的表演,或者是厂里播放电影……但这些始终无法满足工人群体中日益高涨的文化娱乐需求。
挖角眼前这位“说书先生”,丰富工人文化生活,同时……秦想想自个儿也想听他把三国说完,舒舒服服的在工厂里喝茶嗑瓜子听评书节目。
气死黎小胖同志。
“我?我去工厂广播站?”顾志怀指了指自己,他有些不可置信,其实他之前也去广播站求过门路,但是口语面试直接被刷下来,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经常nl不分,前后鼻音也偶有问题。
人家还笑话他,说话不标准,回去再练练吧,干什么播音啊。
顾志怀被人笑得满脸通红,也觉得自己不是个干正经播音的料子,他和其他返城知青一样,没考上大学,知青办那边也没给他安排工作,只能自己摆个凉茶摊,夏日里卖卖凉茶和瓜子糊口。
像他们这样的知青有很多,他一个朋友,整个夏天都骑着自行车卖雪糕,可这家伙命好,夏天尾声,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顾志怀则没那么幸运,始终没有考上大学,瓜子凉茶卖得也不行,因为他不太会炒瓜子,煮的凉茶也一般般,生意不咸不淡。
直到有一次,在凉茶摊旁边跟“插友”讲三国,吸引了一大堆人,那天的凉茶瓜子卖得特别好,顾志怀便开始了他的讲评书卖瓜子凉茶之旅。
顾志怀以前在乡下插队的时候,就好为人师,而且口才好,乡下人都夸他“普通话标准”“声音好听”,而回到大城市后呢,备受打击,说他有“特殊口音”。
“对,就是你,来厂里广播站工作,增加工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你适合文艺工作。”
“我干!”
顾志怀立刻答应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可是颇为传奇的秦总厂长,听说过秦想想的故事,“秦想想、于国良,《报告》文学”在知青群里可火了。
他都差点想把这个编成故事——没想到真人出现在他面前,还给他指了条明路,拥有正经工作。
哪怕是国营大厂里面的临时工,也比在路边支个摊身份地位高。
虽然现在不太管他们这些无业青年在路边干点小买卖,到底游走在灰色边缘,没有正经确定下来,万一未来口风变了,说你不合规就是不合规……惶惶不可终日。
能有个正经身份,谁愿意在路边“刀口舔血”,哪怕如今顾志怀这个凉茶摊赚得很不错,秦想想一挖角,他就打算“上岸了”。
他被这突如其来的“知遇之恩”给砸晕了,二话不说就收了摊子。
“厂长,那我什么时候能去上班?”
“明天吧,上岗越快越好。”
黎小胖:“????妈,你把人给弄走了?我还没听完呢??”
秦想想嘴角上扬:“回家听你爸讲故事去,你爸十几年老海军……快二十几年老海军呢。”
黎小胖:“……”
秦想想宛如打了一场胜仗般带着儿子回家,黎剑知在旁边感慨这一出“母女相残”“母子相残”。
“爸,我妈把人给弄厂里搞广播去了,没得听了,让我听你这个十几年老海军讲故事。”
黎剑知:“你妈,噗——你妈直接一招釜底抽薪,我这个老海军讲故事,讲什么呢?就讲一次出海,我们意外遇见了一座海底墓,这可是南海西王母墓。”
黎小胖表情灿烂:“爸,你在东海。”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可能爸爸上辈子就在南海。”
……
秦想想听自家丈夫逗儿子,觉得他也是挺能胡诌的,“越老越不正经。”
“黎剑知,要不,你给我研究一下咖啡味的蛋糕,或者有没有什么蛋糕味的咖啡?!要快!我要吃个特殊的。”
黎剑知:“有,怎么就没有这东西,下次做给你试试。”
秦想想:“???!!”
她心想:你敢做我还不敢吃呢。
“给你做个’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需要用到咖啡,也算是带有咖啡味儿的甜品蛋糕,距离现代版提拉米苏发明,其实还不到十年,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但是提拉米苏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流行。
提拉米苏的出现,就跟可乐鸡翅的出现差不多,都来自于意外,甜品师操作失误意外将奶酪和蛋糖混合,又加入咖啡浸泡过的海绵蛋糕和可可粉,做成了新式甜品蛋糕——提拉米苏。
等到八十年代初,这道提拉米苏经过美食杂志宣传,逐渐在全球推广。
黎剑知:“明天我去买材料给你做。”
秦想想:“……有种不妙的预感。”
不过,也有点点期待,毕竟黎剑知的厨艺“神鬼莫测”,正经的饭菜做的一般般,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候做得特别好吃。
“那你多做一点,让小胖先吃。”
黎小胖:“????”
第二天,顾志怀便兴致勃勃去飞燕二厂广播站上班了,分别在中午和傍晚,用他的声音,在广播里讲三国。
“咱们厂里新增了广播节目?”
“下午放完歌之后,又上广播说评书啦?”
“我们这边喇叭广播效果不好,能不能收音机收听?”
“这边距离不行呀!”
飞燕二厂也存在自己的广播频道,但这属于低功率社区广播,也类似于校园广播,覆盖氛围很少,也就几十米左右,功率很低,甚至都不能覆盖全厂。
“很多人都反映想用收音机听广播节目,要不要改良改良?”
工厂的大喇叭覆盖范围大,但是听故事效果杂音多,得在室外才能听得更清楚,而用收音机接听,则能在室内品鉴倾听故事。
秦想想也想在办公室里听说书,于是就找来史开北,让改良改良发射器,增加一下广播信号,最好能覆盖全厂,在厂里就能用收音机收到工厂广播电台。
“这样也能方便厂内联络,下发通知,保障生产,当做是生产保障设备。”
原本这只是个社区内范围极小的工厂内广播,而史开北进行改造后,增加了范围,然而一个不小心,技术过猛,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