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130-140(第4/19页)
朱棣也得算嫡子,真没必要改出身。
但这不妨碍她用野史迫害朱棣。
【朱棣:绝无此事!朕就是高皇后第四子!】
朱棣眼前一黑。
他终于明白正史不可信的时候,野史会野成什么样!
可他出生时父皇甚至还未称吴王,怎会有什么高丽贡女为妃嫔?
朱棣清楚后世为何会不顾这般事实——
恐怕正是因他改史之故,后世连他的生年都不信!
【朱元璋:老四,你这是自作自受。】
【朱棣:儿臣真的知错了!】
【秦念:先别急着知错,朕还没说完呢。在你的努力下,朱标、朱樉、朱棡、朱橚也都被认为不是马皇后亲子,全是她抱养的。】
朱元璋时期,朱棡、朱橚二人:“……”
四弟(四哥)改史,改得所有嫡亲兄弟都被怀疑身世。
【朱元璋:朱!棣!】
若只是朱棣被怀疑身世,朱元璋还能冷眼旁观。
这就是老四自作孽。
可老四竟然还牵连所有嫡子!
朱元璋甚至能够想象,若是没有天幕为证,这般谣言必然难以澄清。
毕竟“正史不够正”,后人根本不会相信被老四改过的正史!
【朱棣:朕必会将正史全部修正,不再行任何篡改之事!】
朱棣已经完全不敢看臣子及子嗣的神情。
这事比汉武帝让汉使“奉旨偷情”更丢人!
【秦念:刚刚只是一种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你其实是元帝的儿子,你的生母是元帝的妃子,你爹攻陷元大都后,她怀着孕被你爹纳入后宫,三个月后生下你。】
秦念知道这纯属清人在《蒙古源流》对朱棣的抹黑。
这个元帝指的是元顺帝,元大都陷落的时间是1368年,而朱棣出生于八年前。
当然还有更癫的说法,就是朱棣连自己的生年都改了。
但《蒙古源流》的原文是:
“朱洪武乃降旨曰:‘先时,我主天王,多曾惠爱我焉。而今此子,其所出也,当以德报德,可为吾子,汝等勿以为非也。’遂为己子矣。”
也就是朱元璋知道这是元顺帝的儿子,但还是将朱棣视为嫡子。
应当没人会信这种胡说八道。
秦念把这个说法拎出来,就是单纯想要迫害朱棣。
作为皇帝扮演者,她这个做法也可以理解为“让各朝的皇帝都不敢改史”。
【朱元璋:一派胡言!】
【刘彻:李世民都只是被怀疑血统……】
刘彻的话没说完,不过就算不说,别人也猜得出来。
“陛下,明帝为后世帝王……”
卫青不知道自己是第多少次说这句话。
稍不注意,陛下就先于他的劝谏,已经于天幕出言。
他甚至怀疑陛下是故意说得那么快,不给他阻拦的机会。
这次出言,似是故意牵连那位声誉榜第三、民心榜第二的唐皇。
【李世民:朕是无妄之灾。】
李世民也很无奈。
朱棣是改史导致后世不信正史,野史变得“足够野”。
而他是被佛道之争所牵连。
虽然佛道之争,正是他再兴佛道所致。
【朱元璋:朱棣,这就是你改史的后果!】
【朱棣:朕再也不会改史!朕的生母就是高皇后,绝非她人!】
各朝皇帝都心情复杂。
尤其是刘邦这样真改过史的皇帝,只得庆幸改动的部分不多,没被后世认定“正史不够正”。
这种野史实在是令人看着都头皮发麻。
………
刘彻想到了与自己有关的野史。
还好他不改史,故而野史就只是野史。
——虽然那不可信的野史导致他的“昵称”很是难听。
………
李隆基暗自松了口气。
先前他还为秦念对朱棣的态度更好而不满,如今看来更严重的改史果然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这朱棣连身世都备受质疑。
………
朱棣现在就是后悔,极其后悔。
早知道野史会传成这般,他还不如背着篡位的名声!
反正百姓也不在乎皇帝是怎样继位。
他甚至不能阻止秦念继续说改史的后果,毕竟秦念若是不说,她所在时期的百姓就很有可能更相信野史的记载。
【秦念:朱重八,你也先别急着生气,毕竟朱棣的操作现在还只是牵连兄弟。】
第133章
【朱元璋:……】
朱元璋有不祥的预感。
按秦念所言, 接下来老四还会牵连到他?
【秦念:为了彰显自己是天命所归,朱棣给自己编造异象:“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 经日不散”。】
【朱棣:朕会尽快删掉这些编造的内容。】
朱棣此刻真切体会到当初汉高祖刘邦的感受。
看史官呈上来的史书时,朱棣并不觉如此编造异象有什么问题。
可当秦念将原文念诵于天幕之上,朱棣就觉得哪里都不对劲。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公开处刑。
【秦念:但只自己有异象怎么行?朱重八,你猜朱棣都给你编了些什么异象?】
秦念这次要迫害的对象是朱重八,当然不会因为朱棣的服软就不再说下去。
【朱元璋:……朕不知。】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也猜不出来,但看秦念这话,他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异象。
至少在后世看来,绝非好事。
其实他也给自己编造了异象, 但秦念要提及的显然不是自己编造的那部分。
被怒视的太子朱棣:“……”
朱棣心里苦。
但他甚至不敢为自己狡辩。
【秦念:“吴元年十二月戊申,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 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 甚异”——这部分是你编的还是朱棣编的?】
秦念猜测朱元璋称帝前的异象是朱棣编造。
《明太祖实录》的开篇, 是朱母在怀孕时, 梦见道士取发光的白药给她,她服下后第二天生明太祖,红光满室。
朱元璋小时候常常生病,有僧人抚头顶,于是病愈。
神奇的是这段小时候的神异, 明太祖居然编得前后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