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40-150(第3/15页)
个召进宫的,往后也要大度些。”
这件事对于谢家来说并非算是坏事,但是就是来得太突然,导致谢柔则的父母接受不了。
谢柔则知道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今日莫说是让她进宫,就是直接赐死她,她也得照做。
幸好占城稻上月才丰收了,如今这块地还未种别的东西,不然她真是要心痛死。
谢父谢母走了以后,谢柔则开始收拾东西。
说是收拾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要带的。安京什么都有。
谢柔则最终将自己记录的小册子带上了。反正以后也没办法继续种地了,这东西就当是念想吧。
此刻的谢柔则在偏殿中坐着,心中有一丝忐忑。
也不知道陛下长什么样子,性子如何,若是她对陛下说她闲暇无事想在宫中种地,陛下会准许吗?
就这样想着想着,殿外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
“陛下驾到。”
谢柔则立刻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肆打量了谢柔则一眼,在心中暗自夸赞。
好一个清冷破碎倔强美人。
幸好卓正初死了!否则这么多好看又厉害的美女姐姐都要埋没在他的后宫里了。
林肆让谢柔则起身,谢柔则便起身坐着,随后就是良久的沉默。
谢柔则本也不是能言善辩的人,此刻她只敢偷看几眼林肆,随后低着头,等待林肆的吩咐。
结果林肆的吩咐没等来,等来的是宫女端上来的点心。
林肆熟练的端起她最爱的冰雪冷元子。“朕平日里都有吃下午茶的习惯,你也尝尝宫中的下午茶。”
谢柔则面前摆的和林肆面前是一样的,有小蛋糕和一碗冰雪冷元子。
林肆一边吃一边问。“不知谢女郎平时可有什么爱好和擅长的东西?”
谢柔则的嘴里的小蛋糕一下就不香了,她平日里就一个爱好,那便是种地。
但是她如今已是皇帝的女人,说种地是否显得过于寒酸和奇怪?
但是她又不是擅长说谎的人,那些个女红刺绣她也着实不会,就算是看书她也只看农经。
于是她微微低头,神色十分淡然地说。“臣女平日里爱好在家种地。”
林肆听到种地二字,迅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
种地好啊种地好啊。
林肆内心疯狂直言不讳,我就知道作为烽火逐鹿的名义上的女主角,你肯定不是一般人!
林肆将碗放下,露出和善的微笑。
“种地好啊,不知道谢女郎都种些什么?”
谢柔则看林肆似乎并不排斥,便试探着说:“只要是臣女感兴趣的什么都种,去年种过土豆和红薯。这土豆和红薯当真是神奇,亩产这么多还不挑土质。今年则是种了占城稻,也丰收了。”
林肆越听越满意,便回:“正是因为土豆和红薯不挑土质,才能缓解前几年因为战乱和天灾带来的粮食的危机。没想到谢女郎的爱好如此特别。”
谢柔则轻轻理了理头发,“陛下不嫌弃臣女爱好粗鄙就好。”
林肆压根没懂谢柔则话里的意思,十分直接地回。“嫌弃,怎会嫌弃?有人才朕高兴都来不及。”
谢柔则清冷的目光难得带了一丝疑惑。
人才?如今进后宫当妃嫔,也算是人才了吗。
谢柔则虽疑惑,但却不敢出声质问。
林肆此刻看向谢柔则的表情,就如同当初看到左莜那般。
宛如农户看见一头能干的牛。
谢柔则被这份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眼睛都不知应该往哪儿放。
林肆看够了,便说。“朕这里有几本农桑的书,你且下去好好研究,将这几本书吃透再来回朕,那时户部司农寺的职位你先去干着。”
谢柔则难得有表情失控的时候,此刻她眼睛瞪大。半响才回过神。“陛下此举怕是不妥。”
谢柔则的脑子都快错乱了,陛下居然不是为了纳她入后宫?而是看中了她种地的才能?
可是她就是平平无奇的种个地,也能做官吗?这可是安京的官。
“有何不妥?你且安心回去看书便是,住处已安置好,你这就去吧,晚些会有人将书送过去。”
谢柔则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走了。
说实话,她在来之前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结果居然是让她来看书做官的。
陛下到底是从哪儿知道她会种地的?
陛下,还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谢柔则满腹疑惑,但却不知道该问谁,只能跟着宫女太监出宫去,来到给她准备的院子里。
她带来的贴身婢女早就将屋子里收拾妥帖,见谢柔则回来,也是同她一样一脸疑惑。
“女郎,不是说进宫吗,为何还住在外面呢?”
婢女生怕是不是谢柔则不得林肆宠爱,被林肆嫌弃了。
谢柔则摇头,“陛下唤我来,似乎不是让我做妃子的。”
“不是做妃子,那是做什么?”婢女双双发问。
谢柔则想了好一会,一向以清冷淡然形象示人的她难得发出真挚疑问。
“因为我种地种的好?”
第143章
大学堂是一直都在推进的, 终于在登基的第四年初见成效。
左莜勤勤恳恳的挑了西席,和林肆一起选定了专业,首先数理化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科, 物理科,化学科这三样是基础。其次加上医学科、农学科、西席科。
左莜和临时一致决定暂时先开放这六科,西席也都挑选好了。
大学堂修建好, 自然就要下教育新政策, 如今要想做官,那就要读小学堂三年,中学堂一年半, 大学堂三年毕业才有资格参加公务考试。
也诞生了一个更重要的考试,那便是高考。
政策一发布下去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自然是最后一批中学堂能参加公务考试的人。
愁的自然就是要高考的学子了。
许多人当时觉得安京早晚也会建小学堂,何必那么麻烦去陵州读。
如今回过神来,那去陵州读的早他们一年,这不就刚好卡住了今年最后一批中学堂能参加公务考试的名额吗。
王侍郎得知这个政策,笑的脸都合不拢, 下朝时实在是忍不住感叹。
“这政策一天一个样, 什么事情都还是要趁早好啊。”
其余官员便脸色有些不好看。
“还是王侍郎有先见之明,是我等愚昧了。”
“这下王侍郎家的女郎今年就能参加公务考试了, 可喜可贺啊。”
这些人咬着牙说出贺词,心里却是在盘算自家孩子就比王漾落后足足三年。
三年的时间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