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70-76(第4/6页)
功夫见长,没破防也没展现出明显的怒火,只是淡淡问了太子一句:“你准备好了吗?”
太子从一岁开始就是太子,他成长的烙印中太子这一身份最为深刻,他真的准备好放弃这个身份了吗?
保清这下子不止是掐自己大腿了,他还偷偷伸过手去掐旁边太子的大腿,试图用疼痛让太子保持清醒。
二弟,你冷静一点啊二弟。
这可是储君的身份,你就这么不要啦?
不是大哥我自恋,这烫手山芋你不要我也不是很想要啊!
太子猝不及防被狠掐一把,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却不想在皇阿玛面前露怯,咬紧牙关,硬生生维持着冷淡的表情,“儿臣早就做好准备了。”
不,保清觉得不可。
他也顾不得什么御前失仪了,直接扑到太子身上捂住他的嘴,替太子回话:“收回收回,儿臣要与太子再商议一下。”
谁也没有预料到保清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太子瞪大了眼睛想把保清从身上扒拉下来,可是保清一股莽劲哪里是他能撼动的,尤其是太子现在的姿势很不好发力。
他甚至听到皇阿玛非常不明显地轻笑了一下。
康熙不登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仁慈将两个儿子放了出去:“等你们商议好了再来同朕说吧。”-
保清一路和太子拉拉扯扯回了杏黄太子营帐。
帐外的侍卫见二人姿态怪异,却也不敢多问,深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只垂首立在原地当睁眼瞎。
刚进入帐内。
“大哥,”太子咬牙切齿,“现在能把锁孤喉咙上的手臂拿下来了吗?”
保清嘿嘿一笑收回手:“忘了,忘了。”
太子挥手让营帐内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镶了宝石的匕首在灯下挽刀花,似乎保清不给出个合理的解释他就要用这把匕首给大哥身上戳个窟窿。
保清神色正经:“你怎么能这样和皇阿玛说话呢?”
太子挽刀花的手一顿,做跃跃欲试态。
保清苦口婆心和太子掰扯:“根据我多年和皇阿玛斗智斗勇的经验,你这样和皇阿玛说不成,太亏了,完全得不到一点好处。”
似乎不是他想的那样?
回想了一番保清以往的丰功伟绩,太子觉得十分有说服力,收回匕首,虚心请教:“那大哥说应该怎么办?”
保清对着太子嘀嘀咕咕一番。
太子若有所思点头。
第75章 惠妃
康熙的作息非常规律, 他提倡早睡养身,眼下虽然出巡在外,可他良好的作息习惯已经让他有了一些困倦。
放下手中的奏折, 康熙揉了揉眉心:“梁九功。”
“奴才在。”
“灭灯。”
御帐内只剩下柔和而不刺眼的微微烛光。
保清和太子因为御帐门口侍卫的阻拦,不知什么时候绕到了御帐后面, 压低了声音道:“你说皇阿玛睡了没?”
这上了年纪的人都觉少,保清觉得皇阿玛应该没睡, 不过不是很确定。
他伸手:“把你那把匕首给我。”
太子觉得他们现在的行为不妥, 但还是将匕首递给了保清。
咔滋咔滋。
匕首削铁如泥, 不过几秒,保清便在御帐上裁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洞。
他将脸贴在御帐上, 一只眼睛往里面瞧。
哟, 梁公公还站着, 皇阿玛肯定没睡着。
正如保清所想,康熙上了年纪还真没有那么容易睡着,最主要的是,他听到帐外有隐隐约约的动静。
康熙凝神听了一会儿。
不是侍卫巡逻时甲胄碰撞的声音, 更像是有人在外小声交谈,只是那声音压得低, 听不太真切。
康熙又犯了疑心, 翻身坐起。
一队侍卫拎着火把从太子和保清身后而过,发现帐内某个地方有不同寻常的光亮, 康熙制止了梁九功想要问询的话语,亲自穿上软底鞋踱步过去。
保清正在招呼太子:“你也来看看皇阿玛安寝了没。”
太子刚学着保清的样子将右眼贴上那方被匕首裁开的破口, 便撞进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皇阿玛!
太子呼吸骤停。
康熙面无表情的脸就在一尺远,太子就像是看见了鬼,哦不, 见鬼反而还没这么惊悚。
他的后背唰地沁出冷汗,保清见太子不动也不说话,轻轻推了推他:“皇阿玛到底睡了没?”
虽然压低了,但保清的声音康熙做梦都记得。
太子嗓子有些干哑,当机立断收起匕首,拉着保清踉踉跄跄去了营帐门口。
哗啦!
两人刚在门口站定,御帐的厚布帘便被人从里面猛地掀开
康熙负身而立,浑身带着极大的压迫感:“夜窥御帐?”
梁九功跟在康熙身后,眼里满是茫然,不知道皇上怎么突然就大迈步去门口了。
直到康熙发问,梁九功看着一脸老实的直郡王和脸色似乎有些苍白的太子,相当有眼色地让营帐内守夜的宫女太监退去了门口,他则继续坚守在康熙身后。
保清和太子进入营帐,熟练跪下。
若是皇阿玛大发怒火还好些,可是皇阿玛只是不声不响地盯着他们看
两人心里都毛毛的。
康熙情绪稳定得可怕:“你们两个想做什么?”
不知为何,看着皇阿玛平静的眼眸,太子原本想好的说辞此刻都堵在喉咙里,他张了张嘴,没有发出声音。
倒是保清还没意识到什么,解释道:“皇阿玛,儿臣只想看您安寝没有。”
康熙神色不明反问一句:“只是想看朕安寝没有?”
他看着正值壮年的两个儿子渐渐出神。
三十多岁时他在做什么,除了三藩,大胜噶尔丹,朝臣拜服意气风发,整个天下尽在他的手中。
他激进并且不畏惧任何挑战。
可是现在呢?
康熙不得不承认一个他多次想要回避的事实——他老了,到天命之年了。
可是权力是多么诱人的东西,他年轻时为了收回权力费尽手段,连后位都成了交易的筹码。
他不愿意放下权力-
不知那晚几人到底说了什么,刚回京康熙便下了圣旨。
废太子胤礽为理亲王,册封皇长子胤褆直亲王,皇三子胤祉诚亲王,皇四子胤禛雍亲王,皇五子胤祺恒亲王,皇七子胤祐淳郡王,皇八子胤禩廉郡王、皇十子胤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俱为贝勒。
一封旨意下去,朝野震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