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何日飞升: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娘子何日飞升》 130-140(第24/27页)

,文玉三人驻足在原地等待,不多时,那人总算越过人潮来到了她眼前——

    来人一袭靛蓝衣袍,发冠高挽,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神情。

    还真是宋伯。

    “二公子,文娘子。”宋伯言行有致,同在场的人一一见礼,直至见了并不熟识的穆大人,也恭敬地唤道,“还有这位大人安好。”

    宋凛生眉心微蹙,颔首同宋伯示意。

    一旁的穆大人也是含笑应答:“安好,自然安好。”

    只要你家二公子别捉着问案卷之事,他自然安好得很。

    文玉连连点头,而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宋伯,这个时辰,你怎么会在城外?”

    宋伯每日事务繁杂,非但要管府中账目、采买,如今还添了阿沅几个毛头小子日日缠着宋伯玩闹,他怎会有空出城?

    宋伯听闻文玉有此一问,似乎很是惊诧,他回身望了一眼城外远处的山岚云雾,答道:“我是来送别贾大人归乡的。”

    语罢,宋伯眉宇间的不解之色并未消减,他*反问道:“难道二公子和文娘子,不是为此事而来么?”

    “是。”文玉肯定地答道。

    只是她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宋伯每日那般忙碌,今日怎会起个大早专程来送贾大人?

    难不成是来凑热闹?

    可是这话文玉却问不出口,宋伯对她和宋凛生那样好,她怎么能这样问宋伯?

    便是他确实是看热闹,可是只要他确有空闲,看看热闹又有什么打紧?

    文玉侧目去瞧身侧的宋凛生,见他凝眉不语,自己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可是,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穆同静默不语,他的目光在另外三人之间逡巡一圈,登时明了。

    只见他一拍折扇,“原来老伯也爱看热闹啊!”

    此言一出,在场的三人目光皆汇聚于穆同一人身上。

    宋凛生泰然自若,并无反应。

    文玉则是一脸崇拜地盯着穆同,不愧是穆大人,说话办事就是有一套,就连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也不觉得突兀。

    唯余宋伯一脸惊诧,有些莫名其妙,“看热闹?这有什么热闹可看?”

    “贾大人为江阳遭了多少难。如今他落魄了,我来相送一程,怎么能说是看热闹?”

    宋伯此言一出,似惊雷乍起、雨落湖泊,平整如镜的湖面上,扬起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息。

    文玉三人一惊,皆是飞快地对视一眼,一个莫名的猜想自心中升腾而起。

    宋凛生敏锐地抬首,直面宋伯。

    方才宋伯话中之意,是说贾大人为江阳府遭了难?

    “宋伯,不知你此言何意?”——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3-12-0921:53:41~2023-12-1019:4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嗯哦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9章

    宋伯原本同穆大人回着话,一听自家公子问话,便侧身回来。

    “回二公子,这贾大人到江阳府任职,本就是二公子迁往上都之后的事,二公子不知道,也是应当的。”宋伯解释道。

    只是他不解释或许还好,他这么一解释,更让宋凛生确定了这当中仍有内情。

    “哦?那今日你是专程出城来送别贾大人的?”宋凛生脑筋略一转弯,问道。

    宋伯虽不知二公子此言何意,却仍是照实回答,“正是,不止是我,好些乡邻皆是专程来送贾大人的。”

    宋凛生脑中嗡地一声,他只当聚集的众人不过是来凑到一处看看热闹,并未特别在意。

    可如今,若是照宋伯这么说的话,贾大人既能得城中百姓纷纷出城相送,那必然在百姓当中是有很高的威望的。

    那么,是否与他招认的罪状有悖呢?

    宋凛生一默,虽是白马芦花,可何为白马?何为芦花?

    他当真知道吗?

    文玉见宋凛生不出声,便上前一步问起了宋伯,“宋伯,那你方才话中所说,贾大人曾为江阳遭了难了,此话又是何解?”

    宋伯闻言长叹一口气,而后无奈的摇摇头,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虽还未出声,可文玉却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有种莫名的不好预感。

    “这位贾大人,从前也是年轻气盛,所以招致灾祸。”

    “哦?此话怎么说?”穆同接话。

    “当时天下各方割据,混乱不堪,我家大人又受调遣迁往上都任职。那段时间,江阳府群龙无首,四方便匪祸横生。”

    宋伯谨慎地往四周探看一眼,确保这些话不叫旁的人听了去,而后又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其中以一位姓程的水匪最是嚣张跋扈,烧杀抢掠、拦截商船,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文玉一听姓程的水匪这几个字,登时反应过来,她连忙问道:“姓程?程廉?”

    宋伯双眉倒吊,“嘶——”地一声,想了许久,这才应声,“似乎是叫程廉,我也记不大清楚了。”

    宋凛生眼波流转,抬眸注视着宋伯,“那后来呢?”

    “后来江阳府衙便委派一位新任职不久的官吏负责剿匪一事,此人正是贾仁、贾大人。”

    说着,宋伯忍不住摇头叹息,他眯着眼,似乎陷入了很深的往事回忆之中。

    “匪祸之事,由来已久,哪里是那么容易一举歼灭之事。”

    “因而府衙同水匪之间的恩怨是越结越深、越累越多。”

    “没想到这程廉是个恶胆横生之徒,他竟然挟持城中妇幼,作为自己与官府谈判的筹码。”

    文玉凝神细听着,话说到这里,接下来的故事她已经很熟悉。

    贾大人曾为她们讲过的,后来就是他极力主张剿匪,却不慎叫程廉流窜逃出,并隐姓埋名、苟活多日之事,还有……

    还有贾大人受陈三娘子之托,收养了尚在襁褓之中的阳生之事。

    这样说来,贾大人所说确实属实。

    文玉与宋凛生和穆同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三人皆是静默不语,继续听着宋伯的讲述。

    宋伯的神色越发凝重起来,当时的情境似乎在他眼前一一展开,那些伤痛的过往即便是已经过了十数年之久,如今提起来,仍是会令人扼腕叹息。

    “当时程廉提出的条件,一是叫官府库中出黄金万两来赎人质,二是指名点姓地叫贾大人承诺放弃剿匪一事。”

    文玉心头一震,宋伯的话开始与贾大人从陈词有了出入,而正是宋伯的这句话解开了她一直以来的疑惑。

    黄金万两。

    文玉终于反应过来,她在后春山中与程廉达成交易之时,只答应让他见到贾大人,可是程廉却坚持要让贾大人出黄金万两来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