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家的女婿: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130-140(第6/14页)


    城里虽然是独门独栋的院子,庄民国还让他们在院子里头种菜,其实两个老的还是住不惯,他们更喜欢住在村里,好歹出门还有人说得上话,城里的老头老太太说话转弯抹角的,跟他们说不到一处去。

    庄民国这边也忙,到年底了,商场忙得很,每天财务那边都要拿条子来给他签单,有进货的,进账的,还有商场盘点,对账,商场的新年活动,甚至商场的放假时间都是他们再三开会讨论过的。

    越到年关是每个做生意的人最忙的时候,尤其是开店子的,关门不开业就是一大笔损失,尤其是他们这种大商场,跟普通的馆子还不一样。

    庄民国的意思是什么呢?把过年几天的假期当成“加班”,算加班工钱,比平常的上工工钱高一点,其实这就是什么呢,就是几十年以后的“三倍工资”,现在还没有加班这个说法,商场办公室打出的条子,挨个挨个的员工给做了登记。

    他们实行的是自愿原则,愿意领这个工钱上班的就来上班,不愿意的就不来。

    西合那边是搞批发的,过年要关门,嘉美人手不够,庄民国也准备让人去西合那边问,总要把人手配足的。

    庄玉林他们领了成绩单,没两天庄民国就给他们买了车票,把他们送上车,让庄玉林多照顾两分,又给他们装了一袋零食路上吃。

    客车发车了,在城里都转了一圈,路上还有好几俩轿车过呢,庄玉春靠着边坐,看着轿车的车尾巴走远了,跟哥哥感慨:“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轿车啊。”

    庄玉林跟他说:“家里穷。”

    庄玉春:“穷吗?”

    他们同学都喊他小老板,说他家里有钱呢,一万一架钢琴,都够买两栋房子了,生活条件好了,庄玉春也觉得自己家里好像是挺富裕的了。

    几十块的篮球,衣服鞋子,每天吃的用的,比他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要好的,他房里的床、衣柜,甚至玩具,来他们家做客的同学都夸过好几回的。

    还有其他方面的,无论是学钢琴还是别的,都让庄玉春有一种家里不差钱的感觉。

    庄玉林面不改色的点头:“嗯,穷,一辆小轿车是你的十几台钢琴的价格了,你说买不买得起。”

    庄民国一直觉得现在买车是浪费,有这个钱还不如拿钱搞点投资,现在的小轿车跟之前的电视机一样,大都是进口货,价格极其昂贵,一辆车就相当于十几套房子的价格。

    等以后房价起来了,一套房子就能抵得上十几俩车了,轿车不保值。

    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最不保值的了。

    现在买轿车的人是什么人呢,有身份地位的,真正的大老板,十几万起底的钱不在乎,还有就是要充门面,好面子,炫耀的“暴发户”老板。

    庄民国这个两个商场的老板当着,也有人说他应该配上一辆小轿车,这样才符合他“老板”的身份,一律被他拒绝了。

    一月底,商场正式清去年的账。

    嘉美西合都是下半年八月份才正式开张的,把所有进货、人工、损耗等费用支出,留下两个商场的流动资金运转,划到庄民国手上的包含了各产品利润,租金,锦绣箱包的收益类,足足有上百万。

    电视机的销售占大头,包括了在各个区县下的销售都是挂在了嘉美二楼的电器楼下的。

    刚踏入九十年代,庄家在银行的存款达到了百万之多。

    正式成了“百万富翁”。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感谢在2021-02-28 23:23:43~2021-03-01 17:5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夙夜 40瓶;黛黛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5、第 135 章

    庄玉春回到老家就跟进了山的猴子一样, 混得那是如鱼得水的。

    早上出门,不到中午吃饭不回来。

    有时候还要向婆子站在门口在村里喊,才能把人给喊回来。

    在老家爬山爬树, 下水沟抓鱼,打篮球踢毽子, 从这村逛到那村, 一群小孩子追追打打的,没有每天必须写的作业, 定时的学钢琴,回家练钢琴, 哪怕没有电视机,庄玉春玩得也乐不思蜀的。

    他跟他的好兄弟刘喜喜说:“真的, 其实城里头不好,也就那个样吧,没有家里好。”

    庄玉春话里带着沧桑, 说得十分真诚。

    当初他在乡下的时候, 一心惦记着城里的繁华, 红灯酒绿的,等他在城里住了一年后, 庄玉春发现, 还是乡下好啊。

    自由!

    刘喜喜并不能理解兄弟的这份苦心, 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 十四五的孩子, 正是对外边的世界正向往沉迷的时候,觉得城里的月亮都比乡下的圆,并不相信这个兄弟话。

    “你之前可不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庄玉春每天想去城里住,看电视机, 喝汽水,跟刘喜喜说的是,“我要是天天住城里就好了。”

    他跟刘喜喜讲了城里那么多好处,早就让刘喜喜在脑子里勾勒出了一副盛世美景来了,要不是现在他初中还没有毕业,早就跟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去城里发展,挣大钱去了!

    他们春城是有名儿的“蔬菜省”,种菜的,养苗子的,开厂的,弄建筑队的,工作岗位不少呢,年轻人看到这么多挣钱的机会,不想留在家里继续种菜养苗子的,就想出去找事干,挣大钱。

    他们镇上几个出了名儿挣上大钱的,谁不是在外边挣出来的,光靠种菜不行。

    他们工人刘家,工人母亲刘三婶就经常念给他们听:“你们看看人家庄家,以前多穷的人家啊,现在人家都发财了,成大老板了,那钱哦,挣得哗哗的在口袋里响,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刘三婶在村里开的小商店其实生意不错,买的人也多,一天下来也能挣上三四块钱,她都这个年纪了,还能靠着开小商店,一个月比儿子媳妇还挣得多,刘三婶态度就强势起来了。

    念给儿子听,媳妇听,孙子孙女们听。

    工人家庭越来越没有多少威风,刘三婶有钱了,身份地位却大不如前,没多少人对她这个工人母亲多恭敬,也没有以前她这个工人母亲一说话,人家就绝对说得对的威风了。

    刘三婶也要儿子去当大老板,给她挣个老板母亲出来。

    庄家不是开厂子挣钱吗,她刘家也开,庄家不是招工人吗,她刘家也招。

    话虽如此,刘三婶有魄力,但两个儿子却没有,老大实诚,一心只想种田,老二还准备安生待在厂里当正式工,谁都没那个勇气现在把工作辞了,正事不干了去外头打拼。

    哪有这么好挣大钱的,人家搬菜工那么辛苦一天也才几块,他们能干嘛,要是人人都能去开厂子挣大钱了,人家还当什么搬菜工?人家在外头打工挣钱的不懂这些哦?

    老二媳妇是工人同志,不惯着刘三婶这个老同志的坏脾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