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320-330(第7/14页)

   秦想想:“……”

    这个老男人,人到中年,定力越来越厉害了。

    几个孩子们却是感到震撼不已,头一回看到这么高的大楼,也是头一回看到这样现代都市和乡下村落结合的“复杂画面”。

    “再等个几年,你们的临海工厂也就不临海了。”黎剑知笑着说了几句话。

    现在的特区鹏城跟以后的特区不一样,未来还将经历四十年的填海造陆工程。

    小轿车一路开到了蛇口五湾,“飞燕-鹏城有限公司”的崭新匾额上挂着象征着喜庆的红绸带,新建城的厂房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金属光泽。

    黎青峰:“这的冬天一点儿都不冷。”

    开业这天,厂房门口汇集了特区地方管理人员,港商名流,还有各种媒体报纸记者,以及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飞燕纺织厂员工,这些人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作为厂长,秦想想上台发言,宣布“开工”。

    她也没有过多废话:

    “分厂建好了,以后就辛苦大家了,从现在起,开工!”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王有有等人在车间里按下了总闸。瞬间,车间里传来了轰鸣声,进口的织机,浆纱机……所有的机器运转起来,食品车间和日化车间流水线亮起了指示灯。

    所有的围观者都感到震撼,包括飞燕纺织厂的老职工。

    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见到眼前这样现代化规模化工业的秩序感和力量感。

    从今天开始,飞燕联合纺织厂,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特区分厂的人员构成,比曾经的海岛分厂和上浦纺织厂都要更加复杂,甚至是闻所未闻的复杂,以前最复杂的海岛分厂,包括军人家属,分配地方学生,退伍兵和知青……

    而现在的特区分厂,则包括沪市和海岛两地转移过来的老技工师傅,秦想想挖来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打工妹,退伍兵,以及港岛过来应聘的管理人员,这可真是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口音更是五花八门,给飞燕特区分厂将来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他们的特区分厂才刚开工,就有不少港商找过来,目的是谈合作。

    贴牌,代理,合资……很多词汇,秦想想都闻所未闻,合作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

    “厂长,这些外国人真是太狡诈了,这台进口机器,其中零部件修理——我们自己根本没有这个零件,也无法修理,还得高价专门购买他们的‘特殊规格’零件,请他们的老师傅来修理……”

    “厂长,有港商过来说想要谈合作……”

    “厂长,从港岛来的管理人员和沪市老师傅起了冲突,互相看不惯对方……”

    ……

    秦想想:“……”

    这破厂子还是关了吧,真想溜了溜了。

    虽然麻烦一大堆,但还有很多好消息,特区分厂生产出来的高质量面料和成衣,摸在手上让人惊艳,十足十的惊人。

    并且,哪怕人员混乱,但是乱中有序,在这种现代化的规模工厂中,产能比想象中更加惊人!

    “秦厂长,特区分厂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全都超出预期!”

    “按照这样生产下去,我们不仅能提前完成外贸预订单,并且还有富裕的产能,这些要寻找新的国际客户。”

    “厂长,厂能太惊人了!这些外来打工妹生产积极性特别高!特别能吃苦,不怕苦不怕累,抢着干活!”

    秦想想心里叹一口气,心想这些女孩子背井离乡真是不容易,不过,在这个时代,女人自己能有一份赚钱的工作,也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咱们厂里生产出来的精品面料和服装,也不能只顾外贸,咱们自己国家的人,也要穿好看的衣服,以后,将一批最时尚,质量最好的产品,销往国内主要大城市的商场。”

    虽然外汇金贵,但是秦想想也干不出把好东西销往国外,把次品内销的事,哪怕内销,也要保留质量最好的精品,内外同等待遇。

    “咱们纺织服装工厂女人多,第一批生产出来的飞燕东方韵护肤品和化妆品,单独留一部分出来,奖励给优秀女工。”

    第326章 最好的广告 “她的第一支口红”。……

    一个月后, 飞燕特区分厂的巨型仓库内,夜晚七点半,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功大会”。

    白日里的喧嚣已经归于平静, 仓库里灯火通明, 上百名来自川、湘、赣等等省市的年轻女工, 刚下晚班, 擦去了脸上的棉絮和汗渍,换上一身并不算体面的旧棉衣, 脸上带着疲惫与好奇, 期期艾艾地站成一团。

    王有有手里拿着名单,用着带点儿沪市口音的普通话, 在话筒前,大声念出一个个名字:

    “装配车间,许春华!月度质量标兵, 奖励‘飞燕东方韵’护肤膏一盒, 口红一支!”

    “纺织车间, 张冬梅!本月超额完成任务百分之一百五十,奖励‘飞燕东方韵’全套礼盒!”

    “纺织车间,谢明韵……”

    ……

    每当粗糙的扩音喇叭里响起一个名字的 声音,就会在乌压压的人群里,引起一阵小小的, 颇带有压抑的惊呼声,人群中窃窃私语。

    被叫到名字的年轻女工, 这些离家千里,第一次走出乡村的年轻姑娘,一张脸瞬间涨得通红,在身边人的催促和鼓励之下, 低着头颅,小跑着上前。

    秦想想双手拿起装帧精美的缂丝小盒子,递给眼前的女工,哪怕是给厂里女工的福利,包装上却没有偷工减料,俏丽的缂丝花纹,在灯光下散发着华丽的光芒。

    年轻的女工看都不敢看眼前的秦厂长,接过后僵硬地往台下走,身体轻飘飘的,宛如幽魂一般。

    一个叫做阿玲的年轻小妹,手里捏着那支正红色口红,看见光滑口红管上倒映出自己模糊的影子,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

    她哽咽道:“我……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了用自己的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她的话,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枚石子,激起了四周的涟漪。

    许多女工都感同身受,不自觉红了眼眶,她们出身农村背井离乡,以前也并非不是没见过这些东西,曾经小时候有下乡的女知青,她们有头油,漂亮的雪花膏,还有蛤蜊油……

    乡下的女孩们好奇地想要碰碰,迎来的却是大人劈头盖脸的责骂,“那不是你该有的东西,人家是城里人,城里的姑娘才讲究……”

    “乡下的姑娘要干活,要下地,还是糙点好。”

    “你要勤劳,刻苦,朴实,要吃得起苦,干得了活,将来才有男人要你。”

    “要是嫁不出去,不如趁早死了,免得浪费家里二两米,一个赔钱货。”

    ……

    很多女孩从小在家里生活的战战兢兢,怕自己是奶奶口中吃白饭的赔钱货,仿佛吃了家里一两米,就对家里有莫大的亏欠。

    家里能像喂狗一样,给她们一口饭吃,已经算是莫大的恩德,哪还敢奢求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