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娘子何日飞升》 110-120(第8/17页)
“穆经历没头没尾地说些什么?”贾仁冷不丁地出声,岔开了话头。
“贾大人稍安勿躁,且听我说完,如何?”
“穆同!”
“贾大人,凛生倒是很想听听后头故事,不若大人稍待?”宋凛生不焦不躁,三言两语便将贾仁的话堵了回去,随后又示意穆同接着往下说。
穆同心领神会,轻咳一声,“当时的江阳府匪祸不断,这位经历大人当机立断,亲自带人镇压剿匪,虽说死伤重了些,但结局是好的,也算是功德一件。”
穆同一顿,若有似无地扫了贾大人一眼,“因而这位经历大人直接便受提拔做了同知一职。”
“论功行赏,倒也不奇怪。”宋凛生笑意淡淡,不辨喜恶。
“是呀,奇怪的是,此人如此手腕令下官倍感佩服,正欲再详细查看一番之时,却无论如何也寻不着具体的卷轴记载了。”
穆同扼腕叹息,似乎很是可惜,“这寥寥数语想必是写不尽其波澜壮阔的一生的。”
“若无卷轴也不要紧。”宋凛生点拨道。
“自然,再详尽的卷轴也是人写下的,若有知情的人能询问一二,还要什么卷轴?”
“穆同!”贾仁一声轻喝,似乎已被磨没了最后的耐性。
“欸!贾大人!”穆同不羞也不恼,反倒像是找到了什么突破口,欣喜地向宋凛生施以一礼,“我怎么忘了贾大人呢!”
“宋大人,贾大人在江阳任职十数年,经年累月的,便是看的江阳月夜、吃的腌渍鳜鱼也远胜你我二人。”
“不若向贾大人请教一二,或许还能知道些内情,望大人允准。”贾大人任同知一职,可比他高半阶,他自然是不能直接拿问的。
穆同礼数周全,言行得当,宋凛生自然也没有理由阻拦,更何况这本就是顺了他的意。
只是一旁的贾大人却不好商量,“穆同,你从哪里看的稀奇古怪的故事,便去哪里问,缘何要来问我?”
“自然是要问你——”一道清丽穿透门扉,直向内室而来。
宋凛生闻言侧过身子,虽还未见到来人,却是认出了这道声音——是文娘子。
第116章
穿墙而入的女音娇俏清丽,直透人心,一时间,引得室内三人皆转身望去。
只见她衣袂翻飞,难掩急促。
文玉一脚踏进内室,半个身子还在门槛外的时候便着急寻宋凛生的身影。
方才在申盛那儿耽搁了,竟叫宋凛生一人来了这同知院,待她安顿好申盛之后,便是紧赶慢赶地往此处来了。
“文娘子?”最后回身的穆同却是最先唤了文玉一声,只是他一早便知晓文玉的行踪,此刻现身于此,并不稀奇。
眼见宋凛生和贾仁分列两侧,呈对立之势,穆同立于正中,文玉顾不上寒暄,毫不犹豫地便走了过去,护在宋凛生身前,那一双灵动清澈的杏眼直视着贾仁,反问道:“不来问你,倒去问谁?”
见来人是文玉,原本有些讶异的贾大人松了眉头,并不接话,反而问起文玉来。
“文小娘子今日受了惊,怎么不在府中将养。”
虽是同文玉说着话,贾仁的目光却悄然转向了她身后的宋凛生,话音一转,意味不明。
“我这同知院如今乃是非之地,你来此走动,若是染了风寒便不好了。”
文玉起初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见贾仁一直盯着宋凛生看,似乎也能领会一二。
凡人最讲究名节、礼法,想必是在她被俘的时候,宋凛生说了什么来维护她,她虽不甚在意,却也不能叫宋凛生露了马脚。
思及此处,文玉挺直了身板,毫不露怯,“贾大人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既有这空闲,不若好好想想穆大人所述之事。”文玉双手环胸,颇有几分成竹在胸的模样,“还是说——”
“这些事对贾大人而言,早已是烂熟于心,有如亲历?”
文玉此话一出,堂内无人接话,静得连半缕风声也无,只不过宋凛生并穆同二人是沉着的静,贾大人却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贾仁一顿,随后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这丫头说话办事倒是直来直去,有他当年的风范。
想当初,他初入江阳,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誓要涤荡江阳风气,树立官府之威,只是后来的结果……
不提也罢。
“一派胡言!”
就在文玉以为贾仁会沉默以对之时,他却乍然开口,话音高扬,很是激动。
“你这丫头,空口白牙地编些故事,宋大人尚未发话,由得你胡言乱语?”
文玉闻言侧身看了宋凛生一眼,见他轻轻颔首,便如同得到了什么首肯一般,转身直面贾大人。
“是呀。”
她的语气轻的好似漂浮在天上的云,与之相反,那话中意味却是重如千斤。
“宋大人尚未发话,由得你胡言乱语?”
“这话,我也同样送给贾大人。”
“你!”一时间,贾仁噤声,不再言语。
文玉得了空当,这才一一详说起来。
“不如就让我这个‘丫头’来为贾大人讲讲这个中原委,若有错漏之处,还请贾大人指正一二。”
言罢,也不等贾大人有所反应,文玉便开始说了起来,有些话,她确实憋了许久,如今大家都在,她正好说上一说。
“穆大人方才所说的匪祸,不是别人,正是程廉。”
“当年程廉聚集了一伙人手盘据一方,干的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而遭他毒手的往来商客,以江阳府水路的商船最多。”
而当年王朝初建、百废待兴,原先的江阳知府,也就是宋凛生之父受调遣去了上都任职,江阳府的知府一职自然空缺,府中人手本就丁零,这下江阳府通府便只剩余下了个经历。
“江阳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否则他今日敢劫商船,明日就敢拦百姓做营生的渔船。”
文玉负手而立,在堂内来回踱步,动作间,倒真有几分气势。
“因而江阳官府与程廉之间,自然是势同水火。”
“江阳府衙自原先的宋大人调职之后,便一直没有能主持大局的为首者,直至一人的出现。”
文玉目光回转,在贾大人身上轻扫一圈之后,对上了穆同的双眼。
“那人便是穆大人所说因剿匪一事声名鹊起,做了同知的前经历。”
“正是。”穆同赞同地点点头,“群龙无首的江阳官府在程廉之事上,一向主张招安劝降、徐徐图之,只是这位经历却力排众议,坚持派兵镇压、武力剿灭。”
宋凛生指节微蜷,轻叩桌案,听凭文玉和穆同二人你来我往地接话,而他并未出声。
似乎只要文娘子在,就没有什么翻不了的山,过不了的关。
只要文娘子想要做的,就一定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