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为妻: 65-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阿姆为妻》 65-70(第13/15页)


    都兰握着白瓷碗,勺尖舀起一勺杏仁酪,想着,这些年,张氏倒是把府上规矩立得极好。

    细腻的甜香裹着杏仁的醇厚在舌尖漫开,还是从前的味道,她想起在楼烦的清晨,其其格捧着粗陶碗,碗里是牧民自知的酸酪,撒上一把炒得喷香的青稞,也吃得极香。

    她正出神,窗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门被轻轻推开,陈锦时脱下官帽进来,帽檐上的翅膀扇动着发出细微的声响。

    她抬头看向他,轻声道:“宫里的事都妥当了?”

    陈锦时见她半倚在榻上,形容柔美,心下不禁一动。

    她在这样的情境里,总是显得格外温柔。

    “都妥了,你大可安心。”

    他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她脸上,攥起她的手,托在掌心里,细细摩挲着。

    都兰支着头懒懒看他,只觉他这些年成熟了许多。望着他官服上未卸的玉带,忽然道:“这样的路,你倒真走下来了。我原以为,你在朝上待不下来的。”

    他攥着她的手,圈在唇边细细吻着,轻声道:“我长大了,阿姆。”

    暖阁里的熏香混着杏仁酪的甜香,还有他带回来的松子糖的气息,缠绕在一起。

    陈锦时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腰间玉带,喉结轻滚,伸手解下。

    正要俯身,却听见院外传来丫鬟轻细的脚步声,带着几分犹豫,倒进来不进来的。

    陈锦时皱了皱眉,扬声问道:“何事?”

    门外的丫鬟连忙回话:“回二爷,大爷和大奶奶备了晚膳,请您和二奶奶过去用。”

    府上下人几乎全换了,只剩少数几个老人,倒也不敢说什么新来的二奶奶是从前的沈姑娘。

    两人并肩走出来,廊下的鸟还在叫。

    走到正厅门口,陈锦行就站在阶下等,屏退了下人,见她来,忙躬身拱手:“阿姆。”

    都兰伸手扶起:“锦行,不要再这样唤我。”

    陈锦行身姿稍稍

    一顿,又恢复自然,没说好还是不好。

    张若菱轻咳了声,引着两人入席:“快坐吧,菜该凉了。”

    桌上摆满了精致菜色,显然是张氏下了功夫准备的。

    都兰笑着道:“这肘子看色泽,怕是炖了三个时辰吧。”

    张若菱笑得含蓄:“我亲自盯着的,您尝尝。”

    都兰咬了口,却是软糯鲜香。

    一家人吃着饭,张若菱顺道开口:“这些年,府上也没什么变化,前两年添了几个洒扫的下人,还有个管账的老周,从前的陈兴年纪大了,回金陵老家带孙子去了。西跨院要是缺什么,您尽管跟我说就是。”

    陈锦行放下筷子,也看向她:“同我说也可以。”

    都兰轻轻点头:“就快到清明了,我打算回金陵一趟,看看将军,锦行,你来安排吧。”

    陈锦时顿时颔首:“是,清明回去一趟也好。”

    一口气吩咐完,都兰才发觉,自己在这个家里倒是习惯坐主位了,也怪陈锦行,对她这般恭敬。

    她有些不自在,多说了句:“锦行,多谢。”

    陈锦行闻言,又放下手中的银筷,神情认真,压低了声音:“阿姆,我答应了父亲,说好一辈子孝敬您,就绝不会变。”

    陈锦时也放下筷子,一言不发,目光沉沉地看着她。

    都兰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如今这样,我反倒自责得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去见你们父亲。”

    张若菱连忙打圆场:“有什么的呀,往后两兄弟该孝敬孝敬,您受着就是了,时哥儿如今这般出息,父亲感谢您还来不及呢。”

    桌子底下,陈锦时悄然捏住她的手,凑她耳边低声道:“阿姆,你怎的忽然变得这样正经?我都有点不习惯了。再说,你到底怕我爹骂我还是骂你?好像占便宜的是我来着……”

    都兰眼眶还热着,忽然被他逗笑,猛地抽回手,瞪了他一眼。

    陈锦时嘴角是藏不住的得意笑意,松了神色。

    陈锦行视线淡淡扫过他,端起酒杯道:“如今家里,兄弟和睦,一家团圆,父亲见了,只会高兴。”

    “就是这个理!”张若菱笑起来,也举起酒杯。

    陈嘉禾坐在一旁,看大人们说得热闹,也跟着凑趣,小手抓着一块糕点递到都兰面前:“二伯母,这个甜,你吃。”

    几日后的清晨,西跨院的海棠刚绽出粉白花苞,陈府外忽然来了辆明黄色宫车。

    “太后娘娘懿旨,宣陈家二奶奶即刻入宫!”

    太监嗓音尖细,穿过层层院落传入都兰的耳朵里。

    她对此事早有预料,一则,当初走得急,并未好好与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道别,皇后原是很喜欢她的;二则,就算太后不宣她入宫,她前些日子贸然用了太子玉佩处事,到当今皇上面前,也该有个交代。

    她换上多年前的深绿宫装,铜镜里映出她肃穆的面颊,这张脸不比四年前莹白,颊边透着健康的浅红,肤色成了上好羊脂玉的质地,显得温润。

    唇瓣施了粉黛,不笑时唇线清晰,添了几分疏离的、已为人妇的矜贵雍容。只是那双眼睛,曾映过落日与骏马,此时依旧亮得像浸在清泉里,静而不沉,亮而不灼。

    她抬手理了理宫装的广袖,深绿的绸缎包裹着她敦厚优美的身躯曲线,衬得脖颈愈发修长,年近三十,眼角极浅淡的几丝细纹,给她添了不知多少韵味。

    宫车里暖烘烘的,熏着香,不比在楼烦每日晨起揉着冻硬的毡毯,起来生火。

    正思忖着,车帘忽然被风吹开一角。

    宫墙的琉璃瓦顶,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色的光。

    不多时,宫车停在慈宁宫门前,太监尖细的唱喏声传来,都兰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踩着小太监搭来的锦凳下车。

    “臣妇都兰,叩见太后,太后圣安。”

    殿内静了片刻,才传来太后冷淡平和的声音:“起来吧,四年不见,你倒还是老样子,只是瞧着比从前沉稳些了。”

    都兰依言起身,垂着眼帘缓步走到殿中,抬眼瞧了太后一眼,殿内并无旁人了。

    太后穿着明黄绣凤纹的常服,鬓边插着赤金镶珍珠的簪子,见她望来,便招手让她近前:“自你走后,宫里那些太医,哀家如何都信任不起来,哀家想着,宫里是时候添些女医。只是可惜,我朝女子习医术的少之又少,唯有你,倒让哀家格外惦念。”

    都兰忙屈膝赔罪:“太后,是臣妇的错。”

    太后抬手扶住她胳膊,都兰一怔,倒是没想过太后待她这样亲近。

    “此话怎说?哀家不是要怪你,你走得仓促,不是你的错。你既回来了,哀家打算封你做女官,今后就专在哀家跟前伺候。”

    都兰垂眸道:“只是臣妇这些年在楼烦,多是治些风寒劳损的家常病症,怕也生疏了宫廷里的杂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