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易卦识凶(探案)》 110-119(第8/16页)
因长生殿和国师而暗流涌动的朝局,终于有了河清海晏之势,百姓们安居乐业,市井一片繁荣,几个月前岐山封禅上发生的那些说不得的事,渐渐被众人遗忘,就算偶有人提及,说得也都是正面的话,仿佛先帝大典前骤然驾崩,太子代父祭天地都是天神的意思,当今陛下是天神亲自遴选的帝王。
第二件事,正是荀舒所关心的姜拯的案子。在京中众人离开京城期间,黎宋已然查清姜拯案的真相。
姜拯死的那日,秦渊在外查案时突然被塞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当年先帝委托之事的真相”。纸条后跟着废弃小院的地址,并叮嘱他独自赴约。
当时太子未继位,纸条上所说的先帝,是太子的皇祖父,如今的高祖皇帝。
秦渊也曾怀疑过这是否是陷阱,但当年的事他困惑已久,几乎成了缠绕多年的梦魇。偏唯一知道此事的高祖皇帝已驾崩多年,许多事许多真相已随他一起入土。是以,那日他收到这张纸条,立刻决定,即使是陷阱,他也要亲自去看看。
秦渊赶到小院后,正屋大门敞开着,他一眼便看到被绑在椅子上,还剩一口气、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的姜拯。秦渊追问姜拯,是否知道这事的真相,姜拯却颤抖着央求他将插在他胸口的匕首拔出。
那匕首正插在姜拯心脏的位置,因着未立刻拔出,反而留下了他的性命。秦渊看出姜拯一心求死,犹豫片刻,依旧选择继续追问,直到确认姜拯确实不知道当年之事,才亲手拔出了那把匕首,终结了姜拯的痛苦。
鲜血喷涌而出,溅了他一脸一身,偏偏恰在此时,大理寺其他的人冲进了院子。
那时的秦渊,因着平白让姜拯多受了许久的折磨,心中充斥着自责和懊恼,未在第一时间解释此事,却没想到因着他的这一举动,让李玄鹤和荀舒生出那般大的误会和隔阂。
案发后不久,秦渊便将当日的事详详细细同李玄鹤说过,就连他收到的那张字条,也交到了李玄鹤手中。至于纸条上的高祖皇帝的委托究竟是什么,秦渊未说,李玄鹤也未多问。总归与此案无关,有的秘密还是不知道为好。
姜拯究竟是谁杀的,又是为何出现在那个院子中,秦渊并不知晓。李玄鹤急着启程前往岐山,秦渊主动避嫌,只能将此案交到黎宋手中继续探查,直到查清真相。
李玄鹤离开京城前,曾提示过黎宋,此案兴许与长生殿有关。黎宋做事向来直接,趁着国师和陛下远离京城,消息传递不及,带着大理寺的人,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绑了几个落单的长生殿的道士,带回大理寺大狱。也是黎宋运气好,其中一个好巧不巧正是国师的近侍。
大理寺酷刑上百种,黎宋在用刑上向来大方,重点照顾那个国师近侍,不出半日,那人便将知道的一切全都说出。
这近侍不知姜拯的姓名,只知他是司天阁的弟子。据他所说,姜拯是几个月前被带回京城的,最初国师很是“重视”,将其安排在府邸的暗室中。国师曾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逼问他关于司天阁的人能长生的秘密,可那姜拯是个硬骨头,除了承认自己司天阁弟子的身份外,什么都不肯说。
国师这些年身体愈发羸弱,姜拯是他的救命稻草,是以长生殿杀人的法子虽多,但国师却只折磨他的皮肉和精神,一直不肯伤他性命。直到那日,国师收到宁远村五味子传来的一封信,一切都变了。
那之后,国师不再留姜拯的性命,下手愈发狠辣,姜拯身体早就被毁,只几日的功夫,便再撑不下去。
荀舒等人发现尸体的那日清晨,国师差人将姜拯运到那个院子中,等人来发现。至于送到秦渊手中的那张字条,并非国师的手笔,这件事究竟是谁做的,至今未有定论。
那近侍最后还提了一句,说国师这几个月很信任一个叫方晏的人,此人虽加入长生殿不久,但天资聪慧,国师对他寄予厚望,甚至这个司天阁的弟子,都是方晏带回京中,亲自
送到国师手里的。若黎宋还想知道更多的事,可以去找方晏,他知道的定比他多。
这人为何突然吐出方晏的名字,黎宋懒得琢磨。他立刻派人寻方晏的住处,寻到后又亲自带人去客栈抓他,然后没找到方晏,却在房中发现一个奄奄一息的姑娘。
这姑娘黎宋曾在潮州赵宅中见过,正是赵二姑娘。
据客栈的老板说,方晏早就离开了,算算时日,正是发现姜拯尸体的那日。但因着他提前支付了足够多的房费,客栈老板不仅为他保留了房间,还每日帮他照料房中生病的姑娘,送些吃食,为她延请郎中,这才让赵京蓉活到被黎宋发现的那日。
荀舒安静听李玄鹤讲述过去几个月的事,听到赵京蓉的消息,忍不住道:“她如今可好?我能见见她吗?”
李玄鹤沉默片刻,还是告诉荀舒真相:“黎宋将赵二姑娘安置到大理寺的客房中,为她请了不少郎中。可惜她早已油尽灯枯,在你我回到京城后没几日,就去了。”
荀舒和赵京蓉并不相熟,连话都没说过几句,可此刻听到她过世的消息,心中还是难过。她叹了口气,轻声道:“赵二姑娘是个可怜人,自己身体不好,爹娘又都死于非命。如今只剩了一个兄长,偏还没有血缘关系……对了,听说赵家大公子被安排在京城读书,可有派人联系他?”
李玄鹤点头:“赵大公子还是惦念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的。他将赵二姑娘的尸体带走后,好生葬在京郊一处风景极好的地方。等你病好后,若想去看她,我陪你去。”
荀舒想了一会儿,还是摇头:“还是罢了。如今想来,我与赵二姑娘最后一次见面,她分明是在向我求救,可我并没能帮她。我想,她或许不想见我……还是留给她一片清净吧。不过,我有点想不明白,方晏是长生殿留在潮州的探子,在赈灾银被找到后,离开潮州理所应当。但他为何要带着赵京蓉一起走呢?”
李玄鹤解释:“赵二姑娘去世前,我曾见过她一面,听她提及过此事。方晏是突然辞官的,此事传入赵二姑娘的耳中后,是她主动寻到方晏,求他带她离开潮州。她似是觉得,赵宅的一切,潮州的一切,带给她的只有伤心。而她时日不多,不想继续呆在这伤心地,想要和心悦之人一起离开潮州,走走看看。方晏最初并未答应,直到离开前,才允了她的请求。
“赵二姑娘陪着方晏一路北上,最初方晏对她很是耐心和善,可到了京中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他变得很忙碌,时常看不到影踪,将她一人留在客栈中。而且,自她来到京中,她一日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昏昏欲睡,浑身没有力气。最开始,她以为是她的病情恶化,后来才意识到,这都是方晏的手笔。她也曾想过从客栈逃离,但从未成功过。至于方晏为何要这么做,为何不肯放赵二姑娘自由,我也想不通。有的真相,或许只有找到方晏后,才能知晓。”
荀舒唏嘘不已。
二人说了这许久的话,荀舒面上的疲惫再也藏不住。李玄鹤虽还有许多话想要同她说,也只能暂且咽下。他扶着她重新躺下,为她掩好被子。荀舒躺在柔软的被褥间,很快合上双眸。李玄鹤看着她的睡颜,语气中带着几分央求:“阿舒,这次记得早些醒来,莫要让我等太久,好吗?”
荀舒已然昏睡过去,自然没听到李玄鹤说的话,亦无法回答他。李玄鹤一声叹息,倾身在她额间落下一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