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10-120(第19/20页)

开心心给异族送钱,这是何等愚蠢的行径?】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这么做的人不止朱元璋,那自然是三个明帝一起挨骂。

    【秦念:这不叫万国来朝,这叫你朝万国。】

    【朱元璋:朕原以为这是重义轻利,以颁赐之法获取藩属国的臣服,是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彻:这不就是以朝贡来换取一时安宁?】

    大汉以和亲的方式与利匈奴,就是换一时安宁。

    刘彻太清楚其中的耻辱,才会立志灭胡。

    【朱元璋:……】

    【秦念:汉朝以和亲朝贡为耻,最终由汉武帝一雪前耻。而明朝,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朱重八,知道当时的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你朝的朝贡体系吗?】

    【朱元璋:……】

    朱元璋惊疑不定。

    难道“反向朝贡”是外国人的看法?

    【秦念:“中国人知道整个事情是一场骗局,但他们不在乎欺骗。倒不如说,他们恭维他们皇帝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国朝贡,而事实上则更像是中国确实在向其他国家朝贡。”】

    这句话出自《利玛窦中国札记》。

    一个传教士都能看出来的事实,明朝的皇帝却沉浸于“万国来朝”的“盛景”。

    秦念也不知道明朝的皇帝是真被骗还是假被骗。

    她只能猜测:

    明太祖确实有可能被蒙骗,因为臣子就算看出端倪也不敢指出他的过错,否则极易引发杀身之祸,甚至连累家族。

    而往后的大明君臣,碍于明太祖的威望,根本没人敢把“太祖皇帝被骗了”摆在台面上。

    【朱元璋:竖儒误朕!】

    刘彻刚露出的笑容瞬间消失。

    甚至他从朱元璋的怒声中想到儒家被秦念讥讽过的主张:柔远人。

    这些当诛的竖儒!

    ………

    朱元璋气得面目扭曲。

    看向众臣的目光如同刀割一般!

    此前的过错多为他之错,但这“你朝万国”不是——

    就是这些臣子在愚弄他!

    【秦念:你朝的臣子为什么全在骗你,你心里没点数?只是谏言“分封太侈”的叶伯巨都被你杀了,指出“厚往薄来实则是你朝万国”的臣子不得被你诛九族?】

    【朱元璋:……】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确实不该杀敢于进谏的官员。

    洪武九年十一月,平遥训导叶伯巨应诏上言,以汉景帝的七国之乱谏言他不要分封诸王过多封地。

    朱元璋却以“间吾骨肉”为由,将其下刑部狱,死狱中。

    可叶伯巨没说错。

    “分封太侈”的结果,是大明二世内战。

    【朱元璋:朕会尽快修正朝贡之政,并厚葬叶伯巨,封赏其后人。往后……朕不会再因谏言而杀臣子。】

    洪武一朝的文武百官看着陛下的承诺,心思各异。

    能在朝为官活到现在,或许不怎么了解“经济”“数学”,但绝对了解陛下。

    “不会再因谏言而杀臣子”。

    得罪陛下,就会因为别的事情被杀。

    就算陛下真不杀谏臣,也还可以免官、下狱、流放。

    但总有臣子不怕死,只怕牵连家人。

    既然陛下有如此承诺,他们就敢冒死进谏。

    【秦念:说完朝贡政策,就得说你的“不征之国”——竟然还有勒令子孙后代只许挨打不准还手的祖训?】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命礼官移书责其王,并责其征夷将军,示以欲征之意”。

    结果倭国回复“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羞”。

    随后“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秦念看完这段记载只觉怒火中烧。

    《皇明祖训》记载“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绝的居然只是朝贡,倭国依旧位列不征之国。

    关于不征之国,有“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的例外条款。

    但看倭寇之患就知道:

    只要不是以国家名义攻打明朝,那就不算“来扰我边”。

    这就是只许挨打不准还手。

    【朱元璋:朕所定的不征之国,皆为限山隔海,僻在一隅之地,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远征不过是贪一时战功。】

    【秦念:你管百年间能够开采出两亿两白银的倭国叫做“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朱元璋:???】

    朱元璋目瞪口呆。

    现在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折合白银也不到千万两!

    此刻他明白秦念为何说能助他还债,以重建百姓对国家的信任——

    这倭国一年就能开采出两百万两白银?

    ………

    “臣请命,为陛下取倭国!”

    李世民看着踊跃请战的武将,想起倭国的遣唐使现在就在国子监内学习。

    秦念曾言开疆拓土无需借口,但因两亿两白银开战……

    李世民极为意动。

    “陛下,楼船不足,尚不能征。”

    房玄龄出言道。

    李世民暗道可惜,决定从并不富裕的财政中拨款兴建楼船。

    【赵匡胤:朕……倭国竟如此丰饶?!】

    赵匡胤咽下了欲要攻打倭国的说法。

    大宋正在攻打太原,他不能此时言征倭之说。

    但赵匡胤已将倭国视为必取之地。

    【秦念:这两亿甚至只是百年的开采量,而不是总储量,谁也不知道那岛上究竟还有多少白银。】

    【刘彻:倭国何在?!】

    虽然白银在如今还不是民间常用的货币,但那是因为白银稀少且昂贵,平民百姓用不起。

    桑弘羊说这两亿白银可以作为纸钞的“准备金”!

    【刘秀:倭国可是倭奴国?】

    刘邦欲言又止。

    唉。

    可惜,如今的大汉急需修生养息,绝无可能对外征战。

    这倭国所在,更是朱元璋所认定的“限山隔海”之地,刘邦心知此时不得奢望。

    【秦念:就在朝鲜半岛东南处,隔海不到两百公里,确为倭奴国。】

    【刘秀:多谢!】

    【刘彻:朕欲取朝鲜,再取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