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80-90(第12/19页)


    因为顾念死者的旧情去饶恕罪人,那么罪人的罪孽就会被后人算在自身以及这个死者头上。

    【赵匡胤:孝明皇后早逝,她不知此事!】

    【秦念:她冤,还是被脔割而死、被杀食的上百人更冤?】

    【赵匡胤:……】

    赵匡胤悲痛不能言。

    而各朝的皇帝也都受到警示。

    朱元璋脸色铁青。

    庇护亲人有何不对?秦念为何如此不依不饶?

    【秦念:冗兵之后是冗官。你朝冗官的俸禄在财政支出的占比甚至超过了军费。】

    【赵匡胤:……为何?】

    骤然又回到国政,赵匡胤强打起精神。

    殃及孝明皇后非他之愿,如今也只能斩杀王继勋等人以谢天下。

    还有给予那些无辜死者的家人以财物,抚慰死者。

    【秦念:赵光义一朝,执政仅二十一年,科举制录取进士就录取近千五百人,以及考进士多次不中特赐本科出身的特奏名两三千人——唐朝到灭亡也才取了七千多人。】

    【李世民:……】

    【赵匡胤:……】

    赵匡胤猜得出光义为何如此。

    得位不正,试图以此笼络天下士人之心。

    难怪光义明知折杖法之弊,却没有对其作任何改动。

    既然要笼络人心,又哪里会改动于官吏有益的折杖法?

    第87章

    【秦念:因为得位不正, 他还大规模封赏功臣的亲属为官,数量也有数千人。】

    【秦念:他这么做应是为了让自己提拔的官吏取代你朝的官吏,又由于提拔的几乎都是文臣, 文官垄断官场,彻底塑造大宋重文抑武的风气。】

    【赵匡胤:此番不会再有此事。】

    秦念没有说宋太祖搞职权分割、官职分离也会导致冗官,但这已经是代价最小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且大宋的财政完全能够负担得起这个程度的冗官。

    假如赵光义完全照抄宋太祖的政策,冗官还真不至于到后期那个地步。

    【秦念:冗官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出在你的流民安置政策,招抚了大量流民充任的胥吏。】

    【赵匡胤:朕已知此策之谬误,往后必皆用“以工代赈”之法替换。】

    赵匡胤在认错,最焦躁的却是朱元璋。

    宋朝最严重的三冗问题,其中的冗兵冗官竟然都与宋太祖一句“唯养兵为百代之利”有关。

    而他朱元璋, 可是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编纂《祖训录》。

    大明亡于异族, 难道也和他留下的祖训有关?

    这个疑问甚至都不能算疑问。

    就目前所见, 朱元璋就已经意识到“低薪养官”“富养宗室”极有可能遗祸后世。

    【秦念:冗官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后,后世宋帝有人想要变法,也无法功成。】

    【赵匡胤:德昭!】

    【赵德昭:我必遵父皇之意!】

    见秦念道出大宋的种种弊病,赵德昭反而安心。

    他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懂, 反而伤国之根本。

    如今得知弊病所在, 他就有了治政的目标。

    【秦念:赵匡胤, 后世并不认为你能和二凤比肩。】

    【赵匡胤:朕知道。】

    前四人中,唯有他不是“千古一帝”。

    秦念将大宋许多问题点出,不留半点情面。

    但赵匡胤对他并无怨言。

    他清楚一旦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再结合秦念谈其他皇帝时的各种政策,大宋的国力必然迎来暴涨。

    【秦念:但在文治上, 朕认为你要高于二凤, 说是朕之前的第一人也不为过。】

    富宋的富, 就是宋太祖最大的文治——

    宋时工商农的地位皆远超其他封建王朝。

    赵匡胤没能跻身千古一帝,完全是武功拖累文治。

    更令人惋惜的是宋太祖并非没有实现武功的能力,而是他死得太早。

    以宋之富,若是能配上大一统的武功,“唐宗宋祖”或许真能算作并列关系。

    但即便武功不够,凭借为富宋奠定基础、终结五代十国重塑人伦道德,也足以让赵匡胤跻身声誉榜前九。

    【赵匡胤:这……朕不敢当。】

    【李世民:朕亦觉文治不及你。】

    看到赵匡胤种种富国之政,李世民自叹弗如。

    秦念曾言农工商的相互促进,他对此虽极为欣赏,却也还是颇有顾虑。

    直至今日看到赵匡胤的治政之后,李世民才明白这种相互促进有着怎样可怕的潜力。

    宋朝没有完成大一统,太原以北皆在异族掌控下,疆域远不及大唐的一半。

    却有着三倍于大唐的富裕!

    若不是赵光义弑兄篡权,在这样富裕的财力支撑下,加上赵匡胤部署北伐时的表现——

    赵匡胤治下,宋朝必不会仅限于中原之地。

    【刘彻:秦念,你自认文治武功皆居首位?】

    刘彻很是看不惯秦念的自负。

    【秦念:不,朕只是文治居首,武功居首者只能是祖龙。】

    秦念当然得认为自己文治第一,不然怎么配得上民心榜首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说武功居首为祖龙,那当然是因为“始皇帝”。

    有人认为大一统思想早已有之,故而始皇帝不能被赋予“大一统”功绩。

    郡县制也是早已有之,始皇帝一统六国也不过是继承六代秦王遗泽。

    这话说的,就好像是个人都能替换嬴政当这个始皇帝。

    时势造英雄这话没错。

    但那也得本身是英雄,才能为时势所造就。

    换做他人,真能一统天下并选定郡县制治国,彻底改变华夏进程?

    统一六国,在分封与郡县的抉择中选定郡县制,以大魄力统一文字与度量衡,以秦法重定华夏秩序者——

    始皇帝。

    嬴政。

    【嬴政:……】

    嬴政嘴角上扬。

    【刘彻:秦朝的疆域还没汉朝广阔。】

    刘彻并非不认可始皇帝的武功,只是不服秦念将文治武功居首者皆归于秦。

    【秦念:开创的功绩远高于继承。】

    【刘彻:……】

    “所谓千古一帝,其必有突破时代限制的开创性功业。汉武帝的功业,在于为华夏铸魂。”

    想起自身被后世定论为千古一帝,也是因为“开创”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