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10-120(第13/20页)

的言语不一定为真?

    【朱棣:父皇一朝并未禁止宗室从事士农工商,是后世明帝之过。】

    朱棣原本说的是“过错在朕”,却被天幕所阻。

    违反规则二。

    仔细查看秦念所言, 发现秦念说的是“明朝防止宗室作乱”, 并未指向专人。

    于是改称“后世明帝”, 果然避开了规则限制。

    ………

    朱允炆这才明白秦念说的是“明朝”而不是皇祖父。

    朱棣出言否定此事,实则是承认这项政策是他所定。

    天幕并未出错。

    ………

    秦念知道这是朱棣在认领这件事。

    这符合史实。

    《皇明祖训》中有原文是“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 朱元璋显然没有阻止宗室入仕, 甚至还给了特权通道。

    下令“仕宦永绝, 农商莫通”的皇帝应该就是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朕没有想到数代之后宗室的数量会如此之多。此后我朝宗室,王爵降爵袭封,五世除爵。】

    果然是老四篡位登基之后,为防其他宗室如他这般造反,故而定下此制。

    朱元璋却不打算责怪朱棣。

    分封藩王是他的决定,造成的后果是明二世内战,老四又怎能不提防其他宗室?

    纵使朱棣没有禁止宗室从事四业,只要供养宗室的祖训仍在,宗室数量达数十万之多时,就同样需要耗费举国之民力。

    面对后人悲惨的境遇,朱元璋终于意识到何谓物极必反。

    那是他对宗室的过度厚待招致的灾祸。

    【朱棣:遵旨!】

    王爵降爵袭封,即大明将不再是以分封治国。

    朱棣清楚,有父皇诏令,此后大明的藩王就会如唐朝一般,王爵只是虚爵。

    五世除爵更是解除宗室数量过多的大患。

    各藩王神情复杂。

    当然有不满降爵袭封者,但这是太祖皇帝的亲口诏令!

    就算不满都不能宣之于口。

    【秦念:这个数很难计算?大概是你朝的科举只考儒学,让一群不会算数的蠢物当大臣,才会整出这么大的笑话。】

    【朱元璋:……】

    这个数不难算。

    当初秦念提及此事时,老四就算出将有数十万。

    朱元璋没让人去算,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可他的百官总该有人发觉此事!

    这不是儒学的问题,老四算得出,这些臣子也应有人算得出。

    只是发现问题的臣子不敢向他谏言,而真正敢死谏的臣子……要么早就死了,要么真不会算。

    【秦念:再告诉你一个悲惨的故事:你朝后期已经养不起这么多宗室,朝廷只能延期或减少发放禄米。】

    【秦念:那些依靠禄米生存的底层宗室——“有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得殡埋,有行乞市井,有佣作民间,有流移他乡,有饿死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

    其实到万历时期,明朝宗室就被允许考科举。

    但在古代考科举何其之难?

    此后获取功名的宗室也就两百余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万历后期,明朝已经难以供给禄米,于是礼部经常拖延宗室的请封,使得大量宗室子弟长期无爵。

    于是此时放宽了对无爵宗室从事四民之业的限制,但说实话,为时已晚。

    明朝的宗室早就已经被养废了。

    【朱元璋:……皆朕之过。】

    不得婚配、贫不能葬、行乞佣作、饿死道路、苦甚穷民、无门控诉,还因民愤被百姓屠戮、又因玉牒为异族剿杀。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他为子孙计的初衷,会招致这般后果。

    【秦念:你以为这就完了?那些为你“祖训”所袒护的高层宗室,疯狂圈地兼并良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凡是为农民起义军所捕的藩王——或割血肉为食、或斩首焚尸、或全族沉江!】

    被割血肉为食的是福王朱常洵,《明史·列传第八》只说“遂遇害”,还将朱常洵塑造成了亲身上阵“用矛入贼营”的勇武之王。

    甚至还有碑志记载他“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刚肠浩气,虽死犹生”。

    这碑文完全不能信——撰文的是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

    可信度更高的是《明史·列传第一九七》记载“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

    也有野史记载朱常洵被煮成人肉汤,而《流寇志》记载朱常洵“色怖乞生”之后:

    “脔王为俎,杂鹿肉以食之,号福禄酒”。

    这与《明史》算是相互印证。

    朱常洵被煮的可能性较低,被割肉或放血后再被杀的可能性更高。

    襄王朱翊铭被斩首焚尸同样出自《流寇志》,有《明史》的“贼去,仅拾颅骨数寸”作为佐证。

    楚王朱华奎全族被沉江,出自《二十一史弹词注》,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笼而沉诸江”作为佐证。

    但沉江的不只是朱华奎全族,而是武昌全城:

    张献忠攻陷武昌后,“贼入,执楚王,以棕舆,沉王于江,屠戮城中士民数十万,投尸于江,尚余数十万人,以骑兵夹道,悉自汉阳门驱入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不可食”。

    【朱元璋:朕……痛悔!】

    朱元璋对秦念的怨恨在惨烈的未来中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后怕。

    割血肉为食、斩首焚尸、全族沉江……

    这是何等滔天之恨?

    若无天幕,他对宗室的袒护就会酿成如此大祸!

    【秦念:你朝税赋之畸高也是前所罕见,毕竟若是不够畸高,又怎么去供养你家那数十万头猪?】

    各朝皇帝都心情复杂。

    虽然秦念辱骂的是朱明宗室,但骂得实在难听。

    难听到让他们不由得想到自家同样“不事生产”、由国家供养的宗室。

    即便这些朝代多为五世就降为平民,有爵位的宗室数量并不多。

    【朱元璋:……请秦皇教朕修正税赋制度。】

    【秦念:待祖龙的话题、亦或是朕的话题,再论赋税之事。】

    秦念知道话题不会轮到自己。

    但考虑到“皇帝”不应该知道这件事,她细心地补充了“朕的话题”这个条件。

    税赋跟法律挂钩,在祖龙时期讨论最为合适。

    【嬴政:……】

    秦念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