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30-140(第2/13页)
巫梅站在白直面前将纸条打开,上面赫然写着16号。
巫梅的面色呈现出一丝茫然,白直立刻给她指。“这边这就是16号,看到没,上面的数字和你抽的是一样的。”
巫父和巫母立刻朝着16号跑去,两个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夸赞不停。“这好,这亮堂,看见没,南北通透!这地虽不大,但够咱们盖三间屋子,加一个小院。”
巫梅也跑去看。她颇为满意点点头,甚至说了窗户要在哪个位置。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满意,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抽完了签,便是发放补贴。
这笔钱每户人家都有,而且数目相同。
虽说不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但却让渔民们心中感慨。
他们从古至今就没被人看得起过,因为没有土地,从前还被称呼为贱民,没有百姓愿意与他们通婚。
回到渔船,一家人将最近卖海味的家当掏出来,又加上方才发的补贴。
他们自己捡一些材料,盖个简单的茅草屋不成问题。
巫梅盯着钱,突然说了句。“今日有那穿着鲜亮的人来沙滩,我听他们这后面要建什么玻璃厂,需要用到沙子,到时搬沙子都有工钱。”
“还有这种好事?那这玻璃厂何时才开始建?我愿意去搬沙子。”
地划下来以后,巫家一家三口分工合作。
巫梅继续卖海味,巫父和巫母能捡木头就捡木头,捡不到木头就去花钱买盖房子所需的东西。
这样的日子吃持续了大概半个月。
直到有一日,巫梅看到那衣着光鲜但实际并没有力气的郎君又来了。
他身后还有好几人,巫梅认得其中一个,那日在她摊子上买了黄鱼。
张代小跑上前。“女郎,我没骗你,搬沙子真的给工钱,一袋沙子五文钱。”
巫梅立刻将手中的渔具一丢,跑进船舱里。
“阿父,搬沙子一袋五文钱!”
第132章
作为如今大安医术第一人, 祝时溪被林肆亲封为太医署令者。
这是从前没有的官职,特地为祝时溪取的。
大宸太医署地位低下,纵使是太医署使, 也不过七品虚职小官。
而祝时溪的太医署令者可是三品。
太医署们的太医在林肆还是县主时就知道安平县主手下有一神医, 只是那时他们以为这神医应当是个年长的老者。
医者嘛,经验都是靠累积的,自然是年纪越发, 越身经百战, 医术越高超。
当所有人整整齐齐的在太医署等着这位神医到来的时候。
祝时溪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出现在了一众太医们期盼的眼神里。
太医们只见一个年岁大不了陛下几岁的年轻女郎,身后领着比她更年轻的郎君和女郎走进了太医署的大门。
太医们不敢表述疑虑,只能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众人心中都发出同一个疑问,这般年轻, 当真是神医?
祝时溪向来不会说什么场面话,除了看到医学相关的东西时她脑子转的飞快以外,其余时间堪称一根筋。
梁年便单独告诉祝时溪。
“那时你便不说话,装作高冷就好,其余的就让你的徒弟们来。”
祝时溪眨了眨扑闪的大眼睛。“这怎么行, 我这个做师傅的怎能让徒弟挡在我的面前。”
梁年语重心长道:“你说, 你相不相信我与陛下?”
祝时溪乖巧点头。“自然是相信的,这么多年陛下与梁相从未害过我。”
梁年:
“那你听我的, 你进了太医署便拿出你平日里拒绝陛下的吃饭邀请那般高冷的态度来。”
祝时溪看了看给她行礼的诸位太医们,想起梁年的叮嘱, 便面无表情, 也没开口回一句话。
唐行是大弟子,早就得了梁年叮嘱,他上前一步, 开口道:“如今陛下有意提高大安的整体医学水平,这自然是要从太医署开始,陛下的意思,太医署的诸位太医们都要重新学医学基础与理论才是。”
太医低头答应,一个个心中十分忐忑不安。
太医署使郑力已是年过四十好几的年纪,白头发都长了出来。
这重新学习时,由于他在太医署辈分最高,医术最好,就让他跟着祝时溪学。
四旬老人一跃成为团宠小师弟。
不知道是不是郑力的错觉,他总觉得祝令者的弟子们看他都带着一股过分的友善,像在看孩子。
拜托,他的年纪当他们的爹都绰绰有余了!
郑力结束了一日的学习,满是疲惫的回到家中。
这些日子他所学的东西,简直是颠覆他许多以往的认知。
因此郑力一回到家中,便忍不住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以往所学是不是全然无用。
学习期间,郑力鲜少与家中亲人交流,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已是看那什么渣夫看的入迷,而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则是牵着自己的孙女,站在门口说。
“阿父如今安京官员们都送孩子去熙河路读书,我们现在才得知,已是晚了,反正现在您天天在太医署听课也忙,所以我们打算带着阿娘去陵州先熟悉环境,抢下一学期的入学名额。”
郑力眼睛瞪的老大,“你们都要走?”
郑夫人将行李一收拾,“你从未去打听过这些消息,如今都流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力无奈抚额,“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医署使,上朝的资格都没有,朝中哪里有认识的人打听。”
然后郑力的宅子里就只剩他一个人,以及一些下人。
郑力的宅子离宫中甚远,就算是坐牛车,也要费些时间。故而他只得每日早些起来。
今日早起是早起了,看着空落落的宅子。总觉得心中不畅快。
祝时溪自然是注意不到郑力的情绪变化的。还是步伊对他说。“郑医使这是怎么了,怎得今日情绪不高呢?”
郑力尴尬一笑,“没有的事,就是家中亲人为了孩子读书的事去了陵州,有些不习惯。”
郑力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故而解剖课一般都只在一旁看。
其余的太医们则是在阿青的监督下进行简单的划开切口和缝合。
等太医们学的差不多了,便要让未曾接受过培训的各地医者们来到安京。
祝时溪一想到自己即将桃李满天下,忍不住感叹这些太医怎得如此愚笨。
她的徒弟们明明一点都不笨,学东西都是很快的,怎得在这个太医署进度就慢了很多呢。
终于,在祝时溪的各种眼神催促下,太医院的医生们也算是圆满将培训完成,紧接着便是其余各地的医者们分批来安京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