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22-30(第8/22页)

的事迹。

    【秦念:但你派的汉使卫山是个奇才。人家太子带着一万手持兵器的民众要渡过浿水时,他和荀彘怀疑朝鲜人叛变,要求他们不要携带武器。】

    【秦念:朝鲜太子则怀疑这俩是要骗他过去杀他,带着民众回去,不投降了。】

    【刘彻:呵。】

    没错,刘彻气笑了。

    一万带兵器的朝鲜人要渡过浿水,卫山和荀彘居然不让他们过来?

    哪怕是把人骗过来半渡而击,刘彻都当荀彘有点脑子。

    浿水之战,朝鲜为守势,荀彘被堵在此处是因为渡河之战易守难攻。

    一万朝鲜人渡河过来,就算是叛变,荀彘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难道还无法围而歼之吗?

    【秦念:于是卫山回到长安就被你杀了。】

    【刘彻:当诛。】

    相比车令和涉何,卫山这个汉使蠢得出奇。

    刘彻只觉自此以后,再无人愿意认领“奇才”一词。

    欲要投降归顺的朝鲜,经过卫山的出使,竟是变成了负隅顽抗!

    此等“奇才”,古所罕见。

    【秦念:接下来荀彘总算攻破朝鲜的军队,渡过浿水直抵王险城西北,杨仆则于城南与荀彘会师共同攻城,几个月都没打下来。】

    【秦念:因为他俩还在各打各的。】

    【刘彻:他们不是已经会师了吗?】

    【秦念:如会。会师了,但没完全会。】

    刘彻只觉额角抽疼。

    秦念的用词习惯虽与现今不同,但不难看出他说的是这两将军虽然会师,但并没有协同作战。

    这都什么将领?

    相比他们,李广利竟然都显得没那么无能了。

    【秦念:杨仆先前溃败,士气不振,他就一心想招降朝鲜,和朝鲜的大臣暗中联系,只是还没有商谈出结果。荀彘之前打了胜仗,就竭力攻城,屡次联系杨仆一起进攻,但杨仆不愿意。】

    【秦念:久攻不下,荀彘也想招降朝鲜,但朝鲜只想归附杨仆,于是他怀疑杨仆要谋反。】

    【刘彻:……】

    刘彻面无表情地看着天幕上两位将军的表现。

    难怪小小的朝鲜能够负隅顽抗这么久,原来是他的两个将军竟是如此“会师”。

    此时远在塞外的荀彘满脸通红。

    他也不理解未来的自己怎能如此不智,实在有愧于大将军的教导。

    【秦念:得知两将军意见相左,你就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调和,允许他便宜行事。】

    公孙遂只觉心惊胆战。

    生怕未来的自己也辜负圣恩。

    【秦念:荀彘先告状,说杨仆数次拒绝与他一同攻城,恐怕是要谋反。于是公孙遂召杨仆过来,把人绑了,将两军都交给荀彘统领。】

    公孙遂绝望了。

    他竟然听信荀彘一面之词,绑了正在与朝鲜大臣商议招降的杨仆?

    【秦念:荀彘尽力攻打朝鲜,朝鲜的大臣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和继续抵抗的大臣成巳,向汉朝投降,此时已是元封三年夏。】

    【秦念:在这对卧龙凤雏的努力下,虽然攻打了将近一年才攻下朝鲜,但朝鲜也从可能会继续依附的外臣,变成了汉朝可以直接管理的四个郡,这何尝不算是一种因祸得福呢?】

    【刘彻:……】

    开疆拓土,本该是值得喜悦的事情。

    但在看完两位“奇才”的表现后,他竟然只觉松了口气。

    总算是结束了。

    【朱棣:此战之后,荀彘因争功弃市,杨仆冒进当诛,赎为庶人。】

    秦念删掉刚刚打好的字。

    朱棣抢了她的台词。

    从结果来看,不难看出汉武帝对战果的极度不满。

    秦念猜测是这场持续近一年的战争里,大汉的损失也不少,甚至远高于四郡之地带来的收获。

    《史记》记载“左将军素侍中,幸”,可见荀彘是汉武帝的亲信。

    另外荀彘是和公孙遂一起被诛,应该是汉武帝认为杨仆本可以与朝鲜大臣暗中达成协议轻取朝鲜。

    秦念觉得公孙遂有一点冤虽然不多:

    公孙遂不清楚战况,汉武帝又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可当他便宜行事没达到汉武帝的要求,那也得死。

    这场战争中出现的三个使者:涉何、卫山、公孙遂,一个都没活下来。

    可见在汉朝当使者也很高危。

    【朱棣:荀彘杨仆二人,怎能说是“卧龙凤雏”?】

    秦念满头问号。

    啊?

    朱棣抢她台词只是想说这个?

    呃……倒也正常。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明成祖很有可能知道卧龙凤雏代指诸葛亮和庞统。

    突然看到她将荀彘杨仆与这两位并论,会感到疑惑才是正常。

    【秦念:后世对“卧龙凤雏”这个词的用法有所变化,当然,卧龙与凤雏这两位本人依旧备受推崇。】

    朱棣还以为后世是在像贬低儒家那般贬低诸葛亮与庞统。

    原来只是“卧龙凤雏”这个词有所变化。

    【朱棣:什么变化?】

    【秦念:现意是“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的衍生。】

    【朱棣:……】

    刘彻嘴角抽了下。

    “卧龙与凤雏”指的是后世两个备受推崇的人,这两人或许如萧何张良般同出一时。

    但秦念用于评价荀彘杨仆的“卧龙凤雏”,指的却是“有荀彘这样的人的地方,就会有杨仆这样的人”。

    后世人说话都是秦念这般?

    【秦念:刘彻,其实派楼船将军对朝鲜作战,是华夏史上首次大规模海上登陆作战,本该有着略次于封狼居胥的开先河之功——可惜登陆首战即溃败,变成一般不会被提及的寻常历史。】

    【刘彻:……朕知道了。】

    刘彻恨得牙痒。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此战尚未发生。

    他还有机会更正错误。

    这是开先河之功!

    刘彻并未将责任全部归咎于杨仆。

    “卧龙凤雏”、“各打各的”的根源,是他没有确立指挥权。

    这是首次海上登陆作战,他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误以为二者既然不能互通,就无需确立主将。

    秦念如此详细解释战争经过,正是为了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

    虽然说话实在难听。

    【秦念:继续说你的汉使。车令、涉何,这两个汉使已经很抽象了。】

    【秦念:但最抽象的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