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50-60(第17/18页)

【秦念:“昨青雀自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更生之日也。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

    【秦念:二凤,其实我比较疑惑的点,是胖雀投怀之下,你怎么接得住胖得快走不动道的李泰?】

    每当秦念想起这个画面,都觉得分外疑惑。

    【李世民:……】

    李世民原本已经快被愧疚逼得要哭出来。

    可当见到“胖雀投怀”一词,悲痛的情绪就突然像是被什么卡住。

    现在的青雀已经很胖了。

    长大后的青雀若是没有瘦下来,自己是怎么接住的?

    不对,重点不是这个!

    是青雀为何会说出杀子传弟这种话?

    【秦念:至于李泰为什么说出这种话,那当然是因为揣摩你的心理。李治幼年丧母,他是你亲自抚养长大,你既当爹又当娘,竟有了“兄终弟及”的诡异想法。】

    【李世民:都是朕的过错。】

    窦太后因疼爱幼子刘武,就想让汉景帝将皇位传给弟弟。

    李世民已是无地自容。

    他熟读史书,常言应以史为鉴。

    结果自己年老之后,却欲要重演窦太后的过错。

    长孙皇后看着那句“既当爹又当娘”,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皆是因她早逝,陛下爱子心切,才会这般进退失度。

    第60章

    【秦念:好在你虽然晚年也癫, 但还听得进褚遂良的劝谏,意识到“杀子传弟”这话不可信。加上李承乾也指控李泰觊觎皇位,于是你同时废黜李承乾和李泰, 将没有参与夺嫡的李治立为太子。】

    对于这段历史,秦念只能感慨唐太宗确实爱子心切。

    爱使人盲目。

    “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

    这两儿子各树朋党,唐太宗只要不是瞎了就绝对看得见。

    但只要滤镜够厚,太宗就可以自我催眠,假装他们不是在夺嫡。

    直到李承乾控诉李泰继位, 他和弟弟李治都不能活, 太宗才不得不直面这个惨痛的现实。

    【李治:……】

    李治并不希望这六个点出现在天幕上。

    因为这必然会引起秦念的注意。

    他知道秦念是通过史书和“考古”了解历史。

    如果他不发言, 秦念或许不会注意到他的疑点。

    但现在……

    【秦念:李治,你这是在表达你其实也参与了夺嫡之争,只是更加隐蔽,没被你爹发现?】

    宋朝修史时有明显抹黑唐朝的行为, 秦念对《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 都持保留态度。

    关于李治参与夺嫡, 《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

    《资治通鉴》中则记载,李治曾“忧形于色”,唐太宗追问,他回答是因为李泰威胁他。

    这段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参与夺嫡。

    如果是真的, 那就是李泰作大死, 李治纯捡漏。

    如果是假的, 那就是宋史编造。

    但李治的扮演者发一串省略号,显然是表达他的人设就是参与了夺嫡之争。

    是将“李泰威胁李治”视作夺嫡?

    还是通过李治登基后的清除异己,反推十六岁的李治不可能不参与夺嫡?

    【李治:……】

    李治怎么也不可能承认。

    但他不能反驳,就已经是默认。

    【李世民:雉奴你……】

    【李世民:是朕之昏聩,才致使兄弟阋墙,非雉奴之过!】

    反应过来后,李世民为雉奴辩解。

    不被天幕视作谎言,这既是辩解也是真言。

    他若有足够的识人之能,又怎会没能早日看出雉奴才是最适合当太子的皇子?

    【李治:阿耶不应自责,此事是儿臣不孝!】

    【李世民:雉奴……呜呜……】

    秦念嘴角抽了抽。

    知道太宗高宗父子情深,但也不必感情如此充沛。

    她果断转移话题。

    【秦念:李治,你真没必要隐藏参与夺嫡这件事。藏得太深的结果,就是某朝改史的时候,说二凤曾觉得你过于仁弱,想要改立其他类己的皇子,这是在公然造谣你爹不爱你。】

    秦念觉得这一段绝对是宋朝史官编的。

    攻打高句丽时的快马传信已经说明李治极受他爹的宠爱,且知道怎么去巩固二凤对他的宠爱。

    更别说凯旋的这段——

    “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扶辇步从数日”。

    有这样的儿子,太宗怎么可能有易储之心?

    此外李治可能会隐藏夺嫡之举,但完全没必要在被立为太子后隐藏治政的天赋,“仁弱”之说纯属搞笑。

    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泰遗党、李恪李道宗等宗室牵连其中被杀,其实只看结果就知道这是李治在借机翦除异己。

    宋史为抹黑李唐皇室,就借机编了“李治仁弱”“长孙无忌因太宗欲要易储记恨李恪”“高阳公主私通辩机”等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谣言。

    【李治:赵匡胤!】

    只造谣他仁弱他都能忍,但李治绝不接受“你爹不爱你”这种谣言!

    【赵匡胤:朕真不知道后世会这么做……都是儒家改史之错,往后我朝修史,当任命非儒家出身的史官!】

    无数儒生欲言又止。

    他们实在没办法解释篡改史书。

    隐史还能解释为春秋笔法,但改史必然会遭受唾弃。

    崔杼弑杀齐后庄公,胁迫史官改写为病逝,为此连续杀了三位史官,第四位史官仍旧坚持如实记载。

    这些宁死不屈的史官一直受到儒家的赞誉,而崔杼背负“弑君”“屠杀史官”双重罪名,遗臭至今。

    如今却是儒家被天幕揭露改史。

    还不是一两处无关紧要的改史,而是为了谋取私利世代改史!

    【秦念:二凤,说到立太子,朕想起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以死逼重臣支持李治这个太子,这个行为……就很二凤。】

    秦念一开始是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故事,当时第一反应是:这怕不是出自《资治通鉴》?

    结果等她翻开《旧唐书》,她沉默了。

    原来李世民是这样的唐太宗?

    这事对秦念的冲击相当大,所以哪怕现在的气氛应该是继续骂儒家,但她还是忍不住插叙一下唐太宗这个离谱的行为。

    此外这段内容,也算是侧面佐证唐太宗没有易储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