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60-70(第13/18页)

们。

    大明自有国情在,朱八八要是因她几句话就愿意尝试提升女子的地位,也就不会整出“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的祖训。

    至于朱棣——

    朱元璋不松口,朱棣哪敢应声?

    他俩不说话才符合人设。

    【秦念:说完了科举制。二凤,剩下的时间,想要追忆过往峥嵘岁月,还是历数功臣?】

    和汉武帝晚年发的一系列癫不同,唐太宗并没有做多少离谱的事情。

    就连边关政策,更多也只是在时代局限性下,信了儒家“柔远人”的鬼话,以至于同化突厥的进度条一动不动。

    佛道之争、土地兼并等问题之前已经说过。

    如今要拖时间,就只有以上两个话题。

    和刘邦的时间点太晚不同,二凤的时间是贞观四年,这两个话题究竟聊哪个……

    秦念猜会是历数功臣。

    【李世民:功臣!】

    果然是功臣。

    至于秦念为什么不直接谈唐太宗的过往岁月,那是因为根本没有切入口。

    她总不能莫名其妙就从隋开皇十八年夸二凤夸到贞观四年。

    这完全不符合她的人设。

    【秦念:贞观十七年,你命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图》陈列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此番是太上皇于凌烟阁设宴,邀请了十几位重臣。见到天幕所言,诸重臣皆齐齐看向他们敬爱的陛下。

    画功臣像进行表彰并非始于陛下,最早是汉宣帝于麒麟阁设十一功臣。

    其中排名第一的正是霍光——因子嗣谋反未署其名而是署其官职: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

    李世民目不转睛地望着天幕。

    既然列的是二十四位功臣,宴席内这些重臣必然不是全部列于其中。

    他实在不敢回应诸人的目光。

    【秦念:时间有限,不可能把二十四人都谈一遍,就聊几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功臣。】

    【李世民:这是自然。】

    李世民暗自松了口气。

    贞观十七年才排的名单,倘若秦念现在就全部说出来,于他治政反而不利。

    【秦念:首先是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李世民:玄龄善谋,如晦能断,皆朕之良相,如朕之双手。】

    虽然对儒学已极为不喜,但房杜二人依旧是李世民最为倚仗之人。

    如今秦念将儒学之弊皆道出,李世民相信他们会摒弃儒礼,助他改革科举制。

    杜如晦以袖遮面,以掩饰咳嗽。

    去年冬天重病卧床,今年虽然好转,但病根一直未绝。

    此番高祖设宴,他原以病相辞,但陛下坚持让他来。

    病情不算特别严重,又顾虑儒学之误,杜如晦也就参宴了。

    看到陛下对他与房玄龄的评议,尤其这是天意认定的真言,杜如晦竟有死而无憾之感。

    幸遇明君。

    【秦念:杜如晦还没病逝?】

    【李世民:你是说……如晦今年就会……呜呜……】

    李世民当即就落下泪来。

    杜如晦怔住,他也没想到自己年仅四十六岁,就即将病死。

    这场病……竟是好不了了?

    【秦念:二凤你先别急着哭,说不定还能救一下。】

    【李世民:可,如晦呜、已经病了……呜……】

    这么巧?

    秦念很快就反应过来:

    杜如晦的过早病逝肯定算是李世民的意难平,这不是巧合而是剧本刻意选在这个时间点。

    她当然要配合同事的剧本,改写杜如晦的病逝。

    同时秦念还想到这场“隔时空治病”还能引申到医学发展的问题。

    【秦念:那正好。要是天幕没开的时候病了反而不好处理,你让太医报一下脉象与症状,或许朕的医生能救他。】

    第68章

    【李世民:朕这就让太医为如晦号脉!】

    秦念再次确定这就是同事的剧本——未免浪费时间, 甚至还设定杜如晦和太医都在他附近。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将杜如晦的脉象与症状发出来。

    看着相当专业,不像是随口编的。

    ——秦念自幼跟着姥爷练武, 老一辈的练家子当然都有老中医好友,她在耳濡目染间知道中医诊治常用的术语。

    复制粘贴搜索,秦念也没能在网上找到描述一致的病情。

    秦念原本以为李世民会随便编个病症,她再随便编个治疗方案给台阶,剧本里的杜如晦就能保下。

    就算是为了沉浸感,那也该是在网上复制一个她能找到的病历,她再把治疗方案粘贴到群里。

    怎么这么不上道?

    纠结一小会后,她拨通李爷爷的电话。

    那些专业的术语让秦念怀疑这是来自某个患者的真实病历。

    假如这是李世民的扮演者根据中医书籍随口编造,她最多被李爷爷笑话几句。

    ………

    李世民很是焦急, 担忧秦念的太医也商议不出结果。

    终于, 秦念再度发言。

    孙思邈望着天幕, 发现后世对肝气郁结之症的治疗方式与现今迥异。

    病症严重到陛下复述的那般,孙思邈也不敢说能治疗这位病患。

    若后世的治疗方式有效,那就是医道大幸。

    【秦念:肝硬化不能操劳,禁酒禁食肥肉与内脏。】

    李爷爷根据病症和脉象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肝硬化。

    再三确认这份病历是秦念的编剧朋友从古书上翻出来, 询问治疗方案只是增加剧本真实性后, 李爷爷才将治疗方案告诉她。

    也就是说李爷爷确定这是真实的病历, 甚至担忧根据他人描述的病症给治疗方案会出现医疗事故。

    秦念暗骂李世民的扮演者脑子有病。

    他发的居然是真病历!

    倒不至于考据到这种地步。

    还好她出于谨慎找了外援,不然她的扮演就得出现大瑕疵。

    【李世民:谢秦皇!】

    杜如晦已经离席,因为陛下怕他操劳,命太医送他回府好生治疗。

    他对陛下的厚恩感激涕零。

    若不是陛下的真情感动后世秦皇,让后世太医隔着千百年时间为他诊治, 今年就是他的死期。

    如此厚恩, 杜如晦决心无论前路再怎么艰难, 都要尽全力辅佐陛下。

    【秦念:你朝的太医治不好杜如晦,是因为你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