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卦识凶(探案):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易卦识凶(探案)》 90-100(第12/15页)

桌面上:“我觉得我才是最适合的人选。老方法,不如将决定权交给老天爷,我们问三卦,看看究竟谁最合适与梁丘师兄一起去斋宫。”

    荀舒看着那三枚铜钱,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他们三个厮混在一起时,尝尝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有时是为了争抢什么物件,有时是为了些莫名其妙的事一定要争个高下。那时师父没有法子,只能让他们扔铜钱,得出卦象后不解卦,只看卦数序列,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胜者。

    此刻,楚妙提出这个方法,元洲和荀舒都没有意见。三人依次抛出铜钱,片刻后得出卦象,卦序最靠前的竟然是荀舒的风地观卦,第二十卦。

    元洲垂头丧气,到底不再争辩。楚妙眼含担忧,不放心这个最小的师妹。梁丘看着那卦,笑道:“虽不算大吉,也是个好卦。明日要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莫要冲动,知道了吗?”

    梁丘开口,事情拍板。荀舒松了口气,乖巧道:“我会听师兄的话的。”-

    这一晚,荀舒并未回客栈,而是与元洲和楚妙一起,住在了这里。梁丘为几人张罗了好酒好菜,师兄妹四人多年后他乡重逢,喜不自胜,边吃边聊,从太阳西斜一直吃到月明星稀。

    明日要办正事不宜饮酒,梁丘和荀舒以茶代酒,笑着看楚妙和元洲喝得醉醺醺的,口齿愈发不清晰。

    “……你们可知晓,师父活了多少岁?”元洲撑着桌子,摇摇晃晃站起,竖起一根手指,“他活了二百岁!”

    楚妙挥挥手,口齿亦是含糊:“我还在司天阁时,他便已经三百多岁了。你们不知道吧?师父房间的耳室里放着历代司天阁阁主的排位,每个排位后都写着他们的生卒年月。我曾经溜进去仔细瞧过,你们猜怎么着?历任阁主竟都活了几百岁,最长的一个是千年前一个叫九方言蹊的人,竟活了八百多岁。”

    自荀舒认识师父时,他便是个银发老翁,瞧不出具体年龄,是以她从未想过他的具体年龄,总归八十岁还是一百岁,对她来说都没有区别。

    但没想到他年纪竟然这般大了。

    梁丘没有喝酒,突然严肃了表情,追问道:“那里定没有师父的排位,你怎么知道他多大年纪?”

    楚妙慢悠悠道:“师父上一个阁主,三百年前就死了,他死后便是师父做阁主,他自然活了三百多岁啊!梁丘,你变笨了,这都想不明白。”

    荀舒没有喝酒,将梁丘脸上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

    梁丘一向是严肃稳重但平和的,仿佛遇到什么事,都无法激起他的情绪波动。荀舒从没见过这般凝重的表情出现在他的脸上。

    她轻声问:“师兄,可是发生了何事?”

    梁丘沉默片刻,还是将一切说出:“前些年,我离开司天阁后,在大

    梁境内四处游走,曾偶然听过一个说法,说世人所寻找的司天阁的宝贝都是假的,司天阁并没有宝镜,也没有宝贝。能引得无数人追逐的,其实是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药?!

    荀舒睁大双眼:“这世上怎么可能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楚妙倒是不似荀舒般震惊:“巧了,此事我也曾想过。离开司天阁后,我曾四处找寻关于司天阁的记载,还真被我找到了。上面说,百年前司天阁阁主并不是这般神秘,每逢帝王登基时,都会下山去往皇宫中与帝王促膝长谈,两三日后方会离开。宫中曾有宫人活了百余岁,前前后后历经五朝,见过五任帝王登基,亦见过五次司天阁阁主。他曾说,那位阁主这百余年容貌几乎没有变化,像是能长生。也是因为他的这番说辞,让司天阁名声愈发鼎盛,甚至有传言称,司天阁内都是仙人。”

    元洲蹦到桌边,好奇道:“这说法我竟从未听说过!我这些年也去了不少地方,为何从未听人提及过?”

    楚妙道:“后来,司天阁名声过盛,引得帝王猜忌。皇权天授,可司天阁有了神阁之称,竟隐隐凌驾与皇权之上。司天阁阁主自此再未迈出山门,甚至在山下布了奇门遁甲之阵,让世人再无法靠近。皇帝下令焚毁所有与司天阁有关的记载,渐渐的,提及的人变少了。再后来,江山易主,又曾有帝王去司天阁,求阁主出山。阁主并未应允。只是自此后,司天阁才恢复了些许盛名。”

    “竟是如此。”梁丘沉吟片刻,叹道,“如今师父已走了,他生前并未将阁主之任传给任何一个弟子,许多秘密或许再也无法重见天日。就算师父有长生不老的法子,也不会再有人知晓。也罢,这些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眼前之事。明日各位定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咱们尽人事听天命,若事情真的无转圜余地,也是顺势而为,只求无愧于心。”——

    作者有话说:文中所有和观星有关的内容,都是百度加作者本人胡编乱造激情二创,切勿考究,切勿参考……

    第99章 岐山封禅6

    师门四人许久未见,聊起来几乎忘了时辰。梁丘顾念着今日要早起送菜,赶着荀舒先去睡。至于剩下两人,总归不需早起,便任由他们去了。

    小院只有两间屋子,梁丘将正屋让给了楚妙和荀舒,他和元洲则在东厢房中凑合了一夜。

    寅时刚过,小院中刚歇不久的灯重新亮起。梁丘和荀舒放轻动作,将昨晚便准备好的蔬菜搬运上驴车,而后驾着驴车向斋宫的方向去。

    小院和斋宫间距离不远,隔着一片山林,驾驴车约莫两刻便能到。二人到达斋宫供宫人们进出的侧门时,门口已站了几个和他们一样,带着新鲜食材早早赶来的农户。

    此时尚不到寅时正,天还未亮,夜晚的寒凉正浓郁着,道旁的花花草草上还挂着白色的霜。苍穹上星月清晰可见,数不尽的星辰不停歇地闪烁,拼凑成不同的天象图。荀舒盯了看一会儿,似乎与昨晚没什么不同。

    片刻后,宫门处传来响动,从门内走出几个穿甲胄的禁军。梁丘拍了拍荀舒的胳膊,示意她回神。二人驾着驴车跟在队伍最末,等候检查和问询,有序进入斋宫。

    荀舒眯着眼睛看前方检查的禁军,最初是好奇,看着看着,突然发现其中有个未着甲胄,站在角落的人影越看越熟悉,等到又靠近几步,方才看清面容,没忍住倒吸一口凉气。

    李玄鹤怎么在这里?!

    大清早的天还没亮,为何一个大理寺的少卿会来城门口和禁军混在一起,他这是转投禁军了吗?

    他们前日刚吵过架,以冷战收尾,如今约莫是彻底决裂了。他定不会帮她遮掩身份,兴许还会直接将她赶出斋宫,再不许她靠近……这要如何是好?!-

    李玄鹤自然是早起守株待兔的。他盯着队伍末尾那个窸窸窣窣,恨不能将身子钻入菜堆中藏起来的身影,在心里冷笑,气得磨牙。

    他想起几个时辰前的事。

    自荀舒离开公主府,他便派了两个暗卫跟着。京城风云将起,大梁内亦不再似以往般太平。荀舒身上背着无数人想要知道的秘密,他怎能放心让她一个人离开?好在荀舒在有些事上向来迟钝,一直也没发现她的身后有人跟着,更猜不到,她的所有行踪,他都知晓。

    直到昨日。

    两个暗卫眼睁睁看着荀舒和她的师兄师姐们走入田野中的小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